這件事倒令我很是開心。
突然有一間雅緻的單間,一個人自由自在,不受旁人拘束,簡直太棒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事還得感謝三大王不是?
昨日棋室的一番談話,張良雖仍不改狐狸本性,然對我的态度其實是有所轉變的。不然也不會為了保全我,将我安置到荀夫子這來。
如此看來,這次不惜得罪名家、陰陽家、大秦相國,來讨好這麼一隻狐狸,也不算枉費心機。
一邊整理着房間,一邊想着,這儒家的荀子,是如何教出李斯韓非這兩位法家代表人物呢?
往後的求學生活,又會是什麼樣呢?還來不及細想,忽然意識到,今天上午,天明和少羽已經入莊了……
那麼接下來的劇情——
劍術課上,某狐狸說,“子明胸有成竹的樣子,想必已經爛熟于心了吧……”
一想到這個場景——天明明明是一副心虛的樣子……也不知這狐狸是如何想的,竟連天明也要小坑一坑。
而後就是…坑二師兄,接着聯手二師兄坑荀夫子。
我琢磨着,張良這輩子挖的坑,大概有月球背面的卡門撞擊坑那麼大!
還好,現在躲在荀師叔公這裡,倒不用害怕會被“連累”。
然而事實上說明,我還是太年輕。
在荀夫子這的求學日常,說是授課,不如說是……自習?
“昨日的辯合,老夫略有耳聞。你思維敏捷,對百家之學又多有涉獵,但……”
荀子雙目微阖,右手捋着胡須,說到一半卻是頓了頓。
這接下來的話,八成有些說教的意味。
果不其然。
“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不與。”
呃~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知道得很多而沒有什麼特别的愛好,學習得很廣而沒有個主攻方向,喜歡學得很多而沒有個确定目标的人,君子不和他結交。
心想這君子還真是矯情。但嘴上自是不能這麼說。
“師叔公教訓的事,那依師叔公之見,子清該如何?”
我偏着腦袋問到,而這夫子仍是閉着眼睛,一手悠悠地捋着胡須。
室内格外安靜,間或傳來幾聲鳥鳴。半晌,荀夫子緩緩睜眼,而後起身走向一旁的書架,拿過一卷竹簡轉身擱在案幾上。接着便扭頭出去了。
這怪老頭,是想做甚?
“明日課上,你且說說有何感悟。”怪老頭撂下這句話,就出去了。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囧
天知道我自學能力有多差。這看個小半個時辰,我怕是要打瞌睡。
不過好奇心的驅使,沒作多想法,便伸手翻過竹簡上的布帛标簽——《荀子第一章》
……
還是看看這第一章寫些什麼内容!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0來個字,大約隻認識一半,然而足以讓我看懂整句話了。這不就是我們學過的《荀子·勸學篇》麼?
當初可是還讓我們背過。更遑論現世的應試教育,最喜愛讓我們做什麼閱讀理解了,所以這什麼“觀後感”可不是信手拈來?
還真不是!!!
别說還記得多少,就說我們學的那篇,隻是這一篇中的幾小段。占全篇還不到一半。
本身是文言,再配上小篆……
我感覺頭都大了!以往一個班十來人,上課還能混水摸魚。現在可好,一對一,必須投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注意力。
看來這是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裡了,兩個坑倒是有個共同點——都是那隻狐狸挖的。
腹诽完了,還是琢磨琢磨這《勸學》吧!以往有子盈作學伴,還能以簡體标注……現在隻能靠自己了。
憑着記憶将學過的幾個段落認讀通透,然後将自己的感想寫在竹簡上。
可這沒學過的,許多都讀不太懂,一知半解,自然全靠腦補。一下午在這抓耳撓腮,東拼西湊,卻仍沒能湊完。
因為!實在!太!長!了!!!
