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夫人換回女裝,清水芙蓉面,明珠點绛唇。
阿祇原本不想和玄郎君一起出現的,可今早,眼瞧着宋繇送來了精美的頭面珠钗和雅緻的繁複束腰裙裾,米耶懂些武功招式外,居然規規矩矩地為她妝扮,手藝竟也不錯。阿祇換好衣服,看着鏡子前打開的漆妝奁盒,在鏡中困惑地看向身後的李玄盛,他正望着她梳妝的背影,收到夫人的眼神,一步步走向她,從米耶手中接過眉筆,輕擡起阿祇的臉,淡淡一掃眉如遠山,目光又凝視她的唇,終以無名指輕點,為她添了一抹紅。
這一幕本沒什麼親昵,卻看得米耶紅了臉。
阿祇不知,每年六藝出結果這日,靖恭堂都有莊重的儀式。
當她與玄郎君一同出現在靖恭堂大殿的時候,那裡早已聚集了數百學子,阿祇穿着雲水色裙裾,行走間優雅沉靜,平日清麗的素顔,僅在唇上多了一抹丹色,若稍加妝點顔色這張臉就會顯得極盛,眉間不塗自豔的婆羅花蕊猶如佛像點睛一筆,奇異地平衡盛世之容,讓人看了心生美好,不敢亵渎。
玄郎君牽着辛夫人一同走上坐席,歐陽山長早已攜諸位夫子等候,他們彼此行禮,為靖恭堂的孔聖畫像上香,魏晉名士莫不崇尚風流潇灑,超然脫俗,阿祇見衆人皆打扮得宜,玄盛亦是清俊高貴,風華無雙,玄郎君與辛夫人一同行禮,盡是目光所聚之處。
人群中,被郭謙監管特許出席的李氏四郎望見這一幕,覺得很不是滋味。
李瑾看向端莊美麗的辛夫人,就像幹涸的人明明看見了水,卻被别人捧在了手裡,隻能眼巴巴得看着别人飲個痛快,即便那人是他敬仰的長兄,這種感覺也很不好。與此同時,長兄臉上的一絲喜悅與驕傲,卻也令李瑾動容。他從小就知道,李暠是同輩兄弟中最出色的長兄,一直被當作家主培養,十四歲繼承家主之位後,萬事周全成為李氏全族的依靠,好像就變得理所應當,漸漸地,族人早已習慣他的出色和清冷,忘記他也有弱點和欲望。
郭統領看到身邊呆愣的李瑾不随衆人行禮,悄悄給了他一腳,低罵道:“庶子,愣着幹什麼。”