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穿越三國之漢魏風骨 > 第60章 邺西冬獵行(2)

第60章 邺西冬獵行(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妹妹竟也在民間待過?”

夏侯尚的淺笑帶着些許溫柔的問候,顯然,他并不知曉崔纓來曹府之前的舊事。

不過,崔纓并無暇與他複說此事,隻笑着準備那即興演說。崔纓颔首冥想了一會兒,拍腿道聲“有了”,便清一清嗓子,開始正襟危坐。

此刻,人群中的柴薪燒得正旺,好似有個熱情的火精靈,正在裡頭雀躍地跳起舞蹈,畢畢剝剝地吟唱着雪夜的歡歌。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各位看官,古有孫子孫膑兵法,今日請聽我崔子嘤道來‘三十六計’——”

崔纓拈着戶扇,遮住半張臉,嘴角微揚,故作高深。

“這三十六計共分六套,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前三者乃處于優勢所用之計,後三者則是身居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含六計,共三十六計,故名曰‘三十六計’。”

前世,崔纓與那老朋友楊夙暗暗較勁時,假模假樣地學了一些古時的兵法,什麼《孫子兵法》《孫膑兵法》《三韬六略》都粗略看過幾眼,背了幾句口訣,所以大概的名字記下并不難。《三十六計》成書于明清,裡面有一些故事是在三國之後的,卻并不打緊,崔纓料想着,就舉幾個故事,足以唬唬這群小屁孩兒。

“三十六計有一順口溜,便是‘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屍;擊魏還伐虢’,老身今日遊獵不利,心情不佳,精力不足,姑且為諸君,各述六套計謀中的一計罷!”

公子們開始笑了。

崔纓扯了扯被壓住的裘衣,揮罷戶扇:“但在此之前,老身先給諸公獻上一道‘開胃菜’——”

“什麼好吃的!?”節兒眼睛一亮,想成了菜肴。

崔纓回扇将節兒一指,抿嘴而笑,逐字道出:

“美——人——計!”

果真,聽到“美人”二字,公子們紛紛來了精神。

“‘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語出《六韬·文伐》,”曹植先聲奪人,一副想拆她台的架勢,“勾踐獻西施,六國以美人、金錢、土地賂秦,皆為人所共知。”

崔纓并不睬他,隻笑眯眯地掃視諸公子,瞧了眼夏侯尚,料他是不好輕薄之人,于是把目光轉向小曹沖:

“有美人計,自然便有美男計。譬若沖兒,汝生得這般姿容,若遣汝往荊州為使,劉表見後,定然誇汝一表人才。屆時,無需司空舉兵南下,劉表自獻州以降,且顧謂人曰‘生子當如曹倉舒’!”

小曹沖憨憨一笑,其餘公子卻笑得前俯後仰。

“美人計!?可是漢初陳平獻圖救高祖之事?”小曹彪忽然跳起,笑道,“阿姊!這故事東閣夫子早跟我們講過啦!”

沒想到平日裡頗好武藝的公子彪都知道這一典故,崔纓尴尬地假咳,示意他坐下:

“這位公子,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誠然,‘美人計’可典陳平獻圖事。當年高祖被困白登山三日三夜,是為策士陳平,暗入匈奴腹地,獻與單于妻阏氏中原美人圖,阏氏生妒意,故而勸退單于。而秦惠文王時的張子,亦用此計于鄭袖,詐賺楚懷王,正所謂‘以衽席為戰場,以脂粉為甲胄,以睐為戈矛,以笑為弓矢,以甘言卑詞為運奇設伏,女将軍誠可畏也’——”

崔纓緩了口氣,搖着戶扇,繼續說道,“然諸位看官定然不知,昔日董卓事敗,王司徒正是以美人之計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才救得天子逃離虎穴!”

曹丕在内的幾個公子都露出迷惑的神情。可姑娘們很少了解政事,于是年紀最幼的節兒妹妹嬌聲問道:

“阿姊,呂布是誰呀?”

“我的天爺,你竟連呂布也不識麼!”

崔纓一聽有人不識呂奉先,就激動了嘛,她拿着戶扇一拍烤案,卻不慎拍出煙塵,熏了一臉,咳嗽着直捂鼻,逗笑了全場。崔纓揚扇吹煙,繼續嚴肅道: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天下何人不識,何人不曉?坊間傳言,當年王司徒苦思除賊之計,便用一絕色美人,使董呂二人自相攻伐,何其之妙也!”

曹丕納罕:“是曾聽聞,那呂布與董賊侍婢私通,卻不知市井傳言,竟至于此乎?”

怎麼不至于?曹子桓,你若是曉得後世流言生生給你捏造了一頂綠帽,便不止是驚愕了。崔纓暗笑。

她坐直了身子,聲情并茂,繼續講說後世的傳奇:“相傳那司徒王允,家有一歌姬,名曰貂蟬,啊呀呀,那女子,真生得萬般貌美……”

“如何貌美?”曹植笑問。

“嚯,據說王允托任于貂蟬時,貂蟬正于園中拜月,那明月皎皎,見了這姑娘美顔,竟趁着一陣清風,将自己躲進雲間去了,豈不正是‘閉月’之美麼?”

“蔽月……”曹植喃喃自語,若有所得。

“後來呢?後來呢?”節兒和秦淳紛紛追問。

“後來啊,貂蟬舍身為大義,委身侍賊,周旋二人之間,王允因此得以策反呂布,誅滅董賊。而貂蟬,功成身退,在呂布覆滅後,便不知所蹤了。想來貂蟬這等功勳,這般氣魄,古今又有多少男兒可比呢?”

