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失憶竹馬太好撩 > 第20章 第二十章

第20章 第二十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請賢妃安,皇後娘娘見您選秀當日穿得素淨,說您這般年紀當穿些亮的顔色,特命奴婢來送些豔麗些的衣裳給您。”碧雲擡手,幾個宮女端着些上好布料放在呂慈房内。

呂慈捏着手中佛珠,臉上無悲無喜,點頭道:“替本宮謝過皇後娘娘,隻是本宮素來不願着太妖豔的顔色,請皇後娘娘收回去給其他姐妹罷。”

“呂姐姐,這可就是你的不是了,皇後娘娘好心好意地送這麼好的料子給你,你還這樣冷臉拒絕,傳出去豈不都要說呂姐姐與皇後不和,讓人笑話?”祁雯笑盈盈地走進來,伸手摸了把布料。

呂慈神色恹恹,隻得對碧雲拉起個勉強的笑說:“那便謝過皇後娘娘。”

“嗳,奴婢告退。”碧雲回了個笑,福身離開。

碧雲出去後,祁雯笑着自顧自比呂慈這個主人還随意的坐下,“姐姐啊,沒想到竟是你進宮,我以為會是你那心比天高的長姐入宮,她這會怎麼消停了讓你來?”

呂慈想到長姐就忍不住皺眉,她本就不願入宮,長姐一心想要入宮,卻在前幾天醉酒與人…,連累她不得不替其入宮。

這一入宮門深似海,拘在這狹小的殿中,見到誰都讓她心生厭煩。

看呂慈不理她,祁雯也懶得自找沒趣,開門見山道:“知道你不願在宮中,可既然來了也難出去,不如你幫我,好姐姐,你幫我當上皇後,我就放你出宮如何?”

呂慈側頭帶着陌生地看着她利欲熏心,滿眼都是渴望權勢的狠戾,冷聲道:“莫要胡言亂語,春枝,送客。”

“呵,我走出了這個門,可就再也沒這個好機會了,我是看在兒時的情分上才來找你合作,既然你不願意,休怪我日後無情。”

“雯兒。”呂慈深深地望着她。

聽到熟悉的叫喚聲,祁雯腳下微滞以為她回心轉意,可轉頭對上她的眼神後,如被那眼神灼傷,随即頭也不回地大步走出。

此後二人形同陌路。

金黎思邊聽邊咋舌,這短短一會就演上了姐妹情深,反目為仇。311在旁邊嗑瓜子看着,時不時跟着咋舌兩下,這現實的宮鬥劇比看電視有意思多了。

呂慈無意争權,可有呂聽才在,她不争也得争,所以不可掉以輕心。

祁雯是中書侍郎之女,其背後真正操盤的是中書令。

明面前上她們是兩邊推上來輔助她的,可那些老狐狸根本沒有把她放在眼裡,這後宮争的隻會是她們二人後面的勢力,而她,不過是兩派相争中微不足道的墊腳石。

她背後無權無勢,先前靠趙玄明的寵愛,有恃無恐,如今得盡快想辦法培養自己的勢力。

好在不過多久機會便來了。

由于近日宮中事務繁忙,殿試推遲至四月中旬。

學子們得知此次分為兩試,高門子弟愈發得意,以為這是皇上特意給他們的機會。出身寒門者私底下紛紛議論,怒斥天子昏庸,他們怕是再無出頭之日。

及殿試之日,貢士們乘公車入宮,再由宮人帶入太和殿東西兩庑應考。

高門弟子在東側,寒門則在西側。

寒門子弟面對洋洋得意、趾高氣昂的豪門子弟,憤怒地拂袖進入西門。

方一踏入,打眼先見到的不是官員,而是一女子正襟危坐于高台。

貢士們一時間手足無措,不過看到她身着深青色袆衣,也立馬明白過來此人身份。

“拜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平身,學士們請坐。”金黎思揮手,官員陸續進來給他們分發紙卷。

初時衆人不明白怎麼是皇後來監考,不過随即便想通,分試兩邊,唯有皇後出面才不顯厚此薄彼。

金黎思高坐在上,犀利的視線一一掠過奮筆疾書的貢士們,與東側的富貴人家的孩子不同,這裡的人盡管穿了自己最體面的衣裳,仍擋不住清貧的氣質。

她嘴角輕挑,這樣的人越多越好。

走下巡視,忽然發現一人衣裳上竟有補丁,再怎麼清苦進京面聖還穿着破舊的衣服,不免叫人懷疑是刻意做秀。

她低頭一看,此人三代皆是農民,祖輩也無人做官,看來倒是徹徹底底的農戶平民,她頓時高看了他幾分,記下名字,陳平生。

中途金黎思與趙玄明交換位置,來到東側果然每人穿戴都與對面大不相同,充斥着富貴的氣息。

相較西側諸子埋頭苦思,東側顯然答題更流暢,書香世家花着數不盡的錢财供養這麼一兩位,能到這的自然也不是俗人。

由于答題通暢,有些人甚至能騰出空來擡頭瞥她兩眼,被她轉眸冷冽的眼神看中連忙低頭繼續答題。

低頭答題的人默默想道:這皇後女流之輩眼中怎會有這樣重的殺氣。

金黎思走近,掃了眼他的名字,暗自記下,吏部尚書劉勤科之子,劉戋病。

她心頭又默念了一遍他的名字,嘴角抽搐,算了都叫這個名字了,怪可憐的,留賤病。

一反剛才在西側聚精會神地挑選人才,她支着頭興緻缺缺地數底下幾人帶了白色發冠,亦或者觀察他們歲數,這樣熬時間。

時間雖漫長卻也稍縱即逝,殿試結束,經過大臣一次閱完初分等次後呈交給趙玄明。

養心殿中,趙玄明與金黎思挨着肩平坐,趙玄明主看東門諸子的答卷,金黎思則看西門。

二人商量後,點了尚書侍郎之子為狀元,陳平生為榜眼,劉戋病為探花。

放榜後,又以陳平生為首點了十三位寒門子弟設立内宮閣,由趙玄明與金黎思直接調任。

“如何?”

“不夠,北衙禁軍由誰統領?”

“你野心不小啊,北衙禁軍乃天子私兵,自然由朕親自統領。”

“南衙十二衛呢?二者人數比呢?”

趙玄明沉思,“不至于到這種地步吧。”

“等刀架在你脖子上時,你就知道至不至于了。”

“南衙十二衛都是些酒囊飯袋,起不了什麼風浪,北衙禁軍一人便可挑百人。”

“何必,皇上了昭告天下,稱多年未啟武舉,朝中可用之材少之又少,故恢複武舉,六月請天下用志之人進京應考。”

金黎思越發急功近利,迫切地想攬過更多勢力,忽略了旁邊趙玄明耐人尋味的眼神。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