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昨日她以為是離婚協議書的文件。
打開第一頁,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走進傳統文化】的大标題,好像是一個項目企劃書。
“你想讓我去這個節目?”她說。
男人緩緩點點頭,“對,我們公司準備投資這個節目,第一期我打算定昆曲。”
她放下手中的文件,擡頭看他:“是本來就這樣打算還是因為我才這樣打算?”
她這樣問着。
司耀沉默片刻,眸光平靜的注視着她,“這兩者沒什麼關系,我知道你想讓大家都了解到昆曲,而這次是個還不錯的機會。”
“我相信你不會拒絕的,畢竟我們倆是一類人,都是機會主義者。”
他沉淡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起讓她無法反駁。
是了,他們兩人都是不折不扣的機會主義者。
她的确一直都想讓大衆了解并且喜歡上昆曲,畢竟是外婆也是她一直所堅持的東西。
她思考片刻,終是目光落在他的面容上,“好,我答應你,去這個節目。”
男人的眉眼微挑,唇角輕揚:“好,你看一下合同,沒問題就簽了。”
蘇辭安毫不猶豫的就在合同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來。
合同她剛才看了一下,幾乎都是對她有利的,大部分權利都在向着她這邊而來。
簽好之後她問:“司耀,你确定這樣你不會虧本?”
司耀接過她手裡的合同,面不改色的開口:“不會虧本的。”
蘇辭安:“你怎麼這樣确定?”
男人的眼型是那種很标準的桃花眼,也就是衆人口中的看狗都深情的眼睛。
此刻那一雙多情的桃花眼中氤氲着星星點點的笑意來:“這個項目是為你而投。”
這個項目是為你而投。
他這句話一出,蘇辭安渾身一顫。
“你的簽名很好看。”他突然這樣說着。
她一怔,也垂眸朝自己的簽名看去。
她的字迹遒勁有力,龍飛鳳舞的,筆觸有些凜冽。
像極了他每一個簽在合同上的字迹。
是他親手教自己寫下的簽名。
自然像他。
所以他才誇獎說好看。
蘇辭安回過神來,笑着說:“謝謝誇獎。”
男人不置可否的揚了揚眸,面容上還是一如既往的淡然:“不用謝,我也在誇獎我自己。”
蘇辭安:“誇你自己?”
司耀眉眼微揚,“自然是誇我教的好,也誇我慧眼識珠。”
她哦了一聲,便不再說話。
節目還在籌備階段,蘇辭安在這段時間裡要準備好曲目。
她決定去唱昆曲中的《玉簪記》,《玉簪記》是明代作家高濂創作的,該劇寫了道姑陳妙常與書生潘必正沖破封建禮教和道法清規的約束而相戀結合的故事。
也就是衆人常挂于口中的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
《走進傳統文化》第一期就定在本月底開拍。
而蘇辭安作為昆曲傳承人,自然是要上台與主持人介紹一番自己的。
主持人:“我們大家都知道昆曲的魅力,下面我們請來了從小就學昆曲的傳承人蘇辭安來到了現場……”
蘇辭安身着華衣錦袍,妝容頭飾都是角色的妝扮。
介紹完之後,舞台就是她一個人的了。
蘇辭安在舞台間站定,身着華衣錦袍,兩聲闆響後,她面容朝左,兩手同時作蘭花指勢,左手蘭花勢比右手略高幾厘米。
随即面容伴着動作緩緩回正,左手放下,右手拿着拂柳緩慢向上去,左手揮一下衣袖,同時口中咿呀出聲:“你是個天生俊才,曾占風流性……”
腳下步子慢卻有節奏的朝左踱步,身姿微傾,雙手在空中作蘭花勢,轉着身,轉瞬間就到了舞台中心。
一颦一笑盡顯傳統文化的韻味,叫人挪不開分毫目光。
語調清麗迤逦,并不顯的拖沓,反倒有着冬日逢春的感覺。
叫人驚覺仿若冬日置身于萬花叢中之意來。
在座的衆人都聽的陶醉入迷起來,一曲終了時,衆人都紛紛鼓起掌來。
蘇辭安收了最後一個音,神情自若的在舞台上站定。
她的目光朝台下看去,一眼就望見端坐于第一排的司耀。
司耀眉宇間挂滿了欣賞驕傲之意,此刻正也随着衆人一起為她鼓掌。
兩人猝不及防的對視了。
他的眸光溫和清隽,帶着她最為熟悉的輕淡笑意。
蘇辭安隻是一眼就收回目光,不敢再看。
他的眼底還殘存未來得及褪下的笑意,此刻正一瞬不瞬的注視着她。
一人立于舞台上,一人坐于第一排中間的位置。
既是聆聽者欣賞者,也是此生至死不渝的愛人。
司耀這樣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