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娘娘和她的權臣 > 第64章 落幕

第64章 落幕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孫夫人心中已是焦慮萬分。

孫志許久回神,轉而想起女兒在宮中被貶為采女之事,松口氣,安撫道:“不妨事,不妨事,可兒在宮中已有些時日,必能想到保全自身法子,而今之際是渡過眼前這一關,隻要我仕途通達,可兒焉能隻做個區區采女?越是在這時,咱們越要穩住,越不能自亂陣腳。”

瞧着手中緊握卷軸,孫志拿定主意:“能不能邁過眼前這一關全要托賴此物。”

說着,他将東西仔仔細細藏好。

夜色深深如潑墨一般,黯淡顔色深到極緻時漸漸淡開。

遙遠東方天邊有光線亮起,漸漸精緻琉璃瓦上染上光芒重新變得璀璨閃耀。

永安宮中太後虔誠禮佛,待誦讀經文後,太後緩緩睜開眼,淡然出聲:“今日宮中清淨,看來事情了結了。”

“日前宮中鬧事全是因着孫采女,如今一切處置妥當,自然清淨不少。”趙嬷嬷回着話剛要繼續,聽得太後困惑問了聲:“孫采女?”

趙嬷嬷忙解釋:“就是原本的孫昭儀,孫采女誣陷明貴妃與齊王殿下有染,後被證實是勾結貴妃家眷串聯說辭誣陷貴妃與齊王殿下,皇上惱怒,便将孫昭儀從昭儀貶為采女。”

太後跪在蒲團上,靜靜瞧着面前慈眉善目菩薩,眉頭微動,問了聲:“皇帝不是很鐘意謝氏?孫氏構陷,皇帝就沒趁機結果了孫氏?”

“太後的意思是……”趙嬷嬷眼睛微微一轉,低聲補充道,“先前孫采女仗着皇上寵愛沒少作威作福,太後若看不慣,咱們不妨……”

太後擡手打斷趙嬷嬷:“孫家還有人在,咱們何須着急?”

趙嬷嬷:“……”

“不必,”太後不知道想到了什麼,搖搖頭低笑一聲,“皇帝可真是……”

太後探出手,趙嬷嬷立即上前将太後扶起。

太後熟稔拈着沉香手串,眉眼未擡,隻道:“皇帝既願意留着孫氏性命,那便暫且留着罷。”

“這次皇上當真是動了氣,”趙嬷嬷小聲說着,“外面的人都傳貴妃身染重病皇上才遷怒太醫院,實際是貴妃為證清白撞柱至今未醒,如今雖得整個太醫院托舉也隻是吊着一口氣罷了。偏皇上不死心,命太醫院全力為貴妃醫治,還說……”

太後斜過眼,接下話:“還說什麼?”

趙嬷嬷回話:“皇上還說,若貴妃醒不來,便要整個太醫院為貴妃陪葬。昨日夜裡,皇上便已處置關雎宮不得力宮人,全都杖斃,連同巡視侍衛也一并換下。”

太後牽唇笑笑,情緒不明:“皇帝當真是偏愛。”

趙嬷嬷:“……”

“過剛易折,慧極必傷,強極則辱,情深不壽,”太後淡淡,“皇帝既願用心,便由着他去罷。”

過了許久,太後側眉問道:“還是沒有啟兒消息?”

趙嬷嬷面容凝結,緩緩搖了搖頭。

自趙啟公子下落不明後,太後和丞相紛紛派人去尋趙啟公子,可眼見時日過去許久卻沒有趙啟公子半點消息,隻怕是……兇多吉少。

太後眉眼沉下:“兄長隻啟兒一子,啟兒下落不明,兄長必定擔憂。”

趙嬷嬷:“聽聞蘇夫人早已一病不起。”

夫人蘇氏正是丞相大人妻室。

“哦?”太後道,“竟有此事?”

