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穿越三國之漢魏風骨 > 第75章 病笃無可計(2)

第75章 病笃無可計(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清河崔氏女的身份,又有這一兩年聲名加持,崔纓顯然會在曹操心中與衆不同。他每次打量崔纓的眼神,與其他曹氏女都是不同的。

“沒錯,嘉知曹公,曹公不會把纓兒如何的。可曹公是君,君有君道,隻要你未将一些暗下之事擺于明面,不曾觸怒君威,他絕不會重責于你。其實,曹公的心腸,有時也很仁慈,隻是形勢所迫,使他有時不得已做出某些選擇。

“纓兒救叔夜出獄後,要好生待他,你們可去江南避亂,記得給他……去尋個好的醫官……這八年來,他一定過得很不好。”

崔纓那時并不曾想過,這“尋醫”二字背後的隐情,隻是想到楊夙一人在那暗無天日的地牢足足受盡折磨近八年,她就深感窒息,眼淚不覺間又落在郭嘉的衾被上。

郭嘉咳嗽了幾下,苦笑道:“纓兒,且改了這愛哭的毛病吧。我知你心智之堅不弱于男兒,隻将哭泣當作宣洩之法。郭某這病自己清楚,并不會一日兩日便要了性命。至于叔夜之事,多想無益,事情已然發生,便不可更改。當下你能做的,就是準備好一切,徹底立下與楊夙遠走的決心。”

“遠走?”崔纓眼神空洞洞的,“沒了楊夙,我當真就無法生存嗎?”

“纓兒不如叔夜,叔夜從不輕易落淚,跟叔夜走,是最好的選擇。”郭嘉毫不猶豫地說道。

崔纓背對着郭嘉的床榻坐下,偷偷抹幹眼淚。

“好了,好了……以後纓兒,不在先生面前流淚便是。”

暢聊了半日,郭嘉好像心情舒暢不少,病情也有所好轉,他竟開始打趣起來:

“嘉觀纓兒與植公子相處甚洽,若按纓兒所說之史,将來所嫁夫君,即是此人。而今纓兒要與他人遠走他鄉,可有不舍?”

郭嘉的話瞬間戳中她心窩。

是啊,她前世那麼喜歡曹植,萌生過助他擺脫後半生噩運的想法,甚至跟他關系鬧僵後,還保留着最初的那份敬仰。将來就這麼跟楊夙走了,他會娶誰做妻子呢?就像郭嘉說的,也許《魏晉世語》那段記載根本就是野史,曹操壓根沒殺那崔氏女,那她……還舍得抛棄曹植,抛棄那群一起成長的夥伴嗎?

這誘惑對崔纓來說太大了。

郭嘉見她走神了,笑眯眯地又問:“平素,植公子待你好嗎?”

崔纓反應過來,這才羞紅了臉,佯怒道:“不好!他從來都不像子桓哥那般順着我,凡事都要與我對着幹,可煩人啦。”

“四公子天資聰慧,又勤苦治學,頗有曹公年輕時的風采。隻是性子偏執了些,依我看,這一處,倒與纓兒十分相似。四公子前途不可限量,他年朝代更疊之後,應是大魏肱骨重臣吧?”

崔纓聞言鼻酸,沉思良久,方回答道:

“他是圈養在一座名叫‘銅雀台’上的金絲雀,他多才多藝,與曹公還有丕世子在文學上都頗有建樹,被後人稱為‘建安三曹’,由曹家父子領導的邺下文人集團,更是成就了赫赫有名的‘漢魏風骨’,對後世影響可大着呢!可曹植此人,前半生風光無限,被人捧上了天;後半生卻落魄潦倒,被人踩進了塵埃裡。他的命……很苦,我很想幫幫他。”

“纓兒對植公子有意嗎?”

崔纓吸了一口氣,輕聲道:“從前有,如今……應是沒了。”

郭嘉的笑明媚得像初升的太陽,他質疑道:“當真?”

……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便過了半月。

半月裡,崔纓對救楊之後遠走的計劃猶豫不定,并非全因舍不得崔、曹兩家的人,而是不知該不該告知郭嘉曆史真相——曹操并未平定天下,魏國也并未長久!

