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是意呆利。
沈沫看着迎風飄揚的三色旗,陷入了長久的沉默,紅綠相間中透着白。
合并同類項嗎?
不去波蘭(肖邦)、德國(貝多芬&巴赫),一下子把她撅到藝術發源地朝聖……難不成是想讓她親身經曆文藝複興?
然而,衣着打扮都很是現代的路人,完全否定了沈沫這一猜測。
所以這[夢遊],是想要讓她體驗什麼?
沈沫走在異國他鄉的街頭,腳下是很有年代感的石闆路,路的兩側開着頗有曆史感的店鋪。
木制門面,擦得幹淨的櫥窗,裡邊擺放着展示的商品,不是珠寶首飾之類的,更多的是手工制品、私人定制的成衣、畫作、精美餐具之類的。
讓人好像回到了過去,仿佛是外國老舊電影裡的畫面。
路上的人不多,腳步也不匆忙,悠哉度日,神情輕松。
空氣中彌漫着花香,也可能是别的什麼香味,沈沫聞不出來具體是什麼,隐約帶着點剝開橙子時果皮自帶的清香,酸酸的又有點甜。
空氣微涼,又不是雨後那種陰冷潮濕,更像是沈沫記憶中初秋的涼,不幹不濕剛剛好。
像小時候上學,在學校門口,美美地吃一口熱騰騰的雞蛋餅時的那聲“斯哈”。
又像是在學校住宿,天還沒亮,就離開被窩,在煤渣跑道上跑步,呼吸都像吃了薄荷糖的涼意。
感覺這種東西,說起來很抽象,但更多的是記憶和通感,腦子似乎天生就會把這些東西聯系起來。
可惜,成年工作之後,這種記憶就很少了,總不是趿拉着鞋跟,趕着公交,汗流浃背的悶熱狼狽吧。
反正,在沈沫的記憶裡,大多都是日複一日的煩躁無趣,充斥着無力掙脫的苦悶,就像浸在黑水裡,提出來擰巴擰巴都滴着墨汁的那種。
也就每天下班後看看小說才能勉強度日的樣子,更别說曾經喜歡的動漫,都好久沒補過了。
甩了甩頭,沈沫繼續漫無目的地走。
然後,她就發現了一家很特别的店。
裡邊賣的是香料,但不是那種做飯用的香辛料,而是作畫用的,嗯唔,或許該叫香粉?礦粉?天然顔料?就是那樣的東西吧。
有段時間,歐洲畫家們就很熱衷于用稀奇古怪的“顔料”作畫,有種比較出名的,是叫木乃伊棕?
原料是木乃伊的屍體,做法是磨成粉,然後加上其他礦粉混合,制成一種棕色的顔料,因為呈現的效果很特别,所以盛極一時,當然價格也是很昂貴了。
不過,這配方據說是被禁了,還是失傳了。
這家店就是賣類似這樣的東西。不知道為什麼,沈沫就想到了哈利波特同人裡經常會出現的魔藥材料,說起來,煉金術,也是古代歐洲的一大特色,大概做的手法流程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或許因為沈沫在門外駐足的時間有點長,在店裡看着書的老闆擡頭,就看到了她,眼見着對方站了起來,向門口走來,沈沫一溜煙地跑了。
她還記得自己是個黑戶來着。
然後這一逛就逛到了傍晚,夕陽落下,氣溫也降低了,沈沫摸了摸汗毛直立的胳膊,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最初醒來的巷子裡。
鐘塔的鐘聲響起,隐約能聽到教堂飄來的唱詩班的歌唱,廣場的鴿子在頭頂飛過,沈沫坐在石凳上,托着下巴,看着來往的行人,思考着要怎麼在這生存下去。
要真能這樣,感受一下動漫的風土人情也不錯,但人總是要吃喝拉撒的。
好消息,沈沫摸了摸毫無反應的肚子,或許就是在夢裡,她好像真的進化了吃喝拉撒。
壞消息,她還要衣食住行。
簡單的說,除非她再碰到心軟的神,否則……
沈沫默默看着亮起的路燈。
嗯,她總不能露宿街頭吧。
幾分鐘後,沈沫再次看了看門口的招聘廣告,謹慎地推開了小酒館的門。
“叮咛。”
挂在門上的風鈴響起。
正擦拭着酒杯的侍應聞聲擡頭,深邃迷人的眼睛看向她,臉上露出了意呆利人的招牌笑容,熱情又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