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代價是什麼?
便是再也沒了自由。
一舉一動,都被無限放大。
點點往事,都将無處遁藏。
縱是極少上網,從不關注娛樂八卦,林煙還是聽到了無數的流言蜚語。關于徐行的家世、背後的資本,以及入圈的原因,還有他的作風、人品……
明知是流言,卻也忍不住暗暗揣度,其中是否有幾分真實。林煙不知道真假各摻多少,但心知,并非全是空穴來風。也知,他此刻的處境必然不好。徐行隻字不提自己的過往經曆,林煙也從不追問。她堅信,應從點滴相處中認識一個人,而非“傳言”。
可她還是隐隐擔憂,擔心某些傳聞是真的。
比如,他因替父還債入的圈。
比如,他的家人得了重症。
……
臘月二十九,林煙在醫院門口看到了熟悉的車牌号——0909。
徐行頭戴鴨舌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鏡,遮住了全部情緒。他懷裡抱了一盒樂高,與林煙在路邊的枯樹下相遇。
林煙遲疑了兩秒,移開視線,佯裝沒有認出徐行。而徐行,也好似并未瞧見她。他們擦肩而過時,枝頭殘留的雨水滑落,跌到手背上,是一種冰冷的觸感,就像落了一塊冰川碎片,極小,卻令她無法忽視。
那晚,林煙照例在琴館待到很晚,直至閉館才離開。白日下了雨夾雪,夜裡結了薄冰,林煙挽着洛老師的臂膀,走得很慢。
“小林,你來琴館有多久了?”洛霜老師是一位近古稀之年的老者,說話的聲音柔和,語速不急不緩,就像她的琴音,有療愈心靈的奇效。
“四年了。”過了年,就是第五年了。林煙對時間總是記得清楚。日複一日,掰着手指頭過,不敢虛度一日。
洛老師握住林煙的手。冬日那般寒冷刺骨,老師的手卻溫暖幹燥的,像被薪火烘烤過,有種熟悉的熱氣在心底蔓延,旋即直抵全身,“你随我學琴四載,早已掌握了全部技法,卻從不願登台表演。你隻說撫琴是為了悅己,卻忘記了撫琴也為酬和知己。老師希望你能借古琴,得遇‘子期’,以化解心中的苦悶。”
“謝謝老師。”成年以後,很難付出真心,知心話也都藏了起來。林煙不會說漂亮話,對于每一份意外收獲的“真心”,都隻能鄭重的道謝,千言萬語都藏着心底。
她歎息語言的蒼白,老師卻彎起眼角,将她的手包裹進掌心裡。
林煙被洛老師牽了一路,一直走到岔路口。她們常在此處分别,看着洛老師的背影,林煙總會感到怅然若失。
唯有今夜,她的心好似被填滿了,不覺空虛。
林煙與洛老師背道而行,她朝着遠方亮光處,大步走去。
洛老師的身影則消失在暗處。
十二點的鐘聲敲響時,林煙懷抱伏羲琴開門而出。
樓道的感應燈亮起,一團光影闖入黯淡的世界。
他們再一次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