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是劉自止他們出五服的族人。
由于家裡人口多、田地少,幾個孩子經常吃不飽飯,眼看着要活不下去。
一家也想出去做工,除了族學必學的千字文外,沒有任何的謀生手段。
原本的車夫眼看着要回老家,反正自家也要雇傭下人,給外人錢财還不如給自己族人,也算給了他一條生路。
劉安這幾年一直本本分分,全家上下也都相當喜歡他。
他阿娘前些日子來信,托劉母給他說一門親事。
劉母自是加倍放在心上。
随後她又将矛頭對準劉自止:“老二,為娘已多次為你在姻緣簿中留名,你當下去拜拜,隻不定他老人家當場牽紅線。”
“好。”劉自止應聲。
之後衆人像開頭一樣禮拜和上香,隻不過他和劉安多出求姻緣簽這一環節。
大侄子還不明白二叔雙手緊握簽筒的意思,隻是覺得好玩:“阿爹,二叔在揺何物?成和也想要一起玩。”
“弟弟,莫鬧!二叔正在求小嬸嬸!這個不能玩,呆會兒咱們去放風筝!”瑛哥兒一臉沉穩地遏制弟弟危險的想法。
“好喲!”一聽到放風筝,大侄子瞬間興奮起來,注意力馬上轉移。
“羞羞羞,放風筝可不好玩。小成和,姑姑呆會領你去找小媳婦好不好?”旁邊的劉小妹偏不如他意,捏着他的臉頰,笑出聲來。
劉自止很快便從簽筒中搖出一支竹簽,為上上簽第九十三簽。
簽文: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劉安也揺出一支21号上簽。
簽文: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
“好好好,看來緣分到了!”對于二人大吉的姻緣簽劉母高興不已。
“人生如夢如浮雲,朝露暮降何足論。人生不過短短幾十載,何必較真。信士若求緣分實乃天賜良緣,有緣之人近期自會出現。信士不需顧慮過多,對緣定之人應及時把握……”
好好珍惜當下,不必遺憾,也無需擔心。
“謝過道長!”劉自止若有所思,朝道長行了一禮。
道長接過劉安手中的姻緣簽,繼續解簽道:“此簽為上吉,有桑有田,日後三餐溫飽無憂,或有小富。信士福緣天賜已足,應當惜福惜緣,堅守本心,防小人克你。”
在劉母的眼神壓制下,二人後續又買了姻緣線,并虔誠地把它挂在姻緣樹的樹枝上。
從月老殿出來,一行人又挨個禮拜了财神殿、王母殿等。
或許是為了防止擁擠和踩踏,或許是應那一句“不走回頭路”,下山的道路在山門的另一側。
他們慢悠悠地下山,閑暇時還能看幾眼兩側的風景。
不得不說道長們可真是生财有道,不提遠處的山地,山道的兩側多栽有桃、杏、李、蘋果等果樹。
道路上滿是被風吹過來的花瓣,粉粉的一層,格外應景。
山下有一條紫雲街市,道路的兩側建有各種商鋪,商鋪大多兩層高,也有三層的客棧和酒樓。
從劉自止的方向,還能看到高高挂起的青色酒旗。
除了這些商鋪之外,從山腳處開始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地攤和浮鋪。
劉大哥抱着成和,劉母牽着瑛哥兒,一行人緊挨着走路,唯恐被人流沖散。
瞧着那些賣簪花飾品和胭脂水粉的攤位圍着不少人,劉小妹好一陣羨慕。
“咱們怎麼沒想起來擺攤,這一日可掙不少錢。”
“确實,”劉母也十分贊同,不過又說道“還是商鋪更為賺錢,若是能多開上一家更好!”
“你們那點貨物,撐起一個鋪子也算不錯,還是莫要折騰為妙!”劉父的意思是有了個鋪子開着,不要好高骛遠。
劉母順嘴駁了一句:“這銀子還閑硌手不成?”
接着還想說些,礙于在外面便止住未說。
家裡那間水粉鋪子店面不算小,地段倒還成,挨着平民百姓。
其中售賣的胭脂水粉主要依靠他們自己生産,其他一些是從劉小妹的同窗中收購的手帕、荷包等物,隻賺個一兩文的差價錢。
雖說劉小妹隻是三分熱度,擺攤也不是不行。
劉自止心思一閃,打算近日多做一些,到時候出遊可以體驗一回。
路過一個個熱氣騰騰的小食攤,劉自止頓感幾分饑餓。
“小敏瑛想吃哪個,姑姑給你買。”難得看到侄哥兒駐足翹首,劉小妹大氣地開口。
“買啥!家裡帶了食盒。”劉母趕緊制止劉小妹亂花錢的行為。
“俺滴親娘,你那冷食還是留着過幾日清明吃吧,我可是要吃個熱乎!”劉小妹與劉母經常貧嘴,也不怕她。
一聽這話劉母沒好氣地數落道:“全家就屬你嘴饞!”
劉自止看着巴巴望着的小臉和一旁的茶點擔子,忙說:“别說他們,我一個大人都眼饞!”
劉大哥緊接着也來了一句:“阿爹阿娘,小妹平日裡腰包看得緊實,今日何該讓她出出血。”
“買吧!”劉父發話。
“不愧是阿爹,通情達理!”劉小妹連忙恭維地拍馬屁。
“行,你娘倒成了胡攪蠻纏!”劉母白了她一眼。
“親娘,你可不能這樣說自個兒!誰不知咱家的當家主母那是蕙質蘭心、能幹持家,最最要緊心胸寬大!”說着就要去攬着劉母的胳膊。
劉母對她那谄媚樣,簡直看不上眼:“行了,趕緊去買!”
“好嘞,親娘!”
“還挺羨慕小妹這種性子。”劉大哥不由感慨地說道。
“哦?”劉自止将視線從帶着侄哥兒讨要木簽子的劉小妹身上挪開,不置可否。
劉母松口之後,劉小妹那是如魚得水,不多時兩人便買來一盒炸春卷和一盒炒年糕。
“來,小成和吃一口。”劉小妹說着就用簽子插着一塊年糕送入他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