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蘭的哭聲裡,崔纓扼腕,努力使自己冷靜:留在船尾照顧她的,隻有文蘭一人,被圈禁之事,除了當日帳中數人,再無旁人知曉,逃跑更是無望,崔纓又不願再拉曹植下水。眼下,隻能找一個在曹操面前說得上話,且能在赤壁一戰發揮作用的人,還要讓他信任區區相府義女,最好是曹操帳下并不起眼的謀士。
崔纓腦中回想了一下,據前世了解,江東陣營内部本有主戰與主和派之分歧,正如荀彧所說“劉表帳下,多為荊州士族,保全之心已非朝夕”,江東更有所謂吳中四姓:顧、陸、朱、張。
這些士族勢力盤根錯節,互為姻親,早年經受軍閥戰亂,定然不願再曆戰火。如今曹操北方大軍壓境,前有荊州稽首臣服,無疑給他們造成了極大壓力。赤壁一役,名為周瑜與程普并任左右都督,各将兵萬人,事實上,黃蓋、呂蒙、甘甯、韓當、周泰、淩統等深谙水戰的名将,無不聽周瑜号令。
故而,崔纓分析,破解孫劉盟軍關鍵在于周瑜主力,而破解周瑜主力隻能用陰謀——即觸碰江東陣營最敏感的地方:主與将之間的關系,将與将之間的關系。
她前世好像聽過一些傳聞,說那程普自恃老将,素來不滿周瑜年紀輕輕辄大權在握,策由其出。赤壁後,曹操與劉備都曾忌憚周瑜一帥之才,留書給孫權明捧暗貶之。孫權本是多疑之主,而周、程二人和睦絕不在短時間内,她何不好好利用此時契機,耍些見不得人的手段達成目的呢?即便不能真正幹擾曆史,拱把火促進戰局扭轉也是好的。
可眼下問題是,什麼樣的人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赤壁,赤壁,群英會蔣幹中計?
對了!蔣幹!
曆史上雖沒有盜書被騙的蔣幹,但可以有反耍離間計的蔣子翼!
崔纓來營中數日,不曾打聽得曹操那邊有什麼動靜,想來蔣幹還未動身前往江東說降周瑜。但她算着日子,也該是這幾天了。
走神之際,文蘭猶在一旁哽咽不語。
“蘭兒,你說你錯了,你的确錯了,你以為那樣便是忠于丞相,殊不知忠于我命才能真正為丞相效力。事到如今,我最後問你,你可願将功補過,真正聽命于我一次?”
文蘭拂袖拭淚,咬緊牙關:“隻要能救姑娘出去,文蘭願意。”
崔纓歎息一聲,一本正經地跟她說道:“你聽着,事關重大,如今丞相不再信任于我,我隻能求援于旁人,天地可鑒,我崔纓從未有反叛作亂之心,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丞相的千秋大業,你若是真忠于丞相,此番更應為我保密,代我傳信。”
“傳信?”
文蘭猶豫片刻,與她對視兩眼,點了點頭。叵耐一時尋不來紙筆,崔纓見船尾多積放柴薪雜物,便摸過一小塊木炭,扯下一截裙面,就地書寫。
纓白:
子翼足下。聞君與吳軍都督周瑜州裡故交,以才辯見稱,獨步于江、淮之間,莫有與君對者。
小女不敏,暗度先生不日将為丞相傳見,遣為遊說,布衣葛巾,密下揚州,以私谒瑜。然周公瑾者,數萬吳衆之帥也,少年成名,手執權柄,人中龍鳳,胸懷天下之志,素有王佐之姿。且蒙孫氏厚恩,入作心膂,出為爪牙,盡節守忠,與二代吳主外為君臣,實同骨肉,禍福與共。其雅量高緻,非君言辭所能說也。
先生欲效蘇張郦叟慷慨陳辭,豈可得哉?瑜性度恢廓,先生唯從瑜将與吳主用計,谮間君臣、臣臣,仿王翦除李牧、效陳平間項範,以會友故私谒周郎,并與之昵好,日則外揚瑜才蓋主,恐不甘久居人臣;夜則暗托書信,塗抹再三,使君臣相疑,自生嫌隙。
如此若成,孫劉盟軍當不攻自破矣。
書不盡言,願足下慎思行之。
“我要你将此信,伺機遞與丞相謀臣蔣幹,其人頗有儀容,位份不高,我這還有些軍饷,你花些心思自可買通巡卒,教他們引你去蔣幹宿帳。記住,留下書信即可離去,不必引他來此處,他見了落款自然曉得我是誰。待時日到了,他完事而歸,自會尋來。”
文蘭應諾。
她的第一招棋——獲取蔣幹信任,借蔣幹之手行離間計,此為中策。
崔纓心想,勸降與離間并不矛盾,蔣幹不是演義裡的愚人,看了信自然多個心眼,有意無意都會采納她的雕蟲小技,或許蔣幹自己發揮得更好。就算這種雕蟲小技,蒙蔽不了周瑜,也要給他制造一些麻煩,一切皆有可能。
崔纓信心滿滿。
果不其然,不過十日,蔣幹便自吳營折返,主動尋上門,來囚牢外見崔纓。他果然照着崔纓說的做了,至于實效還須一段時日。
“确如姑娘所料,某無能勸得周瑜歸附,然卑職亦無本事助姑娘脫離囹圄。”一番寒暄後,蔣幹開門見山地說道。
崔纓哈哈大笑,單手抓緊木栅,咬牙切齒:
“先生誤會了,崔纓在此處舒服得很,今日先生來此,我反要送先生一份大禮。”
“噢?”
“丞相近日,可曾提議将船艦連環,首尾相接,橫江布防?”
蔣幹抿嘴眨眼:“昨日所議,姑娘如何得知?”
“無須管我如何知曉,隻要先生按此圖紙所示,向丞相進言,改造此鐵索,丞相必然大悅。”
蔣幹接過崔纓遞過的圖紙,納罕道:“不過尋常鈎鎖扣鍊,有何玄妙?”
“我這索具可拆可卸,先生以為,如此不比固定連環妥當?”
蔣幹将信将疑。
她的第二招棋——改造連環鐵索,做最壞的打算,縱然火起,也可及時解開連環,一定程度上減少傷亡。這一計是她的下下策,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
既然失去了人身自由,便隻能走最後一招險棋了——直接揭穿黃蓋詐降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