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瑜通知了栗文君和季良,如今這兩位還兼着清明城教育局正副局長的差使,面試中學校長,他們自然不能缺席。讓顧瑜意外的是,栗文君居然知道潘熙,用他的話說,神交已久,非常期待和潘熙的見面。
栗文君文人習氣很重,顧瑜是無法理解他的某些腦回路,不過栗文君對潘熙初始好感度不低,這也是一件好事。
很快就到了面試的日子,顧瑜見到了新生代大才子潘熙,潘熙今年二十有五,在大良這個年紀可不小了,很多人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可潘熙還是孑然一身,主要是家裡太窮了,沒錢娶媳婦。
潘熙長的還是不錯的,皮膚白皙,五官幹淨,符合大良主流審美。顧瑜自認不是顔控,可看到這麼一個翩翩公子,自然也是好感大增。
淩寒給雙方做了介紹,顧瑜和潘熙稍稍寒暄了兩句,就進入了正題。
首先潘熙做了自我介紹,基本就是他的求學經曆和一些成績,然後栗文君開口考較了一下潘熙,并給顧瑜打了個很滿意的手勢。
看來,潘熙是個貨真價實的才子,而不是徒有虛名之輩,顧瑜放心了,接下來,舞台就交給三個文化人,未來的同僚了,顧瑜這個大老闆就功成身退了。
顧瑜走出清明圍屋,直奔清明小學的方向而去,他要考察一下清明中學的地址。
顧瑜在設計清明城的時候,就提前規劃了學院區,隻是如今的學院區隻有清明小學一座學校,有點冷清啊。
不過,學院區的冷清隻是相對而言,畢竟清明小學如今在校師生足足有三百多人,想冷清也冷清不到哪去,最多就是學校放假的時候,冷清些罷了。
顧瑜今天是一個人過來的,在清明城,安全還是有保障的,也就不需要帶太多人。顧瑜在學院區轉了一圈,最後決定,中學就建在小學對面。
第二天,顧瑜就找來了清明城建設局局長都甯,如今都甯也是個大忙人,從他打馬上任以來,手裡的活就沒斷過,都甯是忙碌并快樂着。
“咦?要建中學了嗎?”
“是啊,栗校長提議的,而且時機也差不多了。”
“太好了!”
現在都家在清明城也算是開枝散葉了,清明城都家以都甯為首,都甯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都族長了。身為族長,自然要為族人多多謀利益,族裡孩子雖然不多,但也不少,有相當一部分也快要到上中學的年紀了,能夠直接在清明城升學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顧瑜笑咪咪的看着都甯,都甯年紀也老大不小了,去年剛成親,娶了一個夫郎,和都甯是同鄉,感情很不錯。
“總之,這事抓緊些辦,孩子們都等着呢。”
“好嘞,顧少,你就放心吧。”
籌建清明中學差不多就敲定了,顧瑜正想松口氣,不想,又有麻煩事找上了門。
這次的麻煩事來自阮家,話說當年阮家父母拖家帶口的找到清水鎮,果然不僅僅是來破壞阮心媛和陳林森的好事的,而是因為在家鄉混不下去了。原因很簡單,阮心媛那不省心的大哥又攤上事了,而且是大事,隻能連夜跑的那種。
阮家父母也不傻,他們家早就敗落,也沒有親戚可以投靠,倒是聽說西南戰神的地界讨生活容易,最重要的一點是,女兒不就在清水鎮工作嗎?于是一家人一合計,就跑到清水鎮來了。
阮心媛起初躲在清明圍屋醫務室,而陳林森幹脆搬去了學校宿舍,本來以為躲過一段時間,阮家人自然會離去,不曾想,阮家人沒臉沒皮的,他們走的急,身上也沒帶多少錢。或者應該這麼說,他們本來也沒錢,好不容易來到清水鎮,結果女兒避而不見,這可怎麼辦?
這換是換個正常人,自然首先考慮生存問題,可阮家人的腦回路偏偏與衆不同,女兒躲起來不要緊,這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于是阮家人一番騷操作,直接住進了阮心媛和陳林森的新居。
陳家夫妻這座小房子還是顧瑜送的,面積不大,住個四五口人不成問題,可阮家上下足足九口人,住着就很擁擠了。阮心媛得知這件事後,就意識家人此來目的不簡單,于是,阮心媛決定面對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