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極輕,卻在寂靜中落入馬東耳中。
馬東心頭微跳,擡頭偷觑皇帝神色,隻見陛下目光落在遠處,好似透過時光,看見了那年舊事。
他不敢作聲,隻靜靜立着。
皇帝又道:“那年,槐花鎮下着小雨,泥路難行,左相說,尋到了朕。”
說到這兒,他嘴角浮出一抹苦笑,似嗔似諷:“說是尋到,倒像是将朕逼了個幹淨。那些人……一個都沒留下。”
他慢慢舉起手,拈起一片落在藤席上的槐葉,葉脈清晰,夏意正濃。
“……可歎啊,趙家介眉,是朕回宮後,第一個肯同朕說話的人。”
他低低笑了聲,像是嗓子裡哽着什麼,許久方開口:“那年宮裡,多少少年公子,貴胄子弟,哪個不是把朕視作災星,孤魂野鬼,避之唯恐不及,唯有趙介眉,肯與朕結伴。”
馬東垂眸,掌心沁出一層薄汗,心知皇帝此刻心思正亂,卻不敢随意勸慰,隻小心翼翼道:“陛下與趙大人情誼,世所罕有。”
槐樹枝葉搖曳,陽光晃在皇帝昏花的雙目裡,他眯了眯眼,恍惚間仿佛又見那少年身影,白衣如玉,笑意疏朗。
“後頭,因着實施新法,趙家被左相右相構陷導緻抄斬,滿門死絕。”他頓了頓,神色緩緩黯下,“獨子顯允……也廢了。”
皇帝靜靜撫着手中槐葉,指尖微微顫動,半晌才問:“顯允走到今日也是不易,你說,朕若再在這樣對他可是真的對不起介眉?”
馬東心口一緊,低聲道:“陛下待趙掌印,已極盡仁厚。”
說完便悄悄觀察皇帝神色,隻見他神色晦暗。
馬東心裡猛然一沉,面上卻不動聲色,揣摩片刻,小心道,“陛下若覺他恃權自專,收回印绶,不用閑置,或許……也是成全。”
皇帝垂眸,撚着那片槐葉,葉緣在指腹下蜷曲,半晌才低聲道:“再看吧。”
這句話說得極淡,像是信口一句,卻讓馬東心裡更懸。
夏風吹過,禦花園裡隐約傳來蟬鳴,悠悠長聲,似夏日将盡。
馬東咽了口唾沫,低頭不語,知道自己不該再勸。
皇帝坐在那兒,忽然道:“馬東,朕的藥。”
小玉立刻取來藥盞,湯藥早已溫涼。
馬東親自端來,奉到皇帝手中。
皇帝接過,盯着藥盞出神,藥汁漆黑,苦味微散,仿佛這幾十年便都浸在這苦味裡。
他慢慢飲盡,放下藥盞,喉頭滾動,良久方道:“當年朕想着,若有一日登了位,必叫那可恨的世家都下地獄,叫滿朝文武都來求朕施恩。”
說罷,他慢慢閉上眼,槐葉從他手中滑落,飄然墜地。
馬東躬身應聲:“陛下聖明。”
卻見皇帝閉着眼,聲音低沉沙啞:“可到頭來,左右不過一個‘孤家寡人’罷了。”
馬東心頭一滞,欲言又止。
皇帝蓦地睜開眼,那雙老邁的眼眸中,竟隐約透出少年時的清澈,哪怕隻是一瞬。
他笑了笑,輕聲道:“行了,你退下吧。”
馬東連忙應聲退下,隻覺得後背早已濕透。
夜蟬漸鳴,長夏如舊,時光荏苒,萬事如煙。
***
林彩鸢捧着《慶安年史》,立在史館書案前。
她回到案前,繼續編撰。
她着素衣,面無妝飾,案上硯墨尚溫,筆鋒蘸了又蘸,遲遲未落。
良久,她放下案卷,才緩緩寫下最後一筆。
【慶安四十三年,臘月十九,慶安帝曲太宗崩,時年六十有三。嘉鴻元年,禁京中一切喜宴,皆着素。】
字迹清勁,略帶澀意,字字凝重。
她放下筆,心底卻浮現昔年宣政殿前,彼時春日暖陽,萬花争放,慶安帝談起天下蒼生的模樣。
而如今,一切盡散如煙。
史官守着的,不過是塵埃落定後的最後一行字。
殿門由内打開,寒風吹入殿中,吹開了案上的幾卷書頁。
一卷書在案邊被吹得搖搖欲墜,“啪嗒”一聲落在地上。
一隻指尖帶着明顯薄繭的素手撿起這本書,放至案上,殿内最後一盞燭台被吹滅。
伴随着“吱嘎”的聲音,寒風被隔在門外,一縷細微的光透過窗縫,落在剛剛案上那本書上,隐隐約約可見封面上的四個字——“女官手劄”,字迹娟秀有力。
“林修撰現在才走?”城門口一侍衛問道,“雪下大了,路上有點滑,修撰可得當心一點。”
林彩鸢攏了攏衣袍點點頭:“多謝。”
***
轉年,嘉鴻元年正月初七,長安城連日大雪,白茫茫一片,天地無聲。
禁城之内,素缟遍地,連宮牆上的朱漆,也被雪覆了去,隻餘下隐約勾勒出的輪廓。
瑤台居内,卻透着别樣溫意。
暖閣裡,紅泥小爐燒得正旺,橘紅火光映着雕花窗棂,窗外雪花紛紛揚揚,落在檐角,堆在竹枝上,簌簌簌落了半夜。
堂中設着一張圍爐,幾案上擺着剛蒸好的糯米團子,幾碟蜜漬橘皮,一壺熱梨湯冒着白氣,淡淡果香溢滿一室。
幾個身着素衣的老仆圍爐而坐,有的正低頭剝着糖炒栗子,有的捏着糯米團笑作一團。
“我跟你說,那日小風居然摔了個四腳朝天,偏偏還要裝沒事,關大人就站在後頭!”
“可不是嘛,她那張臉,紅得跟剛蒸出來的山藥似的!”
關甯未語,隻是跟着笑。
衆人一陣笑鬧,氣氛竟同往年無異,隻是不敢太高聲,生怕驚了外頭肅穆天地。
正當笑聲未歇,屋外一陣風雪卷來,門簾輕輕一掀。
有人進來了。
衆人一愣,待看清來人,登時有人喊了聲:“哎呀,可算來了!”
那人身着素袍,領口罩着一層未化的雪,肩頭積了點點霜花,他将披風撣了撣,神色溫和,眸光帶着淡淡笑意。
“我可算趕得巧了,爐火正好呢。”
聲音極溫潤,清清淡淡,如三月春水,拂過耳畔,叫人心頭暖了幾分。
一衆老仆忙笑着起身騰位,讓他坐在了關甯身邊。
有人遞了梨湯,有人剝好栗子,推到他面前。
他也不推辭,隻溫聲道謝,動作從容,執起梨湯,輕輕抿了一口,眼尾微彎。
這笑意落在屋内幾人眼中,便像極了往年舊時光景。
外頭風雪未歇,瑤台居裡,爐火噼啪作響,歡笑聲夾雜着那溫潤嗓音,有人講笑話,有人低聲攏火。
身旁之人趁他不注意,将剝好的橘瓣悄悄放進他碗中。
他低頭一瞥,唇邊笑意更深,擡手佯作不知,随手夾了塊糯米團子,夾到那人的碟子裡,惹得衆人又是一陣輕笑。
窗外雪下得更密,檐角冰淩挂滿,夜色沉沉,天地一片靜寂,唯有這處小屋中,透着舊人猶在,溫意未散。
【全文完!完結之後會進行全文精修!一切以晉江文學城為準。支持正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