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女官手劄 > 第31章 兩隻狐狸(3)

第31章 兩隻狐狸(3)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二月底的京城,寒意未散,春光初現。

北風雖已減弱,卻仍帶着一絲蕭瑟,裹挾着從邊塞傳來的戰火消息,讓京中百姓不由心頭沉重。

任子洲與齊銳已結伴數日,二人一路同行,雖性格迥異,卻頗為投緣。

抵達京城後,他們租住了一處破舊的小院,每日或溫習或閑談,以待春闱到來。

城南小巷深處,有一間簡陋的茶水攤。

攤主姓劉,年近半百,身形微佝偻,常着洗得泛白的布衫,守着幾張舊木桌與破闆凳,面上總帶着溫和的笑意。

雖日子清苦,但他從不向學子們索取分毫。

無論春秋寒暑,他那沏得頗為講究的粗茶總是為貧寒學子解渴解乏。

他總是微笑着迎來送往,給學子們提供免費的熱茶與幫助,讓每一個走進茶攤的學子在異地都倍感溫暖。

一位白衣書生款步而來,此人儀表不凡,舉止儒雅,一雙深邃的眼眸中藏着些許倦意,正是李長風。

他停将自己沉重的書箱擱在了攤前,微微颔首道:“敢問劉伯,這兒可還有一席?”

他趕路已久,雙腳磨出血泡,此時強忍疼痛,站在攤前規矩地問。

攤主劉老漢笑着點頭,将一碗冒着熱氣的茶遞過來,眼神掃過他的鞋,輕聲道:“勞頓了,這茶解渴,桌下備了粗針線,需補鞋就取吧。”

李長風剛坐下便被隔壁的讨論之聲吸引。

“長白兄所言雖有道理,但單憑刀劍之威,能穩天下否?”任子洲手持一卷書,目光沉靜地看向對面的齊銳。

他來自嶺南一個普通書香門第的寒門子弟。

對面之人身形壯碩,眉目濃烈,雖穿着青布長衫,卻掩不住一身的淩厲之氣。

他眉頭一挑,将茶碗重重擱在桌上,聲音裡透着不服:“子洲兄讀書太多,反倒束手束腳!你看這天下,朝堂上勾心鬥角,邊塞上百姓血流成河,靠律法?律法有用,為何南疆連年起兵?”

任子洲不慌不忙地答道:“律法本是安邦之本,可如今的法隻為貴胄服務,百姓豈能不怨?律法無公正,靠刀劍平息者,不過短暫之安甯。”

此時,剛坐下不久的李長風插話道:“二位兄台所言皆有見地,但‘治國者,理也’,理法、武力,二者缺一不可。若理法不能輔佐,刀劍即使得勝,亦難以持久。”

齊銳看向李長風,略帶審視地問:“敢問閣下尊姓大名?聽這話,倒有幾分見地。”

李長風微微一笑,拱手道:“在下李長風,自濱州而來,與二位同赴春闱。”

任子洲頓時心生好感,起身拱手道:“原來是長風兄!請坐。”

李長風落座後,三人很快攀談起來。

原來,三人雖來自不同的地方,卻都有一個共同點,深受法學與理學思想影響,皆以“修齊治平”為己任。

初時相識,言辭間略帶試探,但不多時,三人便一見如故,談及抱負時更是滔滔不絕,從邊疆戰亂到科舉選才,從朝堂風波到民生艱難,談至痛點,竟如久别重逢的故友。

任子洲淡然道:“若律法失其公正,便如同廢紙,百姓失去依靠,便無國可言。”

齊銳拍案稱快:“若無公平,便不如直接刀劍決勝!”

李長風聽罷,端起茶盞微笑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外乎一個‘理’字。律法之外,人心尤為關鍵。”

三人皆沉默。

齊銳率先打破沉默,忽而聲道:“我以為,律法不公,才是百姓苦難的根源!。”

任子洲沉思片刻,緩緩開口:“律法是基礎,但沒有監督與施行的權力,便形同虛設。朝堂與地方勾結,世家豪強壟斷民生,律法再好,亦隻是紙上談兵。”

李長風點了點頭,沉穩地補充道:“二位所言不錯,但若無明君,即便律法與監督健全,亦無力扭轉。治國平天下者,必是君子;而君子治國,需以德為本,法為輔。”

齊銳冷笑一聲:“長風兄過于理想化了!你如何能保證明君長存?若有昏君登位,百姓又當如何?”

李長風被問得一時語塞,任子洲卻接過話頭,認真道:“所以,士人的責任便在于此。明君昏君無法選擇,但可選擇輔佐其治國之法,盡量将百姓之苦減至最低。”

三人一番你來我往,辯論得熱火朝天。

劉老漢在一旁聽得入神,漸漸忘了掩飾臉上的憂色,目光中透出些許敬佩。

他忍不住笑着感慨道:“若你們都能中榜,入朝為官,或許還能真為百姓做點實事。”

臨别前,李長風朗聲笑道:“今日一席話,勝過三載師友。若我等皆能中榜,他日定要攜手共事,造福一方!”

齊銳一拍桌子,大聲道:“此言甚好!任兄、長風兄,咱們今日便立下約定,日後若有人屈服權貴,便由其他二人鞭策,不得食言!”

任子洲微微一笑,拱手道:“君子一言,驷馬難追。”

三人相視而笑。

劉老漢在一旁看着三人離去的背影低頭擦了擦茶攤的桌子,眼中卻多了幾分濕潤。

他的女兒,曾經也盼望這世間能多些像他們這樣的好人。

*

一碗粗茶早已涼透,任子洲卻察覺到劉老漢眼底掩不住的疲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