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瑜回到家時,就看到兩隻嘴角吃的都是醬汁的小花貓圍了過來。
兩隻小花貓跟在蘇瑜身後進了竈屋,纏着她再變一次戲法。
這麼可愛能拿他們怎麼辦呢,當然是滿足他們了。
最後小成和雙兒各拿着一個比他們臉還大的煎餅,吃的臉都埋了進去。
蘇瑜吃下後覺得味道不錯,擡頭問道:“娘,你覺得我這煎餅味道如何,在縣裡可好賣?”
“娘不懂這些,不過你這餅做的軟和,味道也新鮮,娘是愛吃。”
小成和雙兒也跟着嬸娘點頭,嘴裡嗚嗚咽咽的說着好吃。
徐知望在蘇瑜看過來時也認真的點頭,“縣裡的餅子我吃了不少,這餅鹹香軟口,醬料吃着也新鮮,應該能不錯。”
蘇瑜聽後面露喜色,徐知望在縣裡三年,街邊的吃食可比她吃的多多了。
用完飯後,蘇瑜便開始準備明日的東西,先和出兩種面糊,再把配菜全都分罐子裡裝好,又喊徐知望去把柴砍成方便泥爐使用的大小,小成和雙兒也幫着大嫂遞東西。
好在家裡人多,在睡前就都收拾好了,明日一早就要去縣裡,蘇瑜早早就讓娘帶兩個孩子去睡覺,小成和雙兒也美滋滋的躺下了。
睡前大嫂可是說過了,明日居然真的要帶他們一起去縣裡,而且還是幫大嫂收錢的小賬房呢,小成閉着眼睛還在回憶之前的大哥教過的算法。
蘇瑜這時也在和徐知望商量,“我打算日後都帶着小成和雙兒一起去縣裡,我看小成就和夏家的兩個孩子親近些,不然就是整日在家守着妹妹,小成也不小了,去縣裡多看看沒有壞處。還有雙兒性子軟又不愛說話,我就想着跟在我身邊,多和人打打交道,也許能好一些,你覺得怎麼樣?”
徐知望絲毫沒有猶豫:“你說的對,隻是你要做生意還要分心照顧他們,可能忙得過來?”
這時蘇瑜的笑了多了幾分真,“沒事的,小成和雙兒都很懂事,攤子小我也能看得過來。”
她其實是有心想帶兩個孩子多走走看看長些世面,不過今日若是他信不過她,那這種事以後她也不會再提。
......
天剛蒙蒙亮,徐家就已經收拾好了。
徐知望用扁擔挑起兩個籮筐,蘇瑜捧着泥爐,小成和雙兒精氣神十足的跟在大哥大嫂身後出了家門。
小成和雙兒今天都穿上了嬸娘之前給他們做的新衣裳,還背上了平日裡舍不得用的布包。
蘇瑜又給小成新綁了發髻,雙兒的更是費了心思,蘇瑜先在頭頂中央給紮了個小丸子,兩側的頭發梳成了麻花辮,然後再分别纏繞到兩側用紅發帶固定住,乍一看仿佛是一朵層層疊疊的花,和雙兒的花布包搭配起來仿佛是個小花仙子一樣。
苗秀蓮看了直誇好看,小成看着妹妹也連連點頭,雙兒邁着小腿跑到大嫂的銅鏡前左照照、又看看,美的不得了,現在連走在路上小腦袋都高高揚起,恨不得讓路邊的花兒、鳥兒、蟲兒都來看看她的新發髻。
時辰還早,蘇瑜帶着兩個孩子坐上了第一躺牛車,徐知望則挑着扁擔走在前面。
小成和雙兒叽叽喳喳的說着話,蘇瑜悄悄朝着前面的身影看去,兩個裝的滿滿的籮筐也沒能把他的脊梁壓下幾分,挺拔魁梧的身形讓她覺得安穩。
蘇瑜很快收回視線,扭頭和小成說着話。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到了攤位前,連右邊賣豆腐的大嫂看到都愣住了,還是頭一次見拖家帶口來擺攤的。
蘇瑜先用抹布把桌子擦拭一遍,再一邊喊徐知望把籮筐裡的東西拿出來擺放在桌子上,小成和雙兒動作麻利的去後面把泥爐生了起來。
泥爐在左,醬料和配菜在右,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所有東西都擺放整齊了。
開張喽!
蘇瑜淨手後圍好圍裙,熱鍋開始做今天的第一份煎餅。
西市早起來菜蔬吃食的人也不少,這時候路過的人三三兩兩的看過來。
實在是這攤子有些打眼。
隻見攤子後站着一個年輕貌美的小婦人,穿着素布衣裙卻更顯清麗,身旁還有兩個穿戴精神的娃娃,孩子不僅長得好,身上的布包也十分新鮮,尤其是邊上的女娃娃,從穿着打扮到發飾活像朵花似的。
攤子不大,每個人倒是都挺招人看呢。
蘇瑜大大方方的站在攤子後面忙活,一邊吆喝道:“現吃現做,熱乎出爐的煎餅喽,又軟又香的甜面煎餅啦。”
嘴上說着話蘇瑜就已經舀了一勺黃面糊倒在鍋中,手上那麼一轉,面糊就變成了一張薄餅,這下子原本還看熱鬧的人立馬有兩個好奇的人上前幾步圍了過來。
“呦,小娘子的手真巧呀,這餅就這麼一下子就成了?”說話的大嬸簡直和昨日小成吃驚的樣子一模一樣。
蘇瑜擡頭笑笑:“是呀,現吃現做的餅才香呢,您看我這煎餅裡面料可足着呢,自家都吃的餅可不唬人。”
還沒說完,蘇瑜已經利落的把雞蛋攤好翻了面,又刷了兩遍甜面醬,接着放上薄脆、菜葉、和炸的金黃的雞塊,最後把四邊餅皮蓋到中間就成了。
蘇瑜把做好的煎餅放到一旁的幹淨葉子上,一個煎餅看着比旁邊娃娃的臉都大了,倒是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