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城是原主牛瑜的故鄉,但顧瑜對湘城卻沒什麼感覺,因為顧瑜總共沒在湘城住幾天。但是吧,湘城好歹是顧瑜未來布局中很重要的一環,若是放任不管,以後會有大麻煩的。沒辦法,隻能走一趟了。
這次湘城行,不知道要呆多久,康康最近粘顧瑜粘的厲害,根本甩不開,沒辦法,最後顧瑜隻能帶上這隻小粘人精。
康康小朋友出行,陣狀可就大了,收拾了二天,一行二十人才正式啟程。好在現在顧瑜在湘城也有不少房産,倒是不怕沒有住的地方。另外,這次,俞瑩也同行,湘城對俞瑩來說固然是個傷心地,但俞瑩唯一的親人還在湘城,現在俞瑩在清明村也算是穩定下來了,便想着回去看看母親。至于俞二老爺,在俞瑩心裡,父親已經死了。
湘城的府邸,不論是顧瑜還是俞辰,都很少來,好在請了人看護,倒也保持着随時可以入住的狀态,衆人在湘城安頓下來後,第二天,俞瑩就帶了三個護衛前往俞府探母,顧瑜也不怕俞瑩被為難,現在的俞瑩背靠俞辰,俞家巴結還來不及,又怎麼敢為難俞瑩呢?
當然,顧瑜這邊也沒閑着,他來湘城是解決問題的,那麼,湘城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呢,簡單來說,應該是惡性商業競争。
湘城是一個繁華的城市,雖然不能和蓉城相比,可在湘城地界,湘城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顧瑜起初沒想過發展湘城,因為他覺得湘城的基礎擺在這裡,就算他什麼也不做,湘城的未來也不會差。後來還是經過項玉書的提醒,顧瑜才意識到了湘城的重要性,這才根據湘城的特點制定了湘城發展計劃,具體執行人,則是項玉書以前的副手羅一絕。
羅一絕是最早跟着項玉書的人之一,深得項玉書的信任,否則也不會把湘城交給羅一絕打理了。項玉書對羅一絕的評價很不錯,這個羅一絕,悟性不算一流,難得的是,這人肯學也肯幹,這就是羅一絕身上最大的優點。項玉書認為,人無完人,羅一絕這樣的,也算是難得的人才了。
羅一絕一早就來了,在項玉書的帶領下,見到了顧瑜,顧瑜還沒來得及說話,羅一絕就趕緊請罪,顧瑜揮了揮手道:“現在不是追究對錯的時候,你先說說,具體是怎麼回事。”
原來,湘城本身有一套完整的商業體系,顧瑜一個外來者,想要擠進來分一杯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一來顧瑜背靠俞辰,俞辰現在是湘城實際意義上的掌權人,湘城商界自然不敢光明正大的對付顧瑜,隻能眼睜睜看着顧瑜的産業入駐湘城。二來嘛,顧瑜在湘城的生意,基本都是工廠,甜蜜奶茶店還是今年才開的,似乎對大家沒什麼威脅,湘城商界才會默許顧瑜的加入。
開工廠,當然要招工人了,顧瑜做生意歸做生意,從來不會剝削自已的員工,雖然工錢隻是比市價高一成,但隐形福利不少,比如說提供工作餐、工作服之類的。湘城有幾十萬人,大部人都是勞苦大衆。不過,勞苦大衆也不都是傻子,工廠錢多、福利好,大家可不就都往工廠跑了嘛。優質勞動力就這麼多,被顧瑜的工廠招了去,剩下的歪瓜劣棗誰能看得上呢?這一來二去的,顧瑜的工廠蓬勃發展,其他買賣人卻面臨招不到人的困局,這下,有人就坐不住了。
商場竟争,隻要不違法,那就是各憑本事賺錢,你賺不到錢,那是你的事,與旁人何幹?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顧瑜的工廠紅紅火火,本就招人記恨,現在好了,自已連個人都雇不上,那些心思不正的可不就動起了歪腦筋嗎?
那麼,這些人動了哪些歪腦筋呢,說起來還是一套組合拳,起初是溫水煮青蛙,等到時機成熟,一舉發動,打了羅一絕一個措手不及。
羅一絕跟了項玉書這麼多年,經營産業的本事學的不錯,可對于商戰,不能說是完全的外行,至少也不是很精通,然後就載了個大跟頭。
最開始的時候,這些人隻是暗中重金收買工人,顧瑜的工廠從來不怕招不到人,有人主動辭職,羅一絕也沒當回事,爽快的批了。後來,辭職的人越來越多,終于引起了羅一絕的注意,讓人查了一下,終于知道是誰在搞鬼了。但是這個時候,羅一絕并不着急,因為那些被收買的工人,離了工廠,并沒有重獲新生,反而大多混的不如意,想也知道,資本家怎麼會做虧本買賣,在你身上的投資,自然要百倍千倍的賺回來。
羅一絕隻是讓人在廠裡散播了一下辭職工人的現狀,很快的,這招就不好使了,再也沒有人會接受收買了,羅一絕以為,為事就算結束了,就把精力放在了開拓市場上。可惜的是,羅一絕還是低估了某些人的下限,一招不行,不是有其他招嗎?
湘城的廠子,全都是租的廠房,畢竟湘城的房子的基本都是有主的,顧瑜就算想買也買不到,隻能租了。收買工人是不行了,不是還能走房東路線嗎?于是乎,三個利欲熏心的房東被收買,幫着外人燒了自已的房子,當然這個外人是付了豐厚的酬金的,房東收了錢,轉頭還能向羅一絕索要一筆不菲的賠償,一舉二得的無本買賣,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