曹丕輕揚嘴角,不以為然:“呵,民意多天真,那呂布固為反複無常之小人,即便沒有什麼‘貂蟬’、‘狐蟬’,他也絕不甘久居人下。”

“話雖如此——”崔纓轉頭看向兩位妹妹,“姑娘們,正是要同你們說,我們女兒家并非所謂的‘紅顔禍水’。‘辜負了錦繡年華,錯過了豆蔻青春,為報答司徒大義深恩,拼舍這如花似玉身’,貂蟬已随清風去,一人勝過千軍萬馬,誰謂女子不如男?”

頗不合時宜的言論,即刻讓全場沉默,但似乎隻有小曹節呆住了,崔纓不知她是走神還是思考,而秦淳隻是撇撇嘴,曹丕也是無奈地笑着搖搖頭。

“故事無趣,且此計公子盡知,算不得什麼本事。”夏侯尚不屑地吹了吹杯中熱酒,輕描淡寫道。

此時酒勁上頭,崔纓不甘心地說道:“好吧,既然如此,老身便再呈一道‘開胃菜’,此計名曰‘空城計’——”

“空城計?”數人齊聲發問。

“嗯!”

崔纓開始腦洞大開,快速組織語言,信口胡謅道:

“相傳,那戰國時,秦将司馬錯率軍伐蜀,自石牛道出,與蜀軍會戰于葭萌。秦軍大勝,追擊蜀王,途經一小城,城内恰有一奇士,名曰‘葛明’。司馬錯兵臨城下,望見此人不慌不忙,手執羽扇,頭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又有二十餘百姓,于城門内外,低頭灑掃,視秦軍而不見。司馬錯大駭,疑有伏兵,乃引軍退守十餘裡,蜀王遂得敗逃武陽。”

崔纓本以為這個故事足夠讓衆人信服,然而曹丕、曹真、夏侯尚三人互看一眼,竟放聲大笑,連曹植、曹沖也忍不住笑意。

崔纓怪道:“诶?此計甚妙,你們為何發笑啊?”

“妙?”曹植冷笑,“看來纓妹妹對戰場之事隻是一知半解。”

崔纓聞言愈發懵然了。

曹丕嚼着烤肉,神秘笑道:“這一計,父親曾與我們諸兄弟說起。那是在兖州與呂布相戰的舊事了……大約是興平二年吧,二哥也不過八九歲,當時正是收麥時節,營中大半兵士外出,僅有不到千人屯守,父親乃令婦人守城拒兵,佯裝有伏,呂布遂引兵退還。明日複來,父親在屯西大堤,隐了半數兵馬,待布軍深入,一齊殺出,打得呂布措手不及,大獲全勝。子嘤借父親空營詐敵之計,衍生個司馬錯中空城計,卻并不盡美。”

“哼,何以見得?”

曹植右胳膊搭在曹丕肩上,傲然笑道:

“既然你說,城下司馬可見那奇士從容撫琴之态,何不教人援一馬弓,将他一箭射下?況秦兵大軍壓境,縱然生疑,遣一隊哨兵入城,亦未嘗不可,何以徑退十餘裡邪?昔年父親得以計成,多賴營地有堤南樹林為傍,且彼時呂布不知我軍虛實。然纓妹妹所叙故事中,小城何以當密林?蜀軍新敗,司馬焉能不知蜀軍兵馬?”

夏侯尚挑眉笑問:“纓妹妹,那司馬錯與你有何冤仇,你竟要這般辱其謀智?”

曹丕點頭附和:“可見民間傳訛,多不經推敲。”

崔纓實在沒想到,曹操在早年創業時便用過“空城計”,她小聲嘀咕着“難不成我還能扯個司馬遷出來麼?”,撇了撇嘴,隻好稱是。

“唉,那我還是繼續跟你們講六套戰計的故事吧。”

崔纓歎了一息,踏實坐好,回袖彈塵,平心靜氣地回歸正題:

“那六套戰計,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曰勝戰——‘借刀殺人’。所謂兵不血刃,巧化他人矛盾。敵已明,友仍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春秋時,齊軍興兵伐魯,魯國不敵,孔門子貢遂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周旋于齊、吳、越、晉四國,以制衡之道說之,借吳國之刃克齊,借晉國之戈敗吳,而使魯國獨善其身……”

曹植挑了挑眉,不知喜怒。

“二曰敵戰——‘笑裡藏刀’。此計斂鋒避芒,喬作歡愉。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昔日姬光用計,假意逢迎王僚,特設炙魚宴以待之。王僚眼拙,未曾察覺姬光笑面後之刀光劍影。故令專諸得機,捧炙魚至前,自魚腹中取出短劍,使王僚斃命當場。姬光遂得繼吳王之位,号曰阖闾……”

曹真笑着用肘抵了抵曹丕,曹丕來了精神。

“三曰攻占——‘調虎離山’。或曰引龍離潭、引蛇出洞,此乃上計。《管子》有雲‘虎豹托幽而威可載’,假令猛虎脫離山林之傍,誘入泥沼陷阱,縛以緊繩,雖曰猛虎,往蹇來返,不複反抗之力矣。若論古時深谙此計之人,莫若秦将白起……”

崔纓忍不住掩面而笑,饒有興緻地繼續講述:

“長平之戰,秦軍克趙,秦國先設反間計,調走廉頗這隻猛虎;再利用趙括求勝之心,使趙軍離開易守難攻的長平關并腰斬兩半;最後複誘趙括離開營壘,四十萬趙軍降兵遂為坑殺……秦國可連環使用此計,趙國竟也接二連三入了秦軍圈套,真真滑天下之大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