沉吟一瞬後,太後道:“哀家記得早前宮裡有幾株千年人壽,最宜滋補,固脫生津,蘇夫人既病着你便替哀家走一遭,将人參送去。對了,”太後又道,“既送東西,便也送去關雎宮。”

趙嬷嬷遲疑:“太後,這人參珍貴,是您準備留着自個兒用的,送與蘇夫人便罷了,送與貴妃……可是太擡舉?”

若所尋常人參自不會看在眼裡,可庫裡的幾株人參是有年頭的,先帝在時久病不起便是靠這人參吊着性命,蘇夫人是丞相妻室自該照拂,可貴妃如何配得起這等稀罕物。

太後:“哀家身為太後,母子一場,皇帝在意的便是哀家在意的,皇帝何等看重,哀家亦何等看重,哀家身為母親如何能眼瞧着皇帝憂心。”

趙嬷嬷接到太後眼神,颔首:“奴婢明白了。”

**

一日一日過去,轉眼到了冬至。

自來大齊皇帝将祭天定在冬至這日。

天子早齋戒三日,沐浴更衣,并于冬至前一日巳時率百官從宣武門而出去往天壇。

隊伍浩浩蕩蕩,綿延數裡。

天子着十二章滾服,乘玉辇,親臨祭壇行祭祀之禮,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級列隊跟随,,天壇四周早已未滿百姓,雖不得觐見,但瞧見如此盛景紛紛祈禱。

隻見天子登上天壇時,鐘鼓齊鳴,天子手持玉圭,向天行三跪九叩之禮,百官随之跪拜,百姓亦緊随其後。

待獻祭後,天子親自斟酒撒于壇前,誦讀祝文,以祈求上天保佑江山永固、百姓安康。禮畢送神後,天子率百官恭送神靈後,一行隊伍又從天壇進城重新進入宣武門。

因祭天儀式莊重森嚴,前來觀禮百姓不勝其數,歸程時,百姓看着浩浩蕩蕩隊伍,詢問身邊人:“你們可知最近宮中之事?”

“何事?”

“自是最緊要之事,聽聞宮中貴妃抱恙。”

“何止呢,聽說貴妃病得極重,已昏迷十數日,皇上珍重貴妃便遷怒了太醫院,說若治不好貴妃,隔一日便砍一位太醫腦袋。喏,瞧着尋名醫為貴妃治病的告示不已然貼了出來?”

一旁人驚訝道:“為了貴妃,皇上竟如此興師動衆?”

“旁人或許不會,那可是貴妃!容色傾城!名動長安的人物!”

“如此說來,倒顯得皇上以色取人,貴妃以色侍人。”

“呸,瞎說什麼,不想要腦袋了!”

“聽說為了貴妃康複,太後連千年人參都給了。”

“千年人參!人參連百年都少有,貴妃娘娘竟服用的是千年人參!”

“這有什麼的!但凡是為着貴妃娘娘,又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你們可知曉中秋時節隻因貴妃愛吃荔枝,皇上便命高涼郡将新貢荔枝送來,又是陸路又是水路,從高涼郡到長安,千裡迢迢卻用了短短不過兩日時間,這一路上死了多少人,折了多少命,偏這隻是皇上為搏貴妃一笑。與之相較,區區千年人參又算得了什麼! ”

“隻為個女人,皇上竟重視成這般?”

“有女如此,迷惑君王,隻怕不日會有災禍。”

衆人唏噓間,又聽得有人:“要我說這貴妃娘娘八成是沒指望了,若能醒來早醒了,這麼些時日還沒消息,估計懸了。”

“正是因此才張貼皇榜,”那人擡手一指,隻見招收太醫為貴妃醫治皇榜正張貼着,“皇上說了,隻要能治好貴妃,賞黃金萬兩。”

這皇榜一日日張貼,卻鮮少敢有人揭榜,是而這賞金也從千金漲到了萬金。

“皇上如此看重貴妃,那這皇榜誰還敢接?不怕治不好貴妃掉腦袋?”

“誰說不是呢!”

想要揭皇榜,出風頭,治得好還則罷了,治不好,那便是自己将自己送上斷頭台。

衆人說話間隻見一女子站到皇榜前,素手一擡,将張貼皇榜揭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