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北宋女子創業記 >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醫學教育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醫學教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王文茵點頭,“正是。不管是‘婦幼保健藥社’還是‘月子社’都是必須盈利的,否則就無法維持經營下去。但若隻是為了盈利便隻能面向貴族階層,容易把路走窄了。我們創辦‘婦幼保健藥社’的目的是為占人口大多數的平民百姓服務,所以将一部分盈利拿來補貼,或者讓家境拮據的婦人以其他方式代償也是可以的。”

“阿茵妹妹說得對,所謂升米恩,鬥米仇,若是無償提供幫助會被視作理所當然,甚至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不利。但若是用适當的補貼兼之其他方式代償,受了恩惠的人反而會感激,不會有其他想法。”趙元甯對此深有感觸,他兄長會定期給貧困的人出義診,布施一些免費的藥材,但不會将這種慈善行為列為藥鋪的常規項目,怕的就是被病患視作理所當然,為同行所排斥,危及藥鋪聲譽。

綠珠跟随義父行醫多年,見過形形色色的病患,自然了解人性的複雜多樣性,有的人求你看病的時候可以給你下跪,一旦治不好就把全部責任推給大夫,甚至威脅恐吓大夫。

“我贊同以工代赈。”綠珠道:“反正我們也需要培養護理員同月嫂,給婦人提供就業的同時還能低銷一部分醫藥費和護理費。”

“護理員同月嫂容易招到,倒是婦産科同兒科大夫比較少。”趙元甯感到有些棘手,“我家雖主治内科同兒科,但好的兒科大夫隻有家兄同另一位老大夫。家兄大部分時候都需在太醫院待命,怕是分身乏術。”

“我倒是認識一位非常出色的兒科大夫。”綠珠道:“此人名為錢乙,字仲陽,祖籍錢塘,幼時喪母,其父又棄他遠行,由其姑母撫養長大。少年時随姑父行醫,深耕兒科幾十載,在小兒體質學說、四診合參獨重望診、五髒辨證等方面頗具成就,著有《傷寒論發微》,《嬰孺論》,《錢氏小兒方》等作。他與我義父曾是同僚,或許我可以将他請來為‘婦幼保健藥社’坐鎮。”【注1】

趙元甯大喜道:“錢大夫如今身在何處?我願替綠珠姐姐去将他請來。”

“在東平郓州,先不用急,待我先寫一封信與他,問問他是否願意來汴京。”

“如此甚好!”王文茵喜道:“婦産科有綠珠姐姐坐診,兒科若是有錢大夫助陣,‘婦幼保健藥社’不日便可開張。”

綠珠點頭,“我也正想培養幾位女大夫接我的班,有了這‘婦幼保健藥社’便方便許多。”

王文茵突然想起什麼問道:“我朝行醫可需行醫資格證之類的東西?”

“自然是需要的。”說起這個趙元甯頭頭是道,他出生醫學世家,自己也算個半吊子郎中,雖不及兄長趙元靜,但該走的流程都走過一遍,自然了如指掌。

用趙元甯的話說,從南北朝時期便有了官方醫學院——太醫署。到了隋唐太醫署逐步完善,勒令學生每月、季、年都必須進行考試,再根據考試成績晉級或淘汰,若是學滿九年無所成者,則必須退學,醫學教育從此走上了正規化道路。【注2】

從宋朝開始,醫療管理體系就更加嚴謹了,設立的“翰林醫官院”規範考試和管理,為醫師資格的合法化奠定了基礎。中醫資格考試納入了國家體系,和科舉考試一樣每三年一次,陰曆八月在全國各地開考,中選者來年二月進京再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考試。考試分為:方脈科、針科、瘍科,以内容涉及《黃帝内經》《難經》《千金翼方》《脈經》等各類醫學典籍。試題的具體内容包括墨義、大義、脈義、假令論方義、假令法、運氣等等。【注2】

考試合格後有了行醫資格的醫生要先登記注冊,再由“太醫局”和“翰林醫官院”等機構負責管理醫生的行醫記錄,包括醫生的姓名、職業資格、行醫地點、治療的患者情況等信息。這些記錄不僅用于管理,還作為考核醫生的重要依據,朝廷會根據這些記錄給予獎勵或懲罰。【注2】

同時,朝廷也十分重視醫學教育,創辦了諸多的醫學院校,如太醫局、官立醫學、州縣醫學等。太醫局是宋朝最高的醫學機構,負責為宮廷提供醫療服務;官立醫學和州縣醫學則是地方性的醫學機構,負責為當地的人民提供醫療服務。為了管理醫學機構,朝廷還制定了《宋刑統》等法律,對非法行醫、醫術不精等行為進行了規範。【注2】

“大部分的城鎮和鄉村設立的‘療病坊’同‘藥社’都是由官府統一管理的,那邊的醫生也是由官方指派的。”趙元甯解釋道:“隻有少數‘藥社’是私人的。”

“如此看來咱們的‘婦幼保健藥社’豈不是還要同官府合作?”綠珠問道。

“倒也不必,我家世代開藥鋪,再增加一個‘婦幼保健藥社’就當是拓展業務,隻需到太醫局登記一下便可。”趙元甯答道。

“如此甚好。”綠珠松了口氣,笑道:“果然是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了趙四郎開藥社這事就便利多了。”

聽他們二人一問一答,王文茵狡黠一笑,“不如籌建藥社這事兒就交給綠珠姐姐同四郎君一起負責吧?我本來也不懂治病救人的事,幫不上太多,你們二人都是專業人士,更适合做搭檔。”

綠珠瞟了一眼趙元甯,抿嘴笑了笑,“我沒什麼問題,不知趙四郎意下如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