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惡毒女主她何其無辜 > 第26章 言安

第26章 言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言安這輩子見過最蠢的人是自己的媽媽。

手機相冊裡,有着很多媽媽的照片。

言安滑動着屏幕,每次回憶起她,他都會恍然發現,這個讓自己出生的人,流着與他相同血液的人,陪伴了他一整個童年的人。

其實自己并不了解。

他不知道媽媽在生下他前過着怎樣的人生。

不知道她究竟是怎樣愛上一個人的。

不知道她為什麼會放棄完成學業,放棄原有的家庭,放棄自己原有的一切,一如反顧地跟那個男人結婚。

兒時也曾模模糊糊聽人提起過,媽媽是衛斯理學院的學生,最喜歡學習的領域是女性與性别研究,大學的時候好像一直在研究印度女權。

她告訴言安,在地球上的某個地方,女同性戀是在語言中無法被形容的詞彙,失去了丈夫的女人會被燒s,幼年定婚是人們為保持女孩純潔而施行的慣例。

“在那個地方,人們堅信女孩生來就是有罪的。而且他們覺得女孩越長大,身上的罪孽就越深重,為此如果她們沒有在幼女時期被嫁出去,長大以後就要支付給夫家很多很多錢。”

“為什麼嫁人要付給夫家錢呢?”

“因為夫家幫娘家承擔了帶有深重罪孽的女孩,所以娘家應該付錢。”

說着說着,媽媽的眼淚掉了下來:

“Ian,你要記住,他們是惡魔,他們之所以編造出越年長的女孩罪越深,為此彩禮也要支付得越高的謊言,是因為他們害怕女孩的純潔在婚前就被人強奪走,早早與幼女結婚,就可以規避女孩的純潔被強占的風險。”

“女人在他們眼裡,簡直是物品啊。三角貿易被廢除了,黑nu被廢除了,可是從父權制社會誕生至今,為什麼女性的處境依舊沒有改善呢?”

“純潔,貌美,沒有主體意識,任勞任怨,繁衍後代的奴隸,哪裡還有自由可言?”

言安記得那時的他沒有說話,他隻是拿着碘酒,給媽媽的嘴角消毒。

她的金發淩亂着,脖子上帶着被掐過的紅痕,手臂上的淤青一塊接着一塊。

她像是感知不到痛似的,翻動着手中厚重的書頁,頁面嘩嘩作響,像是白鴿煽動翅膀,可她再怎麼飛翔,也覓不到自由。

“媽媽,逃吧。”

“可是我逃了你怎麼辦呢?”

“媽媽,你為什麼會和他在一起?”

“因為他當初對我很好啊。”

“媽媽,你為什麼不再找一個男人呢?”

“可是我都已經結婚了。”

“媽媽,你還愛他嗎?”

“不愛了,當然不愛了,都結婚那麼久了,他這麼對我,我哪裡還會愛他呢?”

“媽媽,你愛我嗎?”

“當然愛你了,我最愛你了,寶貝。”

類似的對話,在每一次幫她處理傷口時都會發生。

曾經的言安很不理解,為什麼媽媽什麼都懂,她明明讀過那麼多書,她明明比一般人懂那麼多,可她還是選擇了被困在這裡。

時間就這樣漸漸過去,他如同那個男人計劃的那樣,學習讀書長大。

五年前的冬天,他接到了媽媽去世的電話。

那個男人告訴他:媽媽是飲彈自盡的。

得知這個消息的言安沒有哭,反而松了一口氣,她終于解脫了。

看到屍體的言安又笑了,笑得諷刺至極,她的脖子上帶着比以往都要血紅明顯的掐痕:

“Suicide? Are you sure?”

警察告訴他那個男人因為證據不足被釋放了,目前他已經搭乘了飛機,前往日本。

日本和丹麥沒有引渡條約,就算找到了新的證據,也無法逮捕那個男人。

言安的手扶在了床沿,跪在冰冷的地上,過往一幕幕在眼前浮現,他恍然大悟,為什麼媽媽一直不願意離開那個男人呢?

因為她深愛着這個将她打si的男人。

男人喜歡打女人,女人喜歡被打,現在女人被打死了,男人可以去找新的女人,所有人都如願以償。

唯一可憐的隻有失去了媽媽的他。

從那天開始,言安明白了理解一個人,不應該看他說什麼,應該看他做什麼。

他學會了心口不一。

“Ian在伊頓公學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他會是家族的驕傲。”

“他的母親雖然離開得早,但是确實将他教導得很好。”

“Ian,其實你不需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長桌上陳列着手工制作的銀器,餐盤裡盛放着來自世界各地的珍馐,香槟瓶口不斷溢出的泡沫反射着水晶燈的光輝。

那個男人就坐在言安身側,語氣是那樣和藹:

“你生在伊斯爾德家族,這意味着你不需要為了獲得成就而努力證明自己,你可以自由地去追求你熱愛的事物。”

“你可以像爸爸一樣,做一個畫家,四處寫生。也可以像你的叔叔,做一個高爾夫球手,像你的堂叔,做一個馴馬師。”

“我們生來就是富有的,你完全沒必要勉強自己去努力,時間如此寶貴,你應該找到你熱愛的事物,然後好好享受人生。”

“或許是你媽媽那樣來自底層的女性影響了你的價值觀吧,或許我當初也應該像你的叔叔們那樣,選擇族内通婚,或許這樣就避免很多麻煩。”

“總之,爸爸認為你完全可以過得輕松一點。”

伊斯爾德家族,全球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在19世紀時,通過掌控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建立了跨國金融網絡。

這份财富化作了時代的推手——從資助戰争到推動運河要道開鑿,伊斯爾德家族按照自己的意願,締造了人類的曆史進程,更在暗中編織出一張覆蓋全球的金融與地産之網,至今無人能觸及其邊界。

“團結”的祖訓,讓伊斯爾德和那些暴發戶豪門不同,家族内部的不斷通婚和合理的資源分配管理,使得他們從來不會因為遺産繼承撕得腥風血雨。

為此伊斯爾德家族根本不需要繼承人優秀,聰慧,野心勃勃。

有的是高學曆,高智商的人願意為家族打理分配資産。

世界上的任何評判标準,對這個繁榮了幾個世紀的家族而言,是不存在的。

家族對繼承人的唯一要求,是在權力與财富的蔭蔽下保持低調。

洞悉時局,審時度勢,确保每一步都無愧于家族的聲譽與榮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