半月裡,崔纓與郭嘉一路相随,陪他在案牍前,捱過一個又一個孤燈難眠的秋夜;陪他車輪輾轉,行過大片荒漠平原,聽着風沙在車窗外嘶吼;陪他共禦病魔,在他咯血後不住地換湯換藥……終于,郭嘉拖病堅持到了柳城。

不知什麼緣故,到了柳城之後,郭嘉的病像是有轉愈的征兆,他精神抖擻,能自己走路了,整個人看起來還十分健朗,一直笑呵呵地迎接賓朋,不曾在曹操面前露出一點病恹之态。

曹操克定柳城已久,早在柳城等候郭嘉。自白狼山一戰,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遼東單于速仆丸及遼西、北平諸豪,悉棄其烏丸族人,與袁尚、袁熙逃奔遼東。

曹操私下與郭嘉商議,決定佯裝撤軍,迷惑遼東衆敵。

大軍即日南下,沿濱海道路出發。

誰曾料想,一路秋風大作,沙塵漫天,所行之處又皆是荒原,鮮有河流。時月近冬,遼西之地天寒地旱,緻使軍營缺食少水,不少戰士足膚皲裂,在營中叫苦連天。軍士們鑿井取水,竟然挖了三十餘丈才得地水,出水那刻,軍中亂作一團,紛紛大呼“有水”,擠攘上前。

再次遭逢軍旅磨難的崔纓,顫巍巍地扶着郭嘉,立于莽原之上,回首遙望密密麻麻的士卒,迎着凜冽的北風,愈發真實地感受到,何謂饑寒交迫,何謂口幹舌燥。

距離東南沿海城邑臨渝又還有好一段距離,曹操卻已下令殺死數千匹馬來充饑了。

連日飲食不繼,天氣嚴寒,郭嘉疾病複發,不能長途跋涉,急速行軍。原本曹操想留郭嘉在身邊,教大軍減緩速度的,可郭嘉堅持讓曹操早些踐行那個秘密計劃,勿要以他為拖累。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逡巡不退,遼東必生疑心,使内勾結固壘,彼時再要遠征遼東,可謂勢之失矣!曹公勿慮,嘉自可為我主殿後,既防後襲,又令大軍按計南行,更無後顧之憂!”

于是,曹操仍派郭嘉和徐晃留守後軍,決定整軍先行,又放心崔纓不下,便派四子曹植留下看照。

那日,風聲急促,正是陰雲密集。

崔纓和曹植并肩牽着馬,曹郭二人則漫步于軍前,相約臨渝古城再見。

“奉孝,半月後即為重陽,孤平生素不信神仙事,然嘗聞人言‘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可令人長壽’。此去不遠,臨渝轄區,有一碣石山,想來,孤與奉孝臨風飲酒,坐賞菊英,倒也不失為一件樂事!彼時登高賦詩,被之管弦,觀滄海茫茫,睹草木豐茂,豈非良辰美景?”

郭嘉微微欠身,淺淺一笑:“今生得與曹公相逢,嘉雖死無憾矣。”

“奉孝啊奉孝,莫将那字常挂嘴邊,孤可是記着,此行之後,你還欠着孤一杯碣石山的濁酒啊。”

崔纓那時,多想告訴曹操,請他不要走,因為今日,注定會是最後的訣别。

可惜她不能,郭嘉更不能。

……

及别,曹操忽然眉頭緊鎖,心事重重,他拍了拍郭嘉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今此一别,你我君臣再相約,奉孝定不可負約!”

“曹公保重,”郭嘉笑了笑,緩緩道,“嘉此番……應不……赴約了。”

“好好!”曹操未曾聽出話中隐晦之言,隻勉強地笑着,步履沉重地登上戰車,不再回頭。

“曹公——”郭嘉忽然朗聲喚道。

可曹操的背影漸行漸遠,他再沒有轉頭。

“一路保重——”

車隊啟程,塵土飛揚,隻留下一個不住咳嗽的青衫先生,怅惘凝視遠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