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扇拂玉堂春 > 第85章 第 85 章

第85章 第 8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天光未亮,上京城仍浸在一片灰蒙之中。蘇旎背上簡單的行囊,悄然出了周府側門。國喪期的街巷顯得格外冷清,晨起的早餐鋪子都隻有青煙幾許,整座城仿佛褪了色,隻剩青灰的磚牆與素白的燈籠。

城東街口的早餐鋪子陸陸續續開了幾個小的門面,蘇旎匆匆路過時,一陣白汽裹着面香撲來,腹中耐不住傳出幾聲咕噜聲。粗面饅頭蓬松熱乎,在蒸籠裡冒着誘人的熱氣,她摸了摸包袱裡為數不多的銀兩,終究沒舍得買。

“蘇大夫。”

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蘇旎回頭,見黃梵笑吟吟地站在幾步外,晨風拂動他灰白的胡須,倒顯出幾分初識時的和善。

“黃先生。”她微微颔首,有些意外。

黃梵笑呵呵地緊着幾步追上前來,“蘇大夫,這麼早就離府?”指了指不遠處支着布棚的馄饨攤,“上京陳記馄饨,幾十年老字号,請蘇大夫賞臉吃一碗再走,就當老夫與你踐行了。”

他側身做了個請的姿勢,态度溫和,并不似回到上京之後将她當作主子一般,倒是像最初遇見時一樣。

蘇旎也笑了起來,想到這一路回來上京,與黃梵和翟四一起經曆的種種,心下亦是感慨,便點了頭。

攤子不大,四張木桌擦得锃亮,鍋爐滾着白浪,掌櫃的肩上搭着毛巾,見黃梵來,笑着招呼:“老規矩,三鮮馄饨?”

“對,多撒些蔥花。”黃梵應着,替蘇旎擺好竹筷,又用帕子擦了擦桌沿,才坐下道:“初見蘇大夫時,老夫便知你實非尋常女子。”

“如今世道,女子多為依附于夫家才能得以過好日子。而蘇大夫,是可以以一己之力就能活好的女子。是以,若是将來蘇大夫找到好的去處,能紮穩腳跟了,也能告知老夫一聲……我也就放心了。”

馄饨上桌,清湯浮着翠綠的蔥花,香氣撲鼻。蘇旎捧起碗,熱氣氤氲間,眼眶竟然有些發熱。

黃梵從袖中取出一塊木牌,“這是江南‘雲來商隊’的名牌,凡在我們商會之中的所有商隊都互留了一份,以備不時之需。他們常年往返上京與江南,領隊的趙當家與老夫也是有些交情。”他将名牌輕輕推到她的面前,“隻是女子獨行于外,到底是安全最重要,該借力的還需借力才是。雲來商隊辰時在東城門集結,你持此名牌去,他們定會照應你一路南下。”

她擡眸,晨光漸亮,落在黃梵皺紋縱橫的臉上。這一刻,他不是周府的管事,仍舊是那個曾與她一路同行、盡全力庇護她的長輩。

“多謝。”她輕聲應下,将名牌收進袖中,低頭喝了一口湯,卻如鲠在喉,心中難以平靜。

黃梵見她收下名牌并未推拒,便放下心來,不再多言。二人對坐,默默吃完這一碗馄饨,仿佛隻是尋常的晨間小聚,而非離别。

待碗底見空,蘇旎起身,鄭重一禮:“黃先生,保重。”

黃梵亦起身,拱手還禮:“蘇大夫,前路珍重。”

她轉身離去,背影漸遠,融進晨光裡。黃梵站在原地,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輕輕歎了口氣,從袖中摸出一塊碎銀,擱在桌上。

“掌櫃的,錢放這兒了。”

“哎,黃先生再來!”掌櫃的笑着應聲,隻見老人步履微沉,背影竟比來時更顯佝偻。

……

晨霧未散,青石長街已漸漸蘇醒。

蘇旎站在“杏安堂”的牌匾下,正拿着抹布擦過新漆的桐木門框。她到江陵已有三個月,醫館的招牌還新得泛着油亮的光澤。清晨的光線斜斜地從雕花窗棱穿過,照在藥櫃上整齊排列的抽屜上,當歸、白芍、茯苓,每一味藥材都貼着書寫秀氣的标簽。

“蘇大夫今日這麼早啊!”隔壁賣豆腐的阿婆穿着靛藍的粗布衣裙,一頭灰白的長發服帖地簪在腦後,一雙手因常年浸泡在豆漿中卻顯得白白淨淨,她笑眯眯地遞來一碗還冒着熱氣的豆花,“今日新磨的,加了你愛吃的桂花蜜。”

蘇旎笑着道謝接過,白瓷碗裡的豆花顫巍巍的,映着她彎起的眉眼。碗沿還沾着幾粒金黃的桂花,散發着甜香。

江陵位于長江中遊,是南郡的郡治。這裡交通四通八達,商賈雲集,也是南北貨物的重要集散地。自開設“杏安堂”以來,她所進的藥物都是親自與南來北往的商隊打交道,談判來的。如今她剛剛在江陵立下了門戶,卻還不算立穩腳跟。若是要在此長久立足,到底還是需要想法子跻身于江陵的醫藥行會才算數。

隻是……這本地的醫藥行會卻很不一般。

上有太醫令專門每年定期往來南郡,有管理和監督之責;下有南郡各處的醫館、藥堂結成聯盟,能以大宗采購為由,以極低的價格議定往來商隊的藥材。同時,若是有些疑難雜症,還能求請行會中諸多名醫親自施以援手,或合作,或交流,甚至還有訪學。

對于任何大夫而言,行會的的确确是個很有吸引力的地方性醫藥組織。

她初來乍道,本地的百姓更信行會中的醫館和藥堂,是以杏安堂開到今日,那一牆壁的藥櫃子都還沒裝滿。而她身上所剩銀兩也不太多了,若不能盡快打開局面,能不能維系下去還是兩說。

蘇旎心中正思忖這些,轉身才在診台前坐下,忽然聽見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蘇大夫!我家小兒夜裡忽起高熱……”

她即刻放下了碗,起了身。

沖進來的婦人抱着一個七八歲的小兒,小兒面色潮紅,小嘴翕張,正是高熱的相。

這孩子她識得,是隔壁裡弄的王家孩子家柱,平日裡會常來串門兒玩耍。這婦人正是王家媳婦,王楊氏。

蘇旎示意王楊氏将孩子抱到裡間的矮榻上。陽光透過窗棂,在青磚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她将手指搭在孩子細弱的手腕上,沉吟幾分,便放下心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