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棄怔了怔,不知道李清江是在和他開玩笑,還是認真的,不過他沒有藥理方面的上進心,也不想逼着自己去學,更不想浪費李清江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先不管李清江說的是真是假,他都直截了當地拒絕了,“那你就留着告訴你未來的徒弟吧,我突然就不好奇了。”
“你這人……知道外面有多少人争破頭想給我當徒弟嗎?董氏的招牌一亮出來,想拜我們師兄弟為師的人能從這裡排到法國去。”李清江斜睨着孟棄,嘴角向下耷拉着,一臉的不服氣,那樣子像是在說:再給你一次機會哦,快喊我一聲師父。
孟棄笑着問,“那麼多人啊,他們排隊的時候需要護照嗎?”
李清江:……
拜師的事情就在孟棄的插科打诨中不了了之了。不過關于孟棄好奇的那個問題,後來李清江也給了他一個答案,無非是少吃多吃還是生吃熟吃,深山老林裡就不缺吃的,又不是非得吃蚯蚓。
“當你在裡頭迷路時,首選竹蟲、葛根蟲、椰子蟲和柴蟲這一類白白胖胖富含蛋白質的蟲子來吃,生吃甜糯,熟吃香脆,還能快速補充身體内流失的營養成分,其次是蛴螬、蝗蟲、螞蚱,甚至是螞蟻,這一類的蟲子口感不太行,味道也差點兒,最主要的是柴的柴,腥的腥,都不太适合生……”
“嘔……”
這也太有畫面感了!因此不等李清江說完,孟棄就偏過頭去嘔了一口。
他身後的李清江一邊幫他拍背,一邊露出了奸計得逞的笑模樣,真是幼稚的可以。
雖然李清江用蟲子宴捉弄了孟棄一次,但後來也救了孟棄一次,對孟棄來講,可以說是因禍得福了。
随着天氣轉涼,孟棄這裡很快迎來了一場陰雨季,學校外面的那條小路被幾天來連綿不絕的雨水浸得泥濘不堪的,非常不好走,加之溫度驟然降下來,就陸陸續續有學生不來上課了,因為隻有他有手機,學生家裡幾乎都沒有,他沒辦法挨個去核實學生不來的原因,也就默認大家不來上課是因為天氣原因,逐漸也就習慣了今天少三個學生明天少五個學生的日子。
但是這天早上毛毛的爺爺突然沖進學校,着急忙慌地問孟棄前一天毛毛來學校了嗎?孟棄回答沒有,毛毛的爺爺立馬就白了臉,驚恐萬分地對他說毛毛不見了,昨天晚上就沒回家,他們家裡人挨家挨戶找了,鄰居們都說沒見過他,今天來學校一問,也是沒有,到這裡已經可以确定毛毛丢了。
這還得了!
孟棄趕緊把學校裡的老師們集合在一起,其中包括腿傷好了大半的李清江,向大家說明情況後,立馬分好路線,讓大家幫忙找一找毛毛,鑒于古老爺子年紀大了,沒敢讓他冒雨出門,就留他在學校裡幫忙照看教室裡的孩子們。
剛開始的時候李清江是跟着孟棄的,他知道孟棄的身體情況,不放心孟棄一個人漫山去找人,但後來天色越來越暗,大家越來越心急,加之孟棄言之鑿鑿地說他對附近的路況非常熟悉,讓李清江放心,他和李清江兵分兩路去找,多一條路就多一線希望。
最終李清江沒能拗過孟棄,答應了孟棄的提議,臨分開前确定孟棄的手機還有百分之八十多的電量,反複叮囑孟棄遇到搞不定的情況時一定要給他打電話後,兩個人就去了不同的方向。
一個小時後孟棄在一棵大樹後面看到了奄奄一息的毛毛,孩子凍得渾身發抖,嘴唇都紫了,話也說不出來,孟棄先把他的外套脫下來給毛毛披上,然後把毛毛背在背上,深一腳淺一腳地原路返回。
大雨一直沒停,路上被踩出來的痕迹被雨水沖刷得很徹底,加之天色暗得辨不清方向,孟棄就這麼華麗麗地迷路了,他想給李清江打電話,遺憾的是山裡沒信号,電話根本就打不出去,而他又怕越走路越偏,到時候不僅救不了毛毛,連他自己都得搭進去,所以隻能先把毛毛放下來,他也挨着毛毛坐下,原地靜待天亮,同時在心裡期待李清江他們會比天亮先來。
眼下最要緊的是給失蹤了一天一夜的毛毛找點兒吃的填飽肚子,最好也要找點兒喝的補充補充他體内流失掉的水分。環顧四周之後,孟棄在不遠處發現了一簇簇水靈靈的野蘑菇,但他不确定吃了它們會不會躺闆闆,因此不敢給毛毛吃。樹葉子挂在三五米以上的地方,他夠不着,大晚上的也分辨不出來那是什麼樹的葉子,能不能吃……後來借着手機自帶的手電筒的光,倒是在腐葉之下扒拉出來幾隻蛴螬。他之所以認識這玩意兒,是因為小的時候他家院子裡就有,他奶奶用這東西喂過雞鴨……
問題是他身上沒有打火機,這玩意又不适合生吃,所以他在看見蛴螬的第一時間就把這玩意兒給pass掉了,之後又尋着微弱的光去找其他能吃的東西,然後就發現了爬藤的葛根枝。
有葛根枝,葛根蟲還遠嗎?
那是孟棄第一次吃葛根蟲,替毛毛試藥來着,也是他這輩子最後一次吃葛根蟲,他發誓再來一次這種情況,他甯肯抱着大樹啃樹皮也不會碰這玩意兒。
“其實除了蟲子,還有很多植物也是可以吃的,拜我為師吧,教你認識哪些植物能吃哪些植物不能吃,以後你就不用委屈自己吃蟲子了。”得知事情經過的李清江邊笑邊勸孟棄。
氣得孟棄賞了他一個“滾”字。這不妥妥的馬後炮麼!
不過生怕再有學生走丢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孟棄還是勉為其難地喊了李清江一句“師父”,也就意味着他比董佳銘矮了一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