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認定這一點,蕭惟凜取來一張細麻紙,略作思量,刷刷幾筆,勾勒出一張女子的容顔。
他将細麻紙交給穿雲:“你去一趟承恩侯府,看看畫中的顧大姑娘是否在府裡,以及她在做什麼,切記,不要引起除她以外的任何人的注意。”
剛才在梳理的過程中,他認真問過自己,是否非顧清音不可。
答案是非她不可。
誠然有顧清音有她愛慕他、待他一片真心的份上,以魂魄的形态困在禦書房裡的那些年,他越來越想起她的好,也希望這一世能對她好些。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是儲君,是皇帝,沒有那麼多精力去關注後宮。他不懷疑後宮裡的女子對他的情意,但能做到既愛慕他又大度,既聰慧還不癡纏他的,唯有顧清音。
他對她十分滿意,就沒有必要再去折騰一回,有她繼續坐鎮後宮,他很安心,也能有更多的精力用在治國施政之上。
心既然定了,做起事情來就有了章法,有些事他也就不用遮遮掩掩。
畢竟有前世的緣分在,他倒是願意多花些時間在她身上。
然而事實是,他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來拉拉扯扯。
後日就要啟程去江南,先确認好她這邊的情況,他也好走得安心。
但這并不代表他會為所欲為,他這邊私下裡做什麼都可以,畢竟尚未成親,他人又不在京城,不能令她陷入沒有必要的麻煩。
這麼一想,蕭惟凜不由得露出微笑,日子果然都不會白過,自己比剛成親時體貼了多了。
穿雲看着畫像上女子有點懵,他今日真是看不懂殿下。
殿下無心男女私情,今日興緻勃勃去選太子妃已是令人驚訝連連,沒想到他會怒氣沖沖回來,還将自己悶在屋裡老半天,轉過臉,現在讓他去找一個沒出現在瓊華宴的女子。
穿雲辦事一向穩妥,他不想出岔子,向已經恢複正常的蕭惟凜确認:“奴婢愚鈍,不知殿下找顧大姑娘做什麼,奴婢見到顧大姑娘後該如何開口?”
蕭惟凜:“你什麼都不用跟她說,也别驚擾到她。”
穿雲明白了,世子說不能驚擾,頗有些維護的意味,那就要客氣待之。
穿雲:“奴婢遵命。”
蕭惟凜突然想起什麼:“顧大姑娘有個孿生妹妹,你看清楚,别弄錯。”
她知道顧氏有個胞妹,但沒見過面,沒有準姐夫無緣無故去看小姨子的道理。成親後,皇家的兒媳可以不回門,所以他也就沒有陪她去承恩侯府回門,婚後她娘家的女眷來看她,她妹妹因為夫家出事沒來,後來一忙,她娘家再有人來他也沒有空去見,所以他還那位小姨子沒有正式照過面。
他見過雙生子,有長得一模一樣的,也有完全不像的,萬一她們很像,千萬不能弄錯。
穿雲懂了:“奴婢記住了。”
殿下這是将顧大姑娘的情況都打聽清楚了,看來這顧大姑娘在殿下心裡的地位不一般。
打發走穿雲,蕭惟凜渾身輕松,接下來就是找個合适的理由和母後說清楚。
*
禦花園那邊的瓊華宴一直持續到傍晚,相看之後,皇後還讓人預備了宴席歌舞,等蕭惟凜回到鳳藻宮的時候天已經擦黑。
陪人坐了一下午,皇後有些累了,倚在美人榻上的大迎枕上,看到蕭惟凜進來掀開眼簾:“為何突然改變主意了?”
依照皇後的意思,既然大費周章操辦了一回,就一鼓作氣将事情辦完,省得還要繼續操心。
相看之前,她給每個皇子的生母發了一枝剛采摘的海棠,若是看中哪家姑娘做正妃,就給将鮮花賞賜下去,但蕭惟凜在離開之前暗示她,讓她留下本該賞賜給太子妃的海棠。
來到偏殿,蕭惟凜看到了放在榻尾啊矮幾上的海棠花,感動皇後對他的支持,雙手加眉跪下去:“兒臣有事瞞着母後,還請母後息怒。”
皇後一開始誤會了蕭惟凜,以為他選了顧家,于是對顧清晚多關注了幾眼,但她結合蕭惟凜的暗示以及顧清晚不經意的表現看出來了,恐怕事情并非她想的那樣。
皇後坐好:“怎麼回事?”
在這後宮之中,蕭惟凜知道自己可以信任一手将自己養大的繼母,他站起來,在宮女搬來的錦凳上坐下:“兒臣看中的是顧家大姑娘,但她今日沒有出現在瓊華宴上。”
皇後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她老早就問過蕭惟凜對親事的看法,結果他總是說不着急,等政局穩定些再說,後來她生病,他主動提出讓她幫他張羅婚事,他一切聽從她的安排,對此她覺得這個孩子沒有白養。
這會也是,她并非為蕭惟凜改變主意生氣,隻是很感慨,一手帶大的就是不一樣,他們雖非親生母子,卻勝似親生母子,他相信她會給他留下那枝海棠,也會将心裡的想法告訴她。
母子做到這份上,她很知足。
如今她隻是慶幸,一切都還有轉圜的餘地。
王皇後重新倚回去,含笑看着一本正經的蕭惟凜:“詳細說說。”
不知是因為被盯的,還是因為兩世為人第一次當着母後的面提及另外一名女子,蕭惟凜頗有幾分不自在:“前幾日去楊家誤入承恩侯府,與顧家大姑娘有過一面之緣,後來私下找人打聽了下,發現顧大姑娘尚未定親,人也貞靜端淑,原本想等母後見了後再道明緣由,但不知何故,她今日竟然沒來。”
這大概就是母子間的默契吧,不約而同選了同一家的姑娘,至于行幾那不重要。
王皇後很高興:“本宮派個人去問一問?”
她這個繼子,和尋常皇子不一樣,以社稷為重,不講究享樂。
這樣的人會權衡會取舍,跟他那個紮入情愛裡就不管不顧的父皇不一樣,他是天生的帝王,所以她從不擔心他會沉溺于兒女情長。
蕭惟凜知道皇後是誠心的,但也擔心皇後一時興奮就去找顧清音驚到她,于是故意留些餘地:“顧大姑娘那日倒是沒有發現兒臣,原想先等母後掌掌眼,但眼下來不及了。兒臣想着,一切等從江南回來再說,萬一兒臣回來後改變主意,也免得被動。”
王皇後同意蕭惟凜的做法:“你放心,本宮幫你留意着,你從江南回來之前顧大姑娘不會與旁人定下親事,也不會去打擾她。”
想起什麼,王皇後道:“見你不肯娶太子妃,容妃特意找我說了,想為四皇子納顧家三姑娘為側妃。”
蕭惟凜眼前一亮。
他那時困在禦書房裡依稀聽過,容妃所生的四皇子在他死後對穩定朝局發揮過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