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查抄福王府,所有田産充入國庫……他們越想越覺得新帝在借紅丸案鏟除政敵。
有人弱弱地提出異議:“貴妃畢竟是陛下的長輩……”
胤礽毫不在意:“我的親祖母也是我的長輩,而且更親一些。”
提出異議的人被噎住了:這可真直接啊!
胤礽看到他無語的表情,像是突然想起來不能說這話一般,“掩飾”道:“鄭貴妃給大行皇帝獻美,陷大行皇帝于不孝,又讓他病重。鄭氏的親信崔文升受到指使,給大行皇帝下大黃,這難道不是弑君之罪嗎?鄭氏不就是為了讓福王登基嗎,我抓鄭氏和福王有什麼不對的?”
朝臣再度沉默。
前面幾句話說得還行,後面幾句話充分暴露了新帝文化水平不高這件事,朝臣們這才想起來,新帝從來沒接受過教育,是個文盲這件事。
朝臣:估計前面那幾句話都是别人教的,他們猜到了王安。
朝臣覺得在這個節骨眼上,犯不上為鄭貴妃和福王說話,畢竟看不上他們母子的也大有人在。
而且,沒看到新帝已經派人去抓鄭氏和福王了嗎,派的還是廠衛,大行皇帝的靈堂還未搭起來,就派人去抓政敵,這就說明他早就想着收拾這對母子倆了!
朝臣們沉默了,胤礽說起了第二件事:給大行皇帝上谥号、廟号,追谥王恭妃、大行皇帝的元妃郭氏,他的生母王氏,以及朱由檢的生母劉氏。此時,神宗皇帝還未下葬,也需要下葬。
這是關乎“禮”的大事,也是名正言順的大事,禮部自然誠惶誠恐接下。雖然不明白為什麼還要添上五皇子的生母,但新帝說追谥就追谥吧,可能就是兩兄弟私底下關系好呢。
這個話題比較輕松,不是那麼令人糾結,朝臣松了一口氣。然而,新帝要說的第三件事是:“薩爾浒之戰,我軍大敗,開原、鐵嶺均淪于建奴之手,諸卿,有何見教啊?”
朝臣們面面相觑,誰都不敢說話,最後都把目光投向了首輔方從哲。
胤礽也看向方從哲,“方首輔,你不說些什麼嗎?”
方從哲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 & & & &
方從哲遭受靈魂拷打的同時,王安已經抱着八公主朱徽媞來到了東李處。面對有些不明所以的東李,王安畢恭畢敬,“老皇爺已經歸天,乾清宮人多口雜,西李無暇照顧公主,因此皇爺命奴婢把公主抱來交給娘娘照顧。”
東李敏銳地注意到王安口中的幾個詞,再看看王安面帶恭敬卻有些蒼白的臉色,而且八公主身邊的宮女都被換掉了,忽然間意識到了什麼。
但她沒有說出口,隻是讓人把八公主抱進來,再請王安過來喝茶。但王安有要事在身,隻得婉拒。
他還得把這宮裡鄭氏和西李的爪牙給清理一遍呢!
西李還好一些,鄭氏在這宮裡盤踞了幾十年,到處都是她的人。
唔,皇爺身邊也有。
王安急匆匆地離開,留下東李命人把熟睡的八公主放到榻上,身邊宮女還有些不解,西李是多麼跋扈的人啊,怎麼會把她的女兒送到她們家娘娘這裡,該不會是要陷害她們娘娘吧?
出了外間,宮女問出了心中的疑惑,東李卻反駁她:“你家娘娘是哪個排面上的,值得她拿親生女兒作筏子?你想想,剛剛王内監說是誰讓他把八公主送到咱們這兒的?”
宮女仔細回想了一下,“是大……皇爺。”她也不是什麼愚笨的人,此時也反應過來了,“娘娘,西李……”
東李輕聲警告:“知道就好,别亂說出去,就當不知道。乾清宮現在還沒有消息傳出,就說明皇爺現在還不想讓人知道。”
宮女自然明白這其中的厲害,此時小小驚歎道:“皇爺真是夠厲害的……”
東李不再說話,命人去看五郎有沒有穿好喪服,對西李的結局,她早有預感。當初,西李仗着寵愛,殺母奪子,硬是從王才人那裡奪了大郎,但是又能怎樣呢,也不想想大郎都多大了,如何會不記得生母?
這不,一朝權勢在手,大郎第一件事就是給王才人報仇。幸好他還顧念和八公主的兄妹情分,把八公主放到她這裡養着,不然,八公主小小年紀,豈不是被糊塗的親娘給連累了?
很快,八公主醒了,睜眼看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也找不到親娘,忍不住嗚嗚哭起來。
東李隻得把她抱在懷裡溫言撫慰,不多時,朱由檢也過來了,看到八公主就是一陣懵:“八妹怎麼在這裡啊?”
送八公主去東李那裡,還是很輕松的。送鄭貴妃去景陽宮幽禁,可就不是件輕松事了。
鄭貴妃被神宗老皇爺捧在手心裡捧了一輩子,老皇爺去世,和她有仇的大行皇帝也沒把她怎麼樣,正做着朱常洛父子三人都完蛋,自己兒子登上皇位的美夢呢,東廠的人闖了進來。
鄭貴妃勃然大怒:“你們是什麼人,居然擅闖慈甯宮!”
東廠的人才不和她廢話,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見得多了。即刻下令,把慈甯宮中鄭氏的人都抓起來,一個也不要放過。寵愛鄭貴妃的神宗老皇爺已經去了,現在坐在皇位上的人指名道姓地要給自己親奶奶報仇,鄭氏,有什麼可怕的。
他們冷笑着說了新皇爺的口谕,鄭貴妃聽後大驚失色:“這不可能!那小畜生,他怎麼敢的!”
他爹都不敢這樣對她,他這個毛都沒長齊的小畜生居然有這樣的膽子!
東廠才不管那麼多,聽她口出狂言,對當今天子不敬,立刻命宮裡的老年女官上前剝去她的錦衣華服,換上粗布衣服,拖去景陽宮。
一路上,不知有多少人瞠目結舌地看着在宮中盛寵了幾十年的鄭貴妃。
把人往景陽宮一扔,大門上鎖,任由鄭氏在裡面摔摔打打——做過的事都是要還的,看當今的意思,是不會讓她輕易去死的,所以他們還得看着點。
這一天,宮内宮外都是大變天。
登基月餘的皇帝駕崩,新皇登基第一天,先把仇人給收拾個遍。由于鄭貴妃盤踞後宮多年,她的人到處都是,所以王安正經花了一番功夫,還好有人幫忙,不然兩位皇爺的靈堂都要亂糟糟的。
朝臣們也很是感慨,這位新帝不像是他父親那般怯懦之人,他性格剛烈,就是光明正大地收拾仇人。有臣子哀歎大明正值多事之秋,有這樣強勢的君主不像好事。也有臣子說這樣強勢的君主才好,大明就需要強硬一些的君主。
還有臣子私下裡嘀咕:那個嚷嚷着要做皇後的李選侍竟然都沒露面,聽說是傷心過度,一病不起,真是可喜可賀。
旁邊附和道:是啊是啊,李選侍傷心至此,真是用情至深啊!
結果沒幾天,乾清宮就影影綽綽傳來消息:李選侍放心不下大行皇帝,已經殉了他。
之前阻止李選侍做皇後的禮部侍郎孫如遊一拍大腿,“好啊!”
感受到旁人的目光,孫如遊急忙補救:“李選侍對大行皇帝忠貞不渝,臣等欽佩不已,臣回去就拟一個合乎選侍身份的谥号,用以表彰選侍的忠貞!”
目睹這一切的王安:“呵呵,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