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和柳綠在前面開路,衛琅、劉小妹和阿碧緊随其後,劉自止自己殿後。
他們跟随擁擠的人群,來到侍衛附近。
不到一刻鐘,人群忽然開始歡呼。
雄偉高大的朱色城門仿佛帶着數百年的曆史,緩緩打開!
一股撲面而來的厚重,沖向劉自止,差點壓彎了他的脊梁。
“怎麼了?”一旁的衛琅注意到面色凝重的某人,關切地問道。
“沒什麼!”劉自止先是搖了搖頭,看到衛琅立刻皺起的眉頭,又補充道,“每想到自己竟也跟着大齊走過二十多個年頭,難免心生感慨!”
轉眼間二十多年過去,何止是物是人非!
“哦。”衛琅面上陰雲退去,如是說道,“我們也将走下去!”
劉自止聽此話,瞳孔一震,瞬間看向衛琅的眼睛。
衛琅直視着他道:“有何不對?”
“你說的對!”
他說,要和我一起走下去!
再次細細品味這番話,不管衛琅是否無意,劉自止都決定當成甜言蜜語接收。
他低下的眸子逐漸變得暗沉,繼而帶着一絲危險的氣息。
“陛下,來了!”
人群再次歡呼,繼而瘋狂湧動,不過被旁邊的侍衛狠狠攔住,甚至喊出“越一步,殺無赦”等字眼。
“來了!”前方的劉小妹跟着揮舞着手臂。
衛琅看似淡定,但是兩眼也在發亮。
一個寬闊的隊伍從正德門慢慢走出,露出廬山真面目。
打頭開始的是引導儀仗的禁軍衛隊。騎兵在前,手持火器、弓箭和橫刀的衛兵在後。
不同于冷兵器官員還有可能配上一兩把,火器是大齊嚴格管控的武器。
一旦發現私藏,下大獄毋庸置疑,還極大可能丢了身家性命。
劉自止也是第一次看到大齊火筒,外形上與現代火槍類似,不過火筒要長上許多。
他們很快從橋上通過,來到衆人面前。
鼓樂隊出場後,陛下的龍辇也在萬衆矚目中登場。
龍辇由六匹黃色的駿馬駕馭,全身金碧輝煌、雕龍畫鳳,盡顯皇家的尊貴氣派。
龍辇從正中城門出來後,直接走上中間正德橋上的禦道,兩側的侍衛也從兩側石拱橋上穿過。
今日龍辇中不僅坐着陛下,皇後娘娘也在其中。
他們二人将一同前往天壇,這日除了祭祀天地,還要去國士殿,祭拜那些為大齊朝做過貢獻的國民。
說是與民同樂,但陛下并不會親自露面,畢竟刺殺問題始終是個麻煩。
龍辇徐徐而行,所過之處,一片歡呼!
随着龍辇在百姓意猶未盡中遠去,後面十二輛四馬同馭的副車也跟着前行。
不止一次聽劉父贊揚過大齊皇室的仁心,副車中還坐着一些腿腳不便和上了年紀的官員。
接着出場的便是以王公貴族開頭的各個官署的文武官員,他們每個人都穿着祭服,走起路來都是平穩莊重。
“小妹,走了!”劉自止喊着前面的劉小妹。
“還沒看到阿爹和大哥!”劉小妹不想離開,轉頭對他說道。
“阿爹他們還要等會兒,先離開,在雅間坐着看!”劉自止解釋道。
劉小妹這才不情不願地轉身。
百姓們湊熱鬧的熱情一點也不減,很少有人中途離開。
幾人好不容易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回到太白樓。
“好熱!”劉小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趕緊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看到一旁累得直不起腰的阿碧道:“快去坐會!”
“奴婢不累!”阿碧有些遲疑地看着幾個主子,始終沒有動作。
劉小妹這時才察覺不妥,瞄了一眼衛琅,接着使眼色向劉自止求救。
“又累又熱,沒有外人在,你們也坐着歇會吧!”劉自止知道衛琅自身不在意這些形式,于是對紅葉和柳綠說道。
“是”,見衛琅點頭,二人相繼将杌凳搬到角落坐下,阿碧見狀也有樣學樣。
外面的出行隊伍一一走過,沒多久便輪到翰林院上場。
說實話清一色的人頭,根本分不清哪個是劉大哥,但并不妨礙劉小妹興奮地招手。
見她始終沒大喊大叫劉大哥的名字,知她還有分寸,劉自止便沒有阻止。
不一會兒,劉父所在的大理寺也有出現,劉小妹再次雀躍起來。
“不去看?”見衛琅很快退回去,劉自止問道。
“不想看!”衛琅興緻缺缺地說道,繼而将目光對準他。
“我倒是有興趣,賞臉聊聊?”
衛琅知道他這是初次見陛下出行,應當很有新鮮感,也随他:“行!”
劉自止于是坐到他的對面:“聽說除了官員,以往科學院和醫學院的學子也會參與!”
“當然!”衛琅肯定道,“他們的功勞一點也不少,為何不能參加!”
這時衛琅使勁瞪了一眼,接着道:“你不會瞧不起哥兒和姐兒吧!”
“你看,又給我扣鍋不是!”對上衛琅懷疑的目光,他解釋道。
“隻是想找件事,跟你搭個話,沒去想那些哥兒、姐兒的問題。”
“這還差不多!”
衛琅沒有懷疑話的真假,也知道自己理虧,臉色變得通紅,嘴上僵硬地道歉,“不是有意想冤枉你!”
劉自止對某人别扭的性子,了然于心,輕笑出聲:“你能對我直言,我自是高興!說明……”
“别笑了!”衛琅臉色刷的一下變得更紅,實在見不得這人每次用一本正經的語氣說着輕浮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