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劉自止和衛琅二人連帶着蹲蹲,一同回衛琅娘家。
這日衛琅的大姐和大姐夫也會一起團聚。
衛父衛母親熱地将他們招呼進宅門。
見備了十樣禮,衛母臉上的笑意更加真切。
他們帶了兩樣點心、兩樣鮮果、兩盒阿膠、兩壇酒、20斤羊肉、一對鵝,還有10斤鹵豬肉和八斤粘豆包,正好湊個“十全十美”的好意頭。
别看着一大堆,其實沒有衛大姐每次帶的禮一半厚。
衛大姐畢竟高嫁伯府嫡三子,即使府裡有些落敗,底蘊尤在。
衛母倒也不在乎價錢,以劉二的家底,年前送過一回節禮,這次衛琅回娘家能備這樣的禮也是對他們重視。
等劉自止一家在正堂門内脫去大氅和鬥篷,露出裡面同樣料子和相似款式的衣服,引得衛父衛母幾人不由多看了幾眼。
兩個未加冠的弟弟,幹脆圍了過來,衛三弟還上手揪了下蹲蹲比甲上的兔毛。
“三弟也覺得這身親子裝好看!”劉自止滿面笑容地顯擺,“你哥哥這般穿着,一眼看出,和我就是一家人!”
果然不出所料,早上怎就被磨地依了劉自止呢?
衛琅又羞又惱,借着衣袖遮擋搗了他一下,見他沒有反應,又擰了一下。
劉自止擡頭看了他一眼,這才意猶未盡地收起秀恩愛的想法。
衛琅接着無奈解釋:“聖上恩賜了一匹緞子,我們全家跟着沾沾喜氣!”
衛大哥和衛大嫂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衛大嫂意味深長地說道:“我們曉得,可不就是一家人呐!”
衛母也饒有興味地說了一句:“你們一家可真有意思!”
結果衛大姐他們來的時候,也新奇地問上一嘴。
衛琅隻好選擇默默自閉,劉自止倒是不見尴尬,頗有興緻地推薦:“大姐和姐夫瞧着好,趕明兒不妨做上幾身!”
大姐夫沈恒也神情自若地接道:“确實不錯!”
衆人又是一陣寒暄後,衛母他們幾個女眷去了東房,留下衛父他們幾個爺們繼續閑談。
衛父最關心的還是兩個女婿的前程。
年前劉自止便與他聊過,衛父也知道急不得,這次隻是簡單一筆帶過:“文止,咱倒是尋摸了幾個老實可靠之人,等授官後,你親自去挑!”
“多謝嶽父留心!”
劉自止面露感激之情,沒想到事情這麼快便有了結果。
他也是有備無患,若是外放為官,如今家中仆人顯然不夠,他便托衛父衛母提前找幾個會武的随從。
衛父爽朗一笑,何為翁婿,兩家關系緊密,哥婿的事可不得早早安排妥善,要不然衛母也定饒不了他!
他接着又看向沈恒:“恒小子,你在行人司如何?”
“尚可!”沈恒看似端坐,卻不失舒展。
衛父接着囑咐道:“你能以舉人之身謀考個正八品官職,可要時刻感念聖上擡舉,盡心辦差!”
“家父也長長念叨,能為聖上跑腿,是我們全家的福澤!”沈恒朝皇宮方向拱了拱手。
沈家在前朝不過一個文官小世家,後來跟随太祖陛下以軍功興家,傳到他父親這代也不過兩代而已。
到沈父這代朝廷穩定,沈家子弟又重拾科舉之路。
可惜沈父作為嫡長子繼承爵位,資質平庸,無甚作為,倒是給正在上升的家族帶來阻礙。
但是一棵生病的大樹,能量還是有的,沈恒能謀上京城正八品官,家族可是出了不少力。
要知道大齊朝有多少舉人,對着一個九品官熱切翹首;又有多少進士,對着一個八品官搖尾乞憐。
衛父的眼神中藏着睿智:“好飯不怕晚,老夫知你志氣可嘉,萬不可過于急躁!既在聖上面前挂了名,過個幾年,還怕沒有造化?”
劉自止面上不做表情,内心卻明白讓聖上能記住的能有幾人?最後還得看家族力量,這就是背靠大樹的好處。
他手持茶壺為大姐夫續滿茶水,接着拿着茶杯輕輕啜飲起來。
衛母這裡他們說了一會兒話,衛大嫂便極有眼色地借口去東廚房看看膳食,留下他們母子三人說說體己話。
衛母忙道:“妧娘,讓廚娘将琅兒親手包的粘豆包蒸上,這可是咱好哥婿親口承認得好吃!”
“阿娘!”衛琅被衛母這一通捉弄,心裡頓感難為情。
大齊朝的粘豆包不知是何時傳過來的,在普通百姓眼裡,不過就是給窩窩頭放入餡料。
粘豆包十分飽腹,并且“年年有餘”的寓意也好。
不少普通人家願意在過年的時候,和玉米面放入黃豆、綠豆等價錢便宜的豆子餡料包上一些,放進缸中保存。
衛琅這邊做的則是精緻了許多,隻面粉就用了玉米面、大黃米面和糯米粉三種。
餡料放入紅棗碎、花生、紅豆、葡萄幹、黑米,最後拌上紅糖、白糖。
黃燦燦的大團子,軟糯香甜,劉自止十分愛吃。
也不是什麼精貴的東西,偏劉自止還把它當個寶,這家送一點,那家送一點,在親娘和嶽母面前說盡了好話。
“你們有心了!”
衛母眼中盛滿笑意,“還有親家給的鹵豬肉,切上一盤給你阿爹他們當下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