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蹭蹭瑪麗,幸福地眯起眼睛。
————
開學的那一天,迪克和很多很多人進入一所裝飾一新的學校。
約翰和瑪麗帶着他把學校都逛了一遍,确定好宿舍沒問題,食堂沒問題,廁所沒問題……最後是和老師交談。
約翰詢問:“老師,市長什麼時候來?”
女老師作為迪克的班主任,笑容親切地回答:“市長女士目前還在附近那所特殊學校給學生上課,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會過來。”
約翰和瑪麗對視一眼,确定對方不是哥譚人。
“老師,我和孩子父親經常需要在四處工作,沒有一直待在哥譚,請問孩子有時候周末能不能待在學校?”
來自隔壁大都會的老師不會想到自己一開口就被學生家長看出不是哥譚人,她毫無所覺地回答說:“當然,最近安全部和警察局找到了很多被拐兒童,其中一些已經沒有監護人了,他們連同許多孤兒一起,都被安排到學校,沒有家庭的學生在周末一樣可以使用宿舍、學校食堂、圖書館、運動場等場所,還會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學生的安全,您的孩子也可以提交申請,選擇周末住宿。”
“周末也要住宿的孩童很多嗎?”
這樣聽起來很好,但是都是哥譚人了,誰敢輕易相信?
老師從兩個家長的神情表現上看出他們的憂郁,便說:“我不能透露具體情況,但我能說這個群體不少,會由市政基金下的兒童基金提供學費等支持,以市長為首的幫扶人員會做這些學生的監管人。也請兩位家長放心,入學我們就會和家長簽署協議,學校會在師資、設備、安保、食宿等問題上做出保障。當然學校也歡迎家長進行監督和提出建議。”
話說到這份上了,約翰和瑪麗也沒什麼好說的了,辦理好入學。
在交學費的時候兩人注意到老師用了兩種方式,除了像約翰和瑪麗這樣正常交學費之外,還有一種零學費的。
老師解釋說是為了扶持貧困家庭小孩的入學,市政府提出家長可以選擇零學費,由政府對學生進行欠費計算,安排勤工儉學以及學成之後的償還。
一般就是小孩沒條件,就把未來打工多少年賣給政府。
在教室的迪克把藍色的書包塞到座位抽屜裡,樂哒哒地和旁邊的同學交換名字,互相認識起來。
迪克開心地認識了好多小孩,感覺上學好像也挺好玩的。
老師安排好入學、班級劃分、班組織,教科書分發等之後,宣布要去大禮堂上市長的開學第一課。
迪克因為好人緣當上了班長,組織着同學有序進入老師安排好的位置,在這個不短的過程中,他們班先落座好了。
他忍不住去瞧後面的家長席,把手高高舉起,對着爸爸媽媽的方向搖得歡快。
然後目光又去找在馬戲團的小夥伴,找到一個就快活地和他們打招呼。
不過沒等他找完,老師就提醒他坐好。
全場不知什麼時候安靜了下來,台前多了一個身穿米色密絨大衣,紮着高馬尾的女士,迪克注意到她的衣襟旁别了一個可愛的熊貓娃娃。
這就是爸爸媽媽說的蒂米市長了嗎?
迪克聽到她先打了個招呼,就好像路上遇到了熟人,給他,給其他同學,給老師,給爸爸媽媽和其他同學的爸爸媽媽們,閑聊了兩句。
聲音有點嘶啞,但好像一下子把距離就給拉近了。
市長說自己叫蒂米·梅爾,說他們是哥譚的希望,緊接着就開始問他們問題,問他們遇到一些情況該怎麼辦,然後教他們,最後說她永遠支持他們。
多年後迪克好多具體内容都不記得了,但永遠記得大禮堂裡隻有一個女聲和或嚎啕大哭或低低抽泣的哭聲,自己混在裡面,眼睛發燙。
大概就跟爸爸媽媽細細叮囑,說永遠支持他一樣的感覺。
後來迪克更懂事一些,想到對于很多家庭或多或少問題,甚至沒有家的孩子,蒂米·梅爾就像給了他們新的支撐。
學校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像家的庇護。
迪克最後還收到了蒂米女士送的熊貓玩偶,每個同學都有,但是各有不同。
迪克的那隻黑白大熊貓是可可愛愛地眨眼睛的表情。
迪克喜歡極了,放在宿舍的床上,晚上想爸爸媽媽的時候抱着哭——叉掉,是抱着睡覺,迪克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大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