這不,第二天——
荀夫子讀完之後,表情嚴肅地盯了我許久,那眼神,似是确定了些什麼,又想找出更多的證據來支持。盯得我直發毛。
須臾,才開口道,“稚兒昨日從大殿回來,說莊中有名侍童,才思敏捷,博學廣知,通曉百家……”
稚兒……就是那個小書童?難怪昨日見他在正廳門口悄悄圍觀,原來是這夫子派過去的。
他頓了頓,見我沒說話,便接着道,“可此篇文章……”
又像是想起什麼似的,話鋒一轉,“這除去一、二、五,其餘的段落,是誰幫你作的?”
???
這幾段,正好是我沒學過,讀都沒讀通的幾段。如此說來,這夫子的意思是,除了上面說的幾段,其餘的,都是出自于我請的槍手。
學過的幾段是正常發揮,相較之下,沒學過的幾段,肯定特别差勁,所以讓他覺得不是同一個人寫的。
天地良心,誰找槍手,不都是找比自己強的,或者至少差不多的,誰會找那麼差勁的。
但我該怎麼解釋?總不能說,自己不認識這些字,壓根沒讀懂,所以隻能瞎掰吧?
“呃…”你們儒家真個個都是人精。
“回師叔公…那個…是這樣的,弟子…弟子有閱讀障礙!!!所以有幾段,領悟得不是很通透。”
對對對就是閱讀障礙。這個理由好。
而荀夫子隻是擰着眉看着我,眼中還帶着一絲不解,“閱…讀障礙?何意?”
……
這又該怎麼解釋?
“簡言之,就是…頭腦處理分析文字會比較吃力。時常會将一些字混淆,看錯,或者難解其義。”
荀夫子微微颔首,擡手捋了捋那花白的胡子,若有所思。
“老夫倒是從未聽聞。這是先天的?”
這“閱讀障礙”确實是天生的,不過我這個當然不是天生的。
我這是時空穿越造成的兼容性問題。
不過此刻也隻好遞過去一個肥腸誠摯的眼神,并煞有介事地點頭。
誰知夫子略做思忖後,丢過來一句:“可是從其餘幾段來看,子清似乎沒有你說的這麼愚鈍。”
……
敢情這老頭是直接理解成笨了。也不怪他,現世裡,多少人把這“閱讀障礙”直接理解成笨,更不說這還是2000多年的古人了。
“師叔公這麼理解,也沒什麼問題……”所以,夫子你看,還是不要為難我了吧!
側眼瞥見這老頭皺了皺眉,一副準備說教的樣子,趕緊賣乖道:“但有一句話叫做,‘勤能補拙’不是嗎?師叔公的文章也教導過‘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邊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地念着,邊看着荀夫子的表情,隻見他眉間舒展,微微颔首。看來賣乖這事,這老頭還挺受用。
“文章裡還說,‘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夫子放心好了,子清願花十倍于旁人的時間來刻苦學習!”
隻聽他輕哼一聲,“在我這可别想偷懶。”
看這老頭嘴角微微上揚,明明心裡樂開花了還在故作姿态,這儒家的人,都這麼傲嬌的嗎?
“能拜學于夫子門下,多少學子都羨慕弟子呢,子清定當勤勉刻苦。”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行了行了……”荀夫子擺了擺手便起身,走向廳中央。
“今日我就在這,你若有哪裡不懂,直接問。”說完他便在廳中央的棋桌旁坐下。
我的天!如此說來,偷懶都沒法偷了。而且他剛才發話,意思就是在這輔導我,若是再做不好,可就說不過去了。
可我該怎麼開口問這些低級的問題?
還是實話說吧!
“師叔公……子清,由于過往所學皆為隸書,所以小篆讀起來,有些頗為不順暢,所以才……”
昨日課後本來想在城裡看看有沒有書店。後來發現是我想多了,嬴政的車同軌書同文難道是說着好玩的嗎?誰敢賣以小篆以外的字體著成的書,那可是謀反的罪名!尤其是最近這段時日,桑海城查得比往日更嚴。所以這買書自學是不大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