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修仙廢物,但徒弟超愛 > 第42章 憧憬(下)

第42章 憧憬(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你認得錢澎?

陶玉笛醉醺醺地被田譽和扶起,一步步走回去。田譽和笑了,搖頭道:“陶兄喝醉了,我如何認識他,不過是掌門眼下忙得脫不開身,過來幫忙傳幾句話。”

也是,陶玉笛自嘲地想道,當真是被悲憤沖昏了頭,田譽和再怎麼樣也是十大掌事長老之一,怎麼會這種虛僞小人攪和在一起,躲避還來不及。

至于錢澎恭敬的模樣……出了這等大事,他定然惶恐不安,故而對修士畢恭畢敬,尤其還是幫項川傳話的田譽和,再正常不過。

陶玉笛本就喝得十分不清醒,沒再多問。待他酒醒而來,才得知派内已變了天。項川因罪離去,田譽和一夜提升修為,玄天閣上上下下正籌劃推舉新掌門。

他甚至都沒來得及和項川道個别。

年少時陶玉笛在師門練劍,被師長留下的一式困住整整三年不得解。恰逢一日被項川撞見,寥寥幾句助他突破困境。對項川來說,不過是某日走在路上随手提點個師弟,但陶玉笛卻因此銘記多年,感恩多年。

陶玉笛急忙地追出門向人打聽,才得知派裡紛紛揚揚地傳着項川蠱惑錢澎作假的事迹。項川為了有個合适的理由殺群墨奪妖丹,不惜利用錢澎瞞騙衆人,東窗事發後,灰溜溜地逃走。

他們說起項川的惡迹滔滔不絕,卻在陶玉笛問起項川蹤迹時,啞口無言。

陶玉笛不肯死心,去找了位還算熟悉的項家同門,渴望從他這裡打聽到些許消息。

“他去哪了?”同門當即動怒,“好歹也是世家子弟,竟做出這樣的事,提名字我都嫌晦氣!如何得知他去了哪裡,興許死在半路上被狼吃了都說不定。”

陶玉笛隐隐覺得不對勁,項川怎麼一夜之間淪落成這般境地。未待他找到長老讨個說法,田譽和已先行前來,為他解惑答疑。

“你無需生氣。他們說的那些,都是項川自己提的。”田譽和細細解釋一番,“人是他派出去的,蛇妖也因他才動怒。錢澎說到底愛子心切,再怎麼有錯,也承擔不了修真界的因果。”

那就該由項川擔下?

陶玉笛是知道實情的。他紅着眼想問田譽和,錢澎犯下的錯,憑什麼要讓他人幫忙承擔?

還有為此死在蛇妖手下的無辜修士,又有幾人為他們述說冤屈?

愛子心切。

陶玉笛低低複述一遍,而後大笑出聲,宛若瘋魔。

難道這世間隻有錢澎這個做父親的心疼自己兒子,旁人就不疼不愛了?難道許千憬和李正清就想早早地離開李桓山,而非陪他一同長大?

田譽和知道他還沉浸在故人離去的悲痛中,說來說去,也隻能以“節哀”二字勸慰。

自古以來,死在妖獸下的修士也稱得上不計其數,可惜總要降在身邊,落在自己頭上才會明白,其間苦楚遠非“節哀順變”四字能夠囊括。

田譽和把幾乎失控的陶玉笛送了回去,走出來才發現門邊坐個瘦小的身影。

一個六七歲的孩童抱着懷中木劍,像隻小獸,發紅的雙眼一動不動地盯着他。

大概是那對神仙眷侶的孩子。

田譽和走到李桓山身邊,見他滿身灰塵,想伸手幫他拍去。可李桓山非但不領情,還連連躲避,一雙眼裡全是警惕和不信任。

田譽和歎了口氣,最後也隻是摸了下他的頭。李桓山依舊閃躲,不過沒躲開。

陶玉笛花費一番功夫才徹底冷靜,被迫接受了短短幾日内發生的一切。可坐到李桓山身旁時,迎接他的是更多的無措。李桓山的心痛比他隻多不少。陶玉笛不知該如何安慰,不知該說什麼,沉默半晌,也隻喊了一聲,“桓山。”

此前他盡心盡力地瞞住李桓山,怕他承受不住。陶玉笛一介活了近百年的修士尚且無法接受,何況隻有幾歲的李桓山。可玄天閣人多口雜,外面流言紛紛揚揚,陶玉笛一己之力,哪怕有通天的本事,也阻擋不了已經燒破紙的火焰。

恐怕李桓山在大殿前找到他,在問出那一句“我爹娘呢?”時,就已經得知真相。

陶玉笛是李桓山除父母外為數不多願意親近的人。他扭頭看向一副潦倒模樣的師長,問道:“我等不到他們回來了,是不是?”

“桓山……”陶玉笛伸手将瘦弱的孩童攬在懷中,視線擡起又落下,不知到底該落在哪裡,更不知怎麼把實話解釋給他聽。唬人的道理他自己都不信,又如何能讓李桓山相信。

“不是說有靈果能讓人複活嗎?”李桓山遲遲得不到回答,仰頭又問一句。

“傳說确有此事。”陶玉笛陡然一驚,沒想到他連這都知道。

世間傳說太多了,從上古天地開辟到人魔兩界分立,滄海桑田的變遷裡确實混雜過少數幾則靈果救人的故事。

可傳說到底隻是傳說,倘若真有靈果能逆轉天道将人複活,多年來為何從不曾真正有人成功過?

聽聞陶玉笛久久的沉默,李桓山最後一絲希望終于破滅,壓抑幾日的悲痛決堤,在長者懷裡痛哭流涕。

李桓山的哭聲如無形的手,狠狠揪住陶玉笛的心,将他壓抑的痛苦重新擠出,卻又不準表露。失去雙親的孩童比他更加孤苦無依。他無聲地着李桓山,擡頭眺望遠處星空下的起伏的重山,突然冒出離開的念頭。

他在這裡拜師,在師門裡遇見許千憬。活到今日,山間的一草一木早已融入至血脈中。陶玉笛每每看到都會觸景生情,憶起在何地偷過桃果,又是在何地飲過酒比過劍。

往昔帶來的悲痛綿延不絕,和深夜裡的遠山一樣看不見盡頭。

“桓山。”陶玉笛猶豫一下,還是将心中的想法說出口。

“你要不要和我一起離開這裡?”

肩頭一沉,陶玉笛扭頭望去,李桓山抱着浸滿淚水的木劍,昏睡在他的懷裡。

項川離開後,蛇妖的怒火和風波很快平息。死去的人如昨日雲煙,除去至親外無人惦記,門中長老弟子七嘴八舌地讨論着掌門人選。陶玉笛去意已決,在離别玄天閣前,他一人去了趟南嶺三州,一是想盡可能地找回許千憬和李正清的屍首,二是有些想不通。

錢澎懦夫一個,怎麼敢和村民一起演戲,欺騙到玄天閣掌門頭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