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剛過去那人好像是劉緒廷家的下人!”興兒說道。
趙煜頓感機警:莫不是又來跟蹤的?于是示意興兒和他一起跟上去,眼看小厮閃進另一小巷,他們二人則躲在旁邊觀察。
這時,二人發現巷子裡有幾個衣衫褴褛的乞丐,看樣子他們早已在此等候。
“一會兒大人施粥的時候你們見機行事····”說罷從腰間扔出錢袋。
為首的乞丐接住錢袋,随即躬身施禮,谄媚道:“這個好辦,不勞大老爺費神,小的定會辦好!”接着,小厮又對其耳語交代幾句後,在場的人便都散去了。
“少爺,他們這是要做什麼?”興兒不解地問道。
“我們跟過去瞧瞧不就知道了!”趙煜覺得有趣道。
鬧市區,正中的地方搭建起涼棚,支上大鍋,竈裡的火燒的正旺。這一看就是要粥棚施粥。
此時,幾乎滿城的百姓都聚集到了這兒,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趙煜、興兒也擠進人群,忽然人群中一個身材壯實的中年男人被幾個随從簇擁着進來。
“各位奉縣的百姓,在下鄭仕,早年間來到奉縣讨生活,幸得各位兄弟成全才有我今日發達,我曾經發願,今世之恩,來日定要還報!”鄭仕邊抱拳,邊繼續道:“故爾今日—施粥救急!”
“鄭老爺真是好人啊!”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嚷叫聲。
鄭達則抱拳示意,收了話頭,“各位百姓切莫激動,今日設粥棚施粥,并非我一己之力!施粥乃是奉縣的父母官劉緒廷劉大人籌劃主持的!”
此話一出,人群中又是嘩然一片。
趙煜此刻也是瞧着看熱鬧。
适時,兩個小厮一前一後擡着轎攆,兩側的帶刀捕快驅擋着人群。
鄭達見到劉緒廷的大轎,忙不疊迎上去,躬身作揖,“恭請劉大人!”
百姓聽到這話,便也紛紛叩跪。
宋諱躬身掀起轎簾,隻見劉緒庭身着一身暗色花紋絲制便服,下了轎子,走到鄭達身邊将他扶起,“哈哈哈,鄭先生快快起來····”
說罷,劉緒廷便看向百姓,“幾日前,聞言鄭先生要設棚施粥救濟百姓,未曾想到昨日他将布置粥棚與施粥等事宜竟呈于本官,并且邀本官主持,本官覺得這是利民的好事,赈災救民更是本官職責,于是本官便答應了今日受邀....”
接着,劉緒廷對宋諱耳語幾句後,隻見他招呼四五個小厮一人一個扛着麻袋來到粥棚。
小厮将米下鍋,開始熬粥,不一會兒,事先安排好的幾個乞丐也露了面,領了粥後便順時在劉緒廷和鄭達面前跪下來,為首的口裡并嘶喊着:“感謝青天大老爺使我等一家老小有米果腹.....”說罷,哭着叩頭,“叩謝大老爺的恩德啊....”
“劉大人,為民之父母,政績昭著,口碑載道....值得百姓交口稱頌!”鄭達又一次躬身作揖。
這一煽動,圍觀等救濟的百姓也跟着附和起來。
“敬愛子民,這是本官應盡的職責····”這時,劉緒廷卻歎息一聲,“不日任滿····本官将調離奉縣,上任知州知府,其實本官心中委實舍不得奉縣百姓,心中隻想優撫奉縣這一方水土,哎,但是皇命難為啊....”
此刻,劉緒廷似乎墜下兩滴淚,頓了頓繼續說:“奉縣物豐,百姓安居樂業,但城中尚有貧窮食不果腹的窮苦百姓,為了聊表心意,本官沒有籌借糧食,而是自買!今日,本官立下志願:在本官任滿之前每日設棚施粥,救濟貧苦百姓!”
說罷,人群又爆發出一疊稱贊之聲。
“劉大人離任,依在下看恐是奉縣的損失,即使百姓心中有萬般不舍,也沒有辦法留住大人·····”
“萬民傘···萬民傘!”
忽然從圍觀的百姓中傳來一聲一聲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