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冷靜憑心客觀的說,我并不差。如果讓一個旁觀者客觀地評價,我其實是比他認識的那些女孩都要更加優秀。
我從小就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成年後一個人,無親無故,來到異鄉,靠自己一點一點打拼,一直是那麼的努力上進。我去過很多的地方,國外自己一個人去了14個國家,年輕時候在創業大街見識過很多優秀厲害的人,看過世界,看過衆生,喜歡讀書學習,喜歡閱讀和思考。
我從不流俗,一直樂觀,有很多積極的能量,不管現實多麼殘酷,我也不曾放棄進取。
這些海風都看不到嗎?
我才是那個一直對他最好的人啊。
如果有天海風回望一生,他遇見過數不過來的女生,相親的認識的,網絡認識的,如果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小美女,是身材好的美女,可其實那些美女真的有過一刻真正的在意他,心疼他嗎?事實是,真正的喜歡他,給予過他真心的愛情又有幾個呢?事實是,過眼雲煙,走馬觀花的那些女孩們,真的比我都要更好嗎?
我想我唯一敢确定的是,海風一生遇到的所有女孩,沒有一個比我更愛海風的了,我是最愛他的那一個。
我給予了他,一個女人所能給予的最真摯的感情和真心。
我回想起當初去見他,他的那個表情。其實他内心明知道那個美女不可能跟他,他仍然倔強的表情,說,我就喜歡。
我一直記得這個表情。感受到,好像他一點都看不起眼前這個,為了見他,為了讓他消氣,不遠萬裡奔赴而來的人。
可憐的是,我連海風一個紮紮實實地擁抱都沒有過,現在所有能夠得到的是,一個對方拒絕接受信息的紅色提示。
我知道海風每次都沒有選擇我,我尊重這個結果,我想是我太貪心。
3年前他選擇了去和小美女表白,選擇去和一個姑娘春日相親,選擇在和别人約會時候拒接我的電話,選擇在打遊戲時候因為我給他語音遊戲卡了,而第一次拉黑我。我就該死心的,就該知道海風不喜歡我這個事情。不應該一次又一次去打擾他,不應該一直喜歡着他,一直心心念念想着他。
所以這相思的苦,相思的苦,古今中外的詩詞都說盡了。
想想那是3年前的事了,那個小美女,和那個相親的姑娘,海風和他們還有聯系嗎?現在回想,如果當時的海風,沒有去找那些人,而是選擇收心,我們兩個對彼此都更有一些耐心,逐漸深入了解,都能知進退地好好相處,彼此磨合,相互包容,3年的時間,我們兩個一起努力,如果一切順遂,說不定現在已經有小小風了。如果3年前,我們決定在一起,他來杭州發展也說不定,因為杭州的新興科技發展迅猛,誕生了諸多AI的厲害的公司,并且杭州的電商行業一直非常發達,完完全全可以吸納他這樣的人才,而且工作前景說不定更好。如果3年前,我們都能夠更加成熟懂事,更加珍惜彼此,而不是指責和抱怨,3年過去,是不是可能我們已經買了大房子,已經有一家三口的小家庭,一家三口去他老家過年,讓他的母親和父親看到親生的小孫子,他們一定開心得不得了。
我們兩個的收入都還可以,我們的生活一定也是很好的,我可以不去出國玩,兩個人在國内玩的費用也不高,我們兩個過着平凡的小日子,一日三餐,夫唱婦随。多好呀。
那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比現在和一群根本不着調的男生聊天,聊來聊去,都不知所以然得日子好多了。
如果再過3年,再回想今日情景,我不知他會不會也和我有同樣的感觸,如果當時兩個人都好好珍惜,而不是盲目地不停尋找,說不定生活早就穩定下來,家庭美滿了。如果他37歲時候還在相親,不知道會不會還是最中意、最念念不忘那個身材好的,個子高的,但是其實完全在意自己的美女。
我記得前年和他語音的時候,他自己承認,自己就是成熟得晚,能怎麼辦呢?我也能感受到他的無奈。
其實我知道,他都能意識到,都能感知到。誰在意他,誰喜歡他,誰願意和他在一起。但是他仍然一意孤行。就像他說,我就喜歡一樣。就像是一個人的宿命一般的,其實所有的一切也都是有迹可循的,從沒有空穴來風。
這是為什麼人的行為和思想可以被預測。
第一次我們接觸,在他的表姐介紹下,加了微信,他對我的第一印象是,我好像比他還打,說白了就是覺得我不夠好看。
第二次,我們一起旅行,他也是覺得我沒有多好看,沒有吸引到他。
第三次,我來到杭州,再次聯系起來,本來一切都是很順利的,然後他在朋友圈裡看到小美女就轉變了心意。
第四次以及後來很多次,我們複聯,我覺得他都是帶着誠意過來加回我的,但是隻想和我做朋友。
我問他為什麼不願意和我在一起,他以前很坦誠地說,因為意識不到,認知不到。
是他給我第一次提起認知這個名詞,雖然很多人都說,人是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我始終都沒有明白,直到看到《天道》這個電視劇,我才真正領悟到,認知是多麼強大而可怕的事情。一個人的認知就像武林高手的内功,所有術的東西,都是招式而已,真正對決時候,内功是非常核心的決定性因素。
丁元英是裡面擁有最高認知的人,所以他在去五台山之時就已經預料到後面發生的一切,趴着井沿看一眼的人都全部預料到,包括後面發生的沖突,最後的和解,合作方農戶,競争對手樂聖,打手伯爵的一起行為動向,大衆的輿論,以及最後林雨峰的□□行為,劉冰的背刺,他都全部提前規劃和預料到,所以早早就做了完全的準備,所以一步一步有的放矢,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标。看似每個人都是他的棋子,每個人都如他所料,出局入局,實際他隻是順着人性順着每個人的性格和文化屬性做的推斷。所以他是神人。
認知第二厲害的是肖亞文,她提前規劃謀局讓丁元英來到古城,給自己留了一線生機,當丁元英後來安排她做什麼的時候,出人出力,沒有怨言都辦的非常妥帖。當讓她當律師打那個官司的時候,她馬上意識這是一個機會,并且牢牢抓住。一點都不盲目,而是深入分析,公司面臨的問題如何應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她或多或少猜到了丁元英的謀略,最重要是自己對一切都清晰看出關鍵和命脈。她和歐陽雪的對話,和丁元英的對話,都無比清晰地呈現了她是多麼的透徹和聰明,對公司的此刻和未來,她自己的此刻和未來,全部都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她出手了,拿出了自己的畢生積蓄還欠了外債,打赢了官司,得到了丁元英和歐陽雪的認可,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和掌權者,并且也成為了最大的赢家。
認知第三層次的人是,韓楚風,芮小丹,歐陽雪。他們都是本身有足夠的能量,但是無法看的太過透徹,需要丁元英給他們點撥和指導,最後都能混出頭,而且都能過的非常不錯。
井沿三傑就不說了,林雨峰也不必說,但是一切的命運都像是早有預兆一般。還全被丁元英算準。
印象深刻的還有,林雨峰去找的□□大哥,一兩場戲,幾句台詞,這個人物的智慧就展露無疑。并且看到了結果,還勸解着。怪不得能做到□□大哥。
相比而言,我的認知也是很差的,我覺得海風的認知比我要更差一點。
也許再過3年,他的認知是否能達到呢?
那時候他應該會成熟很多吧,所以一定要等那個時候,我才會成為他的那個選擇嗎?
但是無論如何,我都會選擇你的,海風。
隻要是你就好了。
因為,你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