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昨天的實驗,咱們把特殊照相機調的恰到好處,把千裡之外的B,也就是華鴻曉的鄰居,給拍下來了。這個聽着讓人驚奇。但是鑒于我們現在并不知道初級意識波的物理性質是什麼,能傳播多遠,等等。所以有可能是能夠解釋的。“
鄒靖停了停,繼續說。
“但是如果說,我們昨天發現拍到的照片裡出現了好幾個月前的人影,那就有點難以理解了。“
說到這,鄒靖看了看華鴻曉。那意思好像是說,雖然是在探讨科學,但是對你爺爺最近的過世深感同情。
“那有沒有可能那個鄰居幾個月前看到什麼場景時産生的初級意識波,一直還存在呢?“ 馬駿問。
就在一瞬間,華鴻曉覺得一股暖流,好像馬駿在為自己看到的東西的真實性作辯護。
“不太可能。“ 鄒靖搖搖頭。”我們知道光也是一種波。這就好像在說,我幾個月以前曾經在這個房間打開過一個手電筒,然後就關了。幾個月以後,也就是現在,我還能檢測到當時産生的光波一樣。“
“這就是問題的核心 –你剛才說的‘現在’。” 朱迪突然發話。
大家都懵了一下,不知道教授說的啥意思。
“我先給大家講一段小故事吧。1955年3月,愛因斯坦的一個親密朋友去世了。他給去世朋友的家人寫信表示哀悼。信的結尾是一段很著名的話:
‘現在,他再次在離開這個這個奇怪的世界方面略微領先于我。這并不重要。對于像我們這樣相信物理學的人來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别隻是一個幻覺罷了,盡管我們要承認這個幻覺根深蒂固。’
一個多月以後,愛因斯坦自己也去世了。“
沉寂。
大家都在思考科學大師這麼富有哲理的話是什麼意思。
華鴻曉也不能完全領會,但是隐隐覺得,這段話好像是對自己失去爺爺的安慰。
“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概念都不是絕對的。比如同樣兩件事,我們可以稱之為事件一和事件二。對一個觀測者來說事件一先發生,事件二後發生;那麼有可能對另一個觀測者來說,事件二先發生,事件一後發生。” 怕學生們聽不懂,朱迪特地用兩隻手比劃,左手表示事件一,右手表示事件二。
“那麼就是說,對一個觀測者來說,事件一發生在事件二的過去;對另一個觀測者來說,事件一發生在事件二的未來。” 鄒靖若有所思地說。
“沒錯。1908年,愛因斯坦的老師闵可夫斯基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提出了四維時空的概念。在四維時空裡,我們剛才所說的事件一和事件二,是同時存在的。究竟誰是過去,誰是未來,誰是現在,隻不過是不同觀測者選擇不同的坐标系來觀察産生的‘幻覺‘罷了。” 朱迪在黑闆上畫了一個示意圖。
“那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這兩件事到底誰發生在過去,誰發生在未來啊?“ 久不開口的馬駿好奇地問。
“好問題。有一種解釋認為,真實情況就是時間的流逝也是一種幻覺。過去發生的事,其實沒有過去。将來發生的事,其實已經發生。它們跟現在發生的事一樣,都同時存在于這個四維時空中。有人把這稱之為’塊狀宇宙理論’“。朱迪用手比劃了一下,示意一大塊東西把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包括進去了。
下面一片驚愕,都對這個理論感到不可思議。
“所以如果初級意識波也是存在于這樣的塊狀宇宙中,那我們現在通過實驗手段與以前的意識波産生共振,也是完全可以的。因為所謂的’現在’和‘以前’,在這個宇宙中本來就不存在,或者說同時存在?“ 鄒靖又顯得興奮起來。
“根據這個理論,是這樣的。所以我們理論上可以捕獲以前的人的意識片段。“ 朱迪說完又不忘加了一句,”如果這個理論正确的話。“
“那根據這個理論,我們也能捕獲以後的人的意識片段呀!“ 馬駿突然說。
陳雯突然笑着拍起手來。
“師弟,如果你進入了幾個月以後人的意識,一定要留意彩票号碼哦!” 她回過頭來笑着對華鴻曉說。
大家一陣竊笑。連朱迪也被逗得滿臉開了花。
也隻有大師姐,才敢在朱迪面前作科學探讨時肆無忌憚地開玩笑。
“但是另外一種理論認為,這個塊狀宇宙隻包含過去和現在。未來的事情确實還沒有發生。随着未來的到來,未來不斷變成現在,所以這個宇宙不斷膨脹。這個理論叫‘膨脹塊狀宇宙理論’ “。朱迪用兩隻手,比劃着一個膨脹中的宇宙。
“如果這個理論是正确的,那我們隻能捕獲以前或者現在的人的意識片段?沒法看到未來羅?“ 陳雯誇張地翹着嘴,表達對失去預知彩票能力的不滿。
“朱老師,我正在想辦法打聽,看我昨天看到的東西,是不是真的我的鄰居幾個月前看到了。“ 陳雯的表情讓華鴻曉想起了嶽雨佳。
朱迪點點頭,對這個新實驗助理追蹤科研的主觀能動性表示滿意。
“很好。不過就算對方不記得這個場景,我們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畢竟無意間看到的東西,不一定會在意。另一方面,就算對方說記得這個場景,我們也不能妄下結論。科研最重要的是可重複性。要用多次實驗反複驗證一個結論。“
華鴻曉默默禱告,希望自己的經曆能驗證這個神奇的理論。
雖然在直覺裡很難理解,但如果過去的東西并沒有真正過去,那我們也許不需要對親人去世過分哀怨。
如果未來的事情已經到來,那我們也許不需要對不确定的未來,甚至死亡,感到恐懼了。
也許,愛因斯坦當時寫那封信時,也是這麼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