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有,父親連看都沒看她一眼,反而更加沉默寡言了。
女孩不明白,她就偷偷的去問母親,結果,她才問出來,母親就嚎啕大哭,引得弟弟也大哭不止,她吓壞了,在外頭柴禾堆裡躲了一天一夜,最後也沒個人來找她,隻能自己回家了......
從此以後,女孩再也沒開過口說話,她封閉了自己。
從旁觀者的視角,姜寸華發現,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看着母親喝藥,看着弟弟喝藥,然後就是永無止境的沉重家務。
最後在她十五歲那一年,清晰而穩定的記憶戛然而止。
官媒人上門提親,不是要娶她,而是男方提出要入贅她們家。
這是平靜生活中混亂的開始,也是女孩之後三年裡痛苦與噩夢的起因。
母親生病,父親酗酒,本就病弱的弟弟,一睡不起......
然後就是一場接一場的喪事,最後的嘈雜轟然而散,空蕩蕩的家中,隻留下一個形單影隻的她。
女孩從父母雙全到孑然一身的孤女,隻經曆了短短兩個月。
然後就是漫長空白的三年守孝期。
女孩一步都不敢踏出自家院子一步,如果不是村裡鄉賢不放心,過一段時間就打發家中女人上門看看她還活着沒有,女孩早就餓死在自己家裡了。
但鄉賢女人也有好幾個月沒來看她了,于是,她就真的,餓死了。
......
姜寸華抽痛着胃痛苦的睜開眼,放眼四顧,仍舊是那個破舊不堪的夯土牆屋子,隻是感官上,從陌生嫌棄,變做了親切熟悉。
她捂着抽痛的胃在吱嘎亂響的木闆床上打滾,一陣又一陣奇怪的呻/吟聲從她幹裂的唇間洩出,喑啞恐怖的讓人直起雞皮疙瘩。
喉嚨幹渴的不像話,姜寸華想大聲叫人,卻隻能發出砂礫般的“嘶嘶”聲。
她自己聽着都滲人。
不論是理智上,還是情感上,更是瘆得她恨不能再次暈厥過去。
她居然成了那個被父母忽視到徹底的可憐女孩子。
她也清晰的記起來了,她是因為代表公司,去西北貧困山區給孩子們捐贈财物,恰遇山區暴雨,引發泥石流,她在救助孩子過程中,被泥石流卷走了。
這是一次意外。
大概是老天爺覺着她這樣人美心善的姑娘不該在花樣年華裡,因為救人死了,就給她換了個時空,讓她繼續自己的人生吧。
爸爸媽媽知道了她的死訊,會傷心嗎?
應該會吧,畢竟是他們的親生女兒。
即便不聞不問這麼多年,知道她死了,也應該會難過的哭一哭的。
至少找到她的屍體,先将她安葬了,然後再接手她的車貸房貸信用卡,這樣他們就可以成功繼承她的遺産了。
哈哈,這樣一想,她從小的遭遇居然和女孩兒差不多呢。
所不同的,她生在新時代,成長過程中,有學校、有老師培養,有婦女協會幫助,她可以順利完成義務教育,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汲取知識和技能,成長為獨立、自主、自信、掌控自己人生的女人。
而這個女孩兒,唯一能自主的,就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姜寸華回顧了一下自己苦逼但也算是享樂的前半生,又盤算了一下女孩吃苦吃到死的的前半生,樂觀的想:
既來之,則安之吧。
人總是要向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