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内心總結出一句話:論張嘴的重要性。
之後夫子果然沒有講課,他這一日在自習中悄然過去。
由于明日休沐,今日申時則可以散堂。
像劉自止這樣在京城有家人和住處的,算得上半個本地人。
盡管平日宿在書院,休沐也和其他外宿的學子一樣沒有上晚課早早回家。
時間不知不覺溜走,轉眼間來到三月三。
傳說三月初三上巳節是紀念黃帝的日子,也是舉行“袚禊”活動的最重要節日。
上巳節這一日,上至天子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會穿上新縫制的春裝結伴出遊,或到水邊沐浴,或去郊野陌上宴飲行樂。
晉時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便是記錄上巳節曲水流觞活動所作。
這一日學子和官員也紛紛休沐。
劉母準備的朝食為新鮮的荠菜雞蛋盒子。
荠菜盒子表皮金黃,劉自止用筷子夾了一個,咬了一口,伴随咔嚓的輕脆聲,香濃的味道湧入口中。
“真是鮮美!”劉父品嘗時還不忘贊歎,接着又嘗了一口香椿拌豆腐,更為感歎沒白活。
劉自止一個荠菜盒子下肚,自然也沒放過讓劉父倍加推崇的小菜。
院外的香椿樹才剛冒出新芽,便被劉母他們摘了下來。
一共就那麼一小把,用開水焯一下,去除澀味,切碎。
劉母還從壇中取了一塊腌制的老鹹菜,清洗過後,切成細丁。
之後,将它們拌入豆腐中,淋上香油。
就着米湯,果然清香爽口,十分下飯。
朝食過後,一家人換上新衣,準備前往成安門外的紫雲觀。
紫雲觀附近有個通平河,從觀中下來之後,正好可以在河畔或公園附近野餐。
不過今年大嫂由于生産的緣故,隻能在家坐月子,不能參與全家的活動。
劉自止在劉母的強烈要求下換上一身新制的藍色雲紋錦袍,腰間的縧帶上,系着一個放有香草的香囊。
劉安一早便将騾車套好,待衆人準備利索之後,這才進入車廂内。
劉母帶着兩個孩子坐在内側,劉父和大哥坐在左側,他和小妹則在右側。
不到三米的空間,進入七個人,确實有些擁擠,索性隻是短途,倒也不難受。
“要到何日,家門口才能開通公交?”劉小妹挪動一下自己的身體。
“咱們外城多少年來就那一條線,鐵定指望不上!”劉母回道。
“我看也難!雖說馬比以前便宜許多,但也緊缺。”劉父客觀地說道。
劉自止深以為然。
一條線路大約兩刻鐘過去一輛公交車,每輛車配備兩頭退役馬,即使來回交替也需要不少。
劉小妹肉眼可見的焉了下去:“想想還不行嘛?阿爹阿娘每次都打擊人家!”
劉大哥看她這樣,遂道:“這還算不上,有更打擊人的。倘若開通線路,那時必是人擠人,想必大小姐你更不願坐。”
“阿娘,你看大哥!哪有他這般對待親妹妹!”劉小妹那點消極的心情,瞬間便被炸飛,繼而進入對劉大哥地聲讨中。
劉自止盡管不怎麼說話,内心其實還挺喜歡這種吵吵鬧鬧的場景,畢竟帶着一種煙火氣息。
說話的功夫,騾車就上了成安大街。
今日出城的人着實不少,大街左右兩側俱是車輛,其中有不少裝飾精美的馬車。
沒有排隊等待多久,便出了成安門。
從吊橋穿過護城河之後,大概又駕駛兩刻鐘,這才來到紫雲觀山腳下。
将騾車停到專門的停馬場後,一行人開始爬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紫雲山的海拔不高,坡度較為和緩,或許靠近城門的緣故,觀内香火平日裡也頗為旺盛。
今日出遊的人數也算是達到頂峰,這條上山道路上遍布人流,雖沒達到後世旅遊的人潮程度,也不可小觑。
山道的台階由青石闆鋪設而成,上面刻着一條條橫向紋路。
這些紋路主要是為防滑設計,由于歲月的侵蝕,已經變得深淺不一。
沿着台階向上,即便是大侄子也在父親的陪伴下一步一步登上了山門。
從偏門進入道觀後,衆人将衣冠整齊,按照建築的先後順序依次進入靈官殿、太清殿和三皇殿。
禮拜和上香之後,大家這才朝目的地副殿中去。
别看紫雲觀貌似不大,但供奉的神仙将姻緣、财運、仕途,人生大部分重要大事包含在内。
本着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态度,也會在殿中上三注香。
這樣想來,這香火旺盛也不足為奇。
拜過文武殿之後,不遠處便是月老殿。
月老殿旁是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枝條上面挂滿紅色的姻緣線和許願牌。
劉母着急地拉着劉自止和劉安來到殿中。
“安小子,你成年也有一段時日,這姻緣可耽誤不得。咱們在月老他老人家面前留個名,給你牽牽線。”
說到成親這事,劉安也是滿臉漲紅,有些局促:“嗯嗯,俺都聽夫人的。”
“咱是你堂嬸,你的婚姻大事咱自是一直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