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喝酒未免無趣,飲酒最好有行酒令!”劉大哥提議道,“春城無處不飛花,行飛花令如何?”
“大哥的主意好,要不那就讓大哥先說一個字。”劉小妹顯然十分捧場。
劉自止他們也無不可,自然雙手贊同。
“那我呢?”成和望着大人們,眼中充滿了羨慕。
“瑛哥兒和成和不能飲酒,遊戲卻是可以參與,輸了吃口菜怎麼樣?”
“就這樣!”劉母當即拍闆下來。
“謝謝阿奶,謝謝小姑!”瑛哥兒和成和兩小孩高興地說道。
“今兒喜慶,不求吟出的詩句格律一緻,帶字便算過關。”一家老小正經文人隻有三個,劉父也适當放松要求。
“還得是阿爹,真真最懂我!”劉小妹一句誇張的贊美,惹得劉父開懷大笑。
劉大哥開始一時沒想好,瞥到桌上帶有“花好月圓”字樣的月餅,不由靈機一動:“那就帶‘花’字,花好月圓人亦壽。”
“老大這個好,應景!”劉父立時叫好,劉母也樂呵呵地點頭。
劉大嫂是第二個,她接道:“落花時節又逢君。”
接着成和又道:“映日荷花别樣紅!”
瑛哥兒:“霜葉紅于二月花。”
劉小妹:“千樹萬樹梨花開。”
輪到衛琅時,全家人的目光再次轉移到他身上,隻聽他說了一句:“一日看盡長安花。”
院中燈火通明,人面清晰可見,劉自止本就微微側頭注視着他,想到有人時刻記着自己,心髒不由一顫,溫情瞬間生起。
這時衛琅也側過頭,四目相對間,周圍的一切仿佛瞬間拉遠,隻有人面越發璀璨。
他不禁喃喃私語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老二,接了什麼?”隔壁坐在上首的劉母并沒有聽清楚。
“我說,人面桃花相映紅。”劉自止故意放大聲回道,并對着某人挑了下眉眼。
“聽到了,死孩子,這麼大聲幹嘛!”劉母不滿地說道。
“知道了!”劉自止在桌下甩了甩被某人揪了一下的手臂,心情格外蕩漾。
接着又聽劉母來了一句:“竹外桃花三兩枝。”
劉父這輪最後一個壓軸,他有感而發道:“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阿爹輸了,罰酒!”
随着劉小妹的歡呼,衆人也跟着起哄,尤其兩小兒聲音最響亮:“阿爺,罰酒!阿爺,罰酒!”
“好,好!”劉父笑得合不攏嘴,也沒換成小酒杯,爽快地将酒碗中的桂花酒一幹而盡。
接着衆人又玩了數輪,最後大家也不拘輸赢,一起同飲。
酒到微醺,供桌上的立香已燃燼,劉父将供過的瓜仁油月餅遞給劉自止。
“眼看着九月份開始選官,也不知今年能否一起過年。為父不求你日後鵬程萬裡,但求你喜樂無憂!”
面對父親的殷殷期望,劉自止心中動容,他沒去管發紅的眼眶,鄭重其事地起身望向劉父,深深作揖:“謝謝,阿爹!”
待他坐下,右手瞬間被衛琅的雙手握住,擡頭便望見衛琅眼眸裡的擔憂。
他用左手輕輕拍了拍衛琅的手背,示意自己沒事。
“快來吃月餅!老大登第那年,聖上賞賜過一回,味道到如今咱也沒忘!”劉母見不得氣氛低沉,催促着衆人趕快嘗嘗。
一共四塊月餅,除了劉自止獨得一塊,其他三塊被劉母切成數塊,一人一口分食,就連蹲蹲這個小不點也被人看着喂了一塊。
“内造就是不一樣,味道當真好!”劉父吃了一口贊道。
“阿爹、阿娘再吃塊。”劉自止将手中的月餅分成三塊,給劉父和劉母一人遞了一塊。
“你這孩子!”劉母語氣有些無奈,孩子的孝心倒是沒拒絕,接過去吃了一口道,“神前供奉過的就是好吃!”
劉自止從自己那塊月餅上掰下來一小塊嘗了下味道,剩下大塊被他悄悄塞到衛琅手中,“你嘗嘗供過的哪裡不同?”
衛琅還未說話,餘光中便見他拿起一旁盤子中昨天做的一塊“花好月圓”的月餅,吃了起來。
衛琅默默品嘗,那一刻一股甜蜜突然湧上心頭,他暗自道:“大騙子,味道分明一樣!”
中秋節一不留神在百姓的歡聲笑語中過去,人們開始沉浸在即将豐收的喜悅中。
“咱家哪兒來的嫩玉米?”劉自止抓着一塊煮好的玉米棒,疑惑問道。
“莊上的管家送過來的,”衛琅手上打着薄毛衣,張口說道,“去年這時候也送過,如今佃戶開始收玉米,零星幾個青的還未長成。”
“怪不得這根看着有幾個缺口!”劉自止立刻了然。
“送到咱這,還是挑過的,也就這幾天吃吃。糧食得來不易,以往好玉米咱們也不能要。”
劉自止也這樣認為,畢竟家裡也不缺吃食,平日沒必要非得吃嫩玉米。
“等玉米收完,我讓人過幾日多送些青菜,一來曬成菜幹,二來腌制酸菜。過冬也不能隻吃些白菜、蘿蔔。”
“嗯嗯,還是琅兒想得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