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娜沉默地與他對望了一眼,示意理解他的做法,便也去休息了。
雪暫時停了。雪後的天此時像黑曜石一樣清澈,星星也像被雪水清洗過一樣閃耀。很快他便找到了獵戶星,大緻确定了他們所在的方位,在心中規劃着明天行進的路線。可是一個陌生卻熟悉的聲音卻沖進了他的腦海。
“我一直以為星星是想出現在天上的哪個地方就出現在哪個地方呢,就算哪一天會掉下來也不稀奇。再說,除了月亮,它們哪一個都長得差不多,而且閃得那麼快,看一會就眼花了,您是怎麼知道它們誰是誰,又是如何運動的呢?”
當他自己意識到的時候,他的臉上已經挂着微笑了。他為此驚訝了一下,然後一股苦澀的感情很快泛上心頭。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他沒有赴約去送行,她大概很失望吧,按照她的脾氣,是不是大發雷霆了呢?他曾在途中趁衆人休息時用魔法羽毛筆給她寫信,解釋了一切的緣由,可是她從沒回信過。她的脾氣能和賽格處得來嗎?是不是被他戲弄了?她現在是不是已經回到人界,回歸了平靜的生活?可是聽說由那些精英男性發起的迫害女性的運動正在歐洲鬧得沸沸揚揚,真的可能有平靜的生活嗎?
他對着星空胡思亂想着。切維厄特的永夜令他有無數的契機看着這些與萊雅莉共同看過的星星并回想起她。然而此時,一道細小的光線劃過了天際,沖進了他的視線。是一顆流星拖着藍色磷光劃出一條弧線。他驚奇地張了張嘴。
他趕緊回頭看了一眼營帳,發現那幾個愛拌嘴的同行者都睡得很沉。于是他朝篝火裡又添了些柴火,然後坐在火邊,從懷裡拿出他随身攜帶的鵝毛筆,在手心寫道:
“今天星星真的掉下來了。”
不過這會不會不大吉利?她會不會覺得晦氣?再說,萬一萊雅莉早就忘了她同他說過的話該怎麼辦?
他有些懊惱,可是此時後悔顯然也晚了。于是他讪讪地将筆又收了起來。
他想起很久以前他寫的那個故事,那個被維爾利特銳評為“沒頭沒尾”,被賽格抱怨“别再寫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太陽和所有的星星們都住在地上,和我們住在一起。”
“那時地上還沒有故事,因為每顆星星都是一個故事,每個人都有一顆星星。人們知道屬于自己的故事。”
他小聲地念了起來。天啊,天底下的爛故事太多了,他們幹嘛單單對他這麼刻薄。
不過如果每個人真的都有一顆屬于自己的星星,講述着屬于他們的故事,萊雅莉的星星會在天空的哪個地方呢?是一顆很明亮的星,還是說藏得神神秘秘的?他也說不準,這兩者聽起來都很符合她的個性。她星星的軌道會和他的相交嗎?會不會恰巧能夠連成一個星座?然後地上的人們看着他們的星星,就說,哦,萊雅莉星和布萊姆星在那裡,看到它們你就能找到某某座的尾巴了。
他搖了搖頭,笑話自己的傻氣,于是又轉頭鑽研起了地圖與文獻。
一篇銘文當中包含了大量的人名,他推測是契約一類的東西,似乎還提及了一些地名。他從茫茫詞海中拼出“九死湖”,“模仿者”,“赫拉克勒斯古道”,“阿爾卑斯山的蒙特熱内夫爾”(montgenevre),“地母之泉”(matrona馬特羅讷)以及其他不明不白的詞彙,并将它們記載下來,四個小時便很快在這番進展不大的解密中消磨過去了。維爾利特從帳篷裡哆哆嗦嗦地爬出來,迅速在篝火邊坐下。
“怎麼樣,維爾利特,還撐得住嗎?”
“還好。還撐得住。赫拉克勒斯古道是什麼?”她興緻缺缺地朝布萊姆那兒張望了一眼,勉強捕捉到幾個她讀得出來的詞彙。
“赫拉克勒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半神英雄。殺死美杜莎的英雄珀爾修斯,聽說過嗎?”
維爾利特點了點頭。
“珀爾修斯的孫女阿爾克墨涅與一位凡人國王結了婚,可卻又被宙斯引誘。于是她同時懷上了丈夫的兒子和宙斯的兒子。她和宙斯的這個兒子就是赫拉克勒斯。宙斯想給赫拉克勒斯國王的榮耀,于是在神祇會議上宣布,讓珀爾修斯的第一個孫子主宰所有其他珀爾修斯的子孫。可是赫拉不想這份榮耀歸于自己情敵的兒子,于是施計脅迫生育女神,讓赫拉克勒斯的雙胞胎兄弟,也就是那個凡人的兒子,歐律斯透斯提前出世。于是歐律斯透斯成為了邁肯尼的國王,赫拉克勒斯成為他的臣民。”
“這個歐律斯透斯可夠真走運的。”
“他可不是一直走運的,維歐拉。歐律斯透斯因為嫉恨兄弟赫拉克勒斯,所以他給赫拉克勒斯布置了一堆困難重重的任務,為的就是用繁重的勞動與侮辱來折磨他的兄弟;這位暴君派他去捉毒蛇猛獸,趕他去地府,好叫赫拉克勒斯在途中喪命。”
“那他肯定沒成功喽。”
“半人半神的赫拉克勒斯完成他的國王兄弟交給他的十項任務,便得到資格升格為神。歐律斯透斯得知赫拉克勒斯升天,卻還是忌憚他的家人,要用亂石将他們打死。于是赫拉克勒斯的母親與子孫逃出希臘,最終得到雅典人的幫助,打敗了歐律斯透斯,将他處死了。”
“哦,所以最後赫拉克勒斯被召喚升天當了神,他的暴君弟弟被人殺死了。那赫拉克勒斯古道就是以他命名的咯,畢竟他也算個神祇嘛。”
“事實上,赫拉克勒斯古道是現實中存在于人界歐洲的……一條假設路線。”
他皺緊眉毛,心跳加速,一個猜想在他腦内初具雛形。他從皮包中找到一張人界地圖,在上面一邊尋找坐标一邊解釋道:
“歐律斯透斯交給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項任務之一,是牽回厄裡茨阿島的巨人革律翁的牛群,途經伊比利亞半島西南端的“聖岬”(Sacred Promontory),殺死了鎮守在那裡的巨人安泰俄斯……伊比利亞……凱爾特伊比利亞語……”
布萊姆感到渾身的血管都在噴張,他敏銳的雙眼在凱爾特伊比利亞語寫成的文獻中快速地逐行搜尋,很快便在其中依次圈出了“伊比利亞”、“聖岬”、“比利牛斯”、“普羅旺斯”、“阿爾卑斯山”、“蒙特熱内夫爾”(montgenevre),“地母之泉”(matrona馬特羅讷)。
他用筆在歐洲地圖上找到對應的地點,畫出一道路徑,聲音顫抖着說道:
“赫拉克勒斯帶着偷來的牛群,從伊比利亞的‘聖岬’,越過比利牛斯山脈,來到普羅旺斯平原,然後走向阿爾卑斯山……他所走的路線,就是赫拉克勒斯古道。”
那道直直的路線全然無視了翻越高山的困難,連成一條橫越大陸的斜線,延伸出去,抵達了阿爾卑斯山的蒙特熱内夫爾山口,也被凱爾特人稱為地母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