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頓時一片靜默,官員們低垂着頭,沒有人率先開口。
“左相,”皇帝将目光落在左相身上,聲音略微提高了一些,“你以為如何?”
左相擡頭,恭謹地拱手道:“陛下,奉使一職事關重大,臣以為人選須得深谙地方事務,又能體恤民情之人方可勝任。”
“嗯。”皇帝微微颔首,“右相呢?”
右相上前一步,神色間帶着幾分從容:“臣贊同左相之言。江南災情複雜,地方勢力盤根錯節,若人選稍有不當,恐難以勝任。”
“那依你二人之見,此人當如何選定?”皇帝微微倚靠在龍椅上,聲音冷靜。
兩人皆垂眸不語,像是在思索什麼,又像在等待對方先行發聲。
皇帝低笑一聲,聲音輕緩,卻讓衆人心頭一凜。
殿内的氣氛瞬間緊繃了起來,百官面面相觑,不少人露出遲疑的神色。
“既然如此,”皇帝輕拍龍案,語調一轉,“朕就定下奉使人選。”
這話一出,朝堂内一片嘩然,許多大臣目光交錯,帶着些許試探和不安,官員們的目光紛紛投向皇帝,想要從他的神情中窺探出什麼。
皇帝微微一笑,目光落向側旁的禦前掌筆們,語氣淡然卻透着不容置疑的威嚴:“關甯!”
“朕命你為此次赈災奉使。”
這話猶如一顆巨石投進湖面,激起了千層浪。
關甯聞言,從容地放下手中的筆,從殿中一側走入中央,起身拱手,朗聲道:“臣領旨。”
她的聲音不大,卻清晰有力,落在每一個人耳中。
衆人的目光聚集在這這朝堂中唯一的女子身上。
群臣卻無法保持冷靜,議論聲頓時響起。
“陛下,這……關大人雖才幹出衆,但女子為奉使,實在不合禮制啊!”
“是啊,江南一地局勢複雜,女子若為奉使,恐難以服衆!”
“請陛下三思!”
“女子為奉使?此等事關民生之職,豈可輕率!”
“陛下三思啊,女子入仕已是不同尋常,何況江南之事非同小可!”
“陛下,這等人選恐難服衆,還請陛下慎重!”
反對聲此起彼伏,右相徐勉率先出列,拱手進言:“陛下,江南一地災情複雜,地方勢力盤根錯節,恐怕非适當人選難以應對。臣并非質疑關大人的能力,隻是以為另擇人選更妥。”
聲音此起彼伏,朝堂上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皇帝聽着衆人的反對,臉上沒有半分動容。
他擡手一揮,衆人的聲音頓時止住。
“關甯,你覺得自己可能勝任?”他看向站在側旁的關甯,目光深沉。
這一問,滿朝文武皆目光彙聚于關甯,帶着探究與質疑。
關甯跪地俯首,語氣堅定而從容:“臣雖為女子,但自入宮為官以來,謹守本職,未敢有一絲懈怠。今日蒙陛下恩信,得此重任,臣必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她頓了頓,又繼續道:“若有差池,甘受廷杖三十,并自請罷官,還請陛下成全!”
她的語聲擲地有聲,回蕩在大殿之内。
“廷杖三十”這四個字落下,群臣臉上皆露出複雜的神色。
這并非輕罰,而是幾乎要置人于死地的重懲。
關甯的果敢與堅韌,讓反對之聲一時竟無從發出。
朝堂内一片寂靜。
皇帝微微一笑,轉頭看向群臣:“諸卿以為如何?”
群臣面面相觑,許多人低頭不語,顯然是不敢再說什麼。
皇帝目光一凜,語調一轉:“既如此,朕問你們,誰人适合?”
群臣頓時噤聲。
誰敢貿然舉薦?這等大事,若舉薦之人失職,日後追責恐難逃幹系。
左相始終沒有開口,隻是微微垂眸,眼中帶着深意。
右相則緊握袖中的手,臉上保持着平靜,卻暗自咬牙。
見無人再言,皇帝朗聲道:“既然如此,關甯便為奉使,明日啟程。”
“臣,領旨!”關甯伏地叩首,語氣中帶着一絲堅定。
群臣低頭稱是,早朝随即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