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皇後她不幹了(雙重生)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江城。

從京城到江城,一路快馬加鞭,蕭惟凜一行抵達江城已是三月二十七。

選擇在江城落腳有兩方面考慮,一來江城是江南的州府所在,各項政令由此而出,真有情況處理起來也方便;二來江城最早開始改農為桑,且已基本完成,其餘五縣以江城為藍本,在這裡可以更好地全盤了解整個改田植桑的過程。

落腳之所選在城東一處民宅,原屋主是客居在此地的官員,升遷了,就賣了宅子,被楊墾提前買了下來,順便買些用來伺候一行人的仆從。

這是一處三進的民宅,蕭惟凜帶着八個侍衛住主院。

選人時考慮的微服出行的便利,這八個侍衛都其貌不揚,進江城後就充當這裡的小厮與車夫。

楊墾和餘禮順分别住在前院的東西廂房。

蕭惟凜好奇:“左右住的是什麼人?”

他們這一行表面上是來此地遊玩的世家子弟,住的又是城中相對熱鬧的地界,來來往往的很難不會被鄰居街坊注意。提前了解,也便于更好地應對。

楊墾:“東邊是江南前知州宅邸,顧知州身故之後,其妻女離開了江城,宅子由仆從看守。西邊是一戶讀書人家,女兒出嫁了,兩個兒子在外求學,老爺子在家中辦起家塾,給周邊的孩童啟蒙。”

東邊也姓顧,真是巧。

蕭惟凜目露贊賞:“位置選得不錯。”

東邊沒有主人,就不太會關注他們這些人是做什麼的;西邊忙着講學,也無暇盯着他們這邊的情況,所以這個地方的确選得好。

一路勞頓,誰都沒有再折騰的心思,晚膳過後早早歇息,隻為第二天就地考察。

既是以遊玩的名義來的,用過早膳之後,蕭惟凜帶着書童聽風,楊墾帶着書童餘禮順前往本地一處有名的名勝天幕湖。天幕湖位于郊外,正好可以沿途看看改田為桑的情況。

前往天幕湖的途中,蕭惟凜發現阡陌之間已遍植桑苗,農戶家家門口都有桑樹,随處可見蠶座,一派繁忙充實之象。

坐在馬車裡往外看,蕭惟凜眼裡的江南頗有種甯靜安詳的美好,身為當權者,為此處的祥和打心底愉悅。

但他知道,這樣的甯靜隻持續了兩年多,因為缺糧,富庶的江南差點淪為煉獄。

“停車。”

蕭惟凜隔車門叫住轅座上的餘禮順,讓聽風和餘禮順一起在馬車上等,叫上楊墾一起朝路旁一戶農戶家裡走去。

楊墾收到蕭惟凜的眼神,率先開口:“這位大哥,請留步。”

這是個中年人,背着背簍,剛采了桑葉從外面回來,疑惑看向二人:“你們是?”

楊墾客客氣氣地:“在下與友人來此處遊玩,出門急了忘了帶水,想向大哥讨一晚水喝。”

中年人很爽快,喊了聲娘子後又想起娘子在織布,放下背簍:“二位稍待,我去給二位倒水。”

“爹爹回來了。”

一老一少從屋裡走出來,小孩子看到站在門口的兩人,臉上的笑容頓時凝住,牽着祖父的衣角躲在祖父身後,老爺子空着的手提着眼袋,明目張膽打量二人。

打量完,老人低頭交代孫子:“将背簍搬進去吧,給你大哥送過去。”

小孩子紅着臉抱着竹簍進去了,老人家沉默着走到門前桑樹下的小杌子上坐下,吧嗒吧嗒開始抽煙。

很快,中年人一手一隻碗,端着滿滿兩碗水回來。

蕭惟凜和楊墾一飲而盡,将碗還給中年人,楊墾随意問起:“在在下的記憶中,這一帶正值水稻插秧的好氣候,為何到處不見農忙,田裡全種上了桑樹?”

中年人随手将兩隻碗放在窗台上,笑道:“公子還不知道吧,趕上好時候了,朝廷發通知了,江南六縣改農為桑,今後不用種田了,我們都以植桑養蠶為生。”

中年人說完,老人家将煙鍋在樹幹上重重磕了一下。

中年人堅毅的面龐上露出一絲不自在。

蕭惟凜看了眼老人家的背影,問中年人:“都去種桑養蠶了,糧食從何而來?”

“買啊。”中年人很樂觀,“養蠶可比種地強,收入也比從前翻了一倍不止,有了錢,什麼買不到。”

老年人回頭,怒氣沖沖看着兒子:“胡說八道,盡聽人騙,要是趕上天災,要是蠶絲賣不上價,掙不來錢又沒有糧食,全家人喝西北風去,整個江南都喝西北風去。”

當着外人,中年人不願自家老爹抱怨朝廷:“這些自有朝廷操心,您可真是多餘擔心,快去後頭幫忙喂蠶吧,他們兩兄弟忙不過來。”

老人意味深長看了蕭惟凜和楊墾一眼,背着手離開。

中年人尴尬解釋:“老人種了一輩子地,舍不得那些田,才會胡言亂語。”

蕭惟凜和楊墾離開,以同樣的名義走訪了幾家,這裡的男人們養蠶種桑,女人們忙着織布,絕大部分人都對以養蠶為業充滿期待,以養的蠶多種的桑樹多為榮,對表現突出的,縣裡會給予獎勵,像老人那樣不情願的是極少數。

前世剛出事那一陣,他懷疑官員們逼百姓無節制養蠶植桑,實地考察後蕭惟凜不得不承認,在鼓勵百姓方面,江城做得很充足,這種積極性是逼不出來的。

接下來幾日,蕭惟凜去周邊幾個縣走訪,也是同樣的結果。當上下都接受了這樣的想法,就算他說要未雨綢缪,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作為掌權者,他當然希望能藏富于民,不希望叫停,在他看來,此事一定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前世他還沒有解決完這件事就亡故,雖有想法,卻沒來得及實施。

實際上,他有些好奇,顧清音和輔政大臣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是否同他想的一樣。

*

對顧清音而言,離開京城便意味着自由,她急着幫謝家擺脫那一場滅頂之災,這一趟走得并不悠閑,半程坐馬車,半程坐船,抵達江城已是四月初。

早在顧清音啟程,顧清時就給謝正廷寫了信,所以謝正廷早就算好時間在碼頭等候。

顧清音在錦瑟的攙扶下下船,看到前世的熟人,不由自主綻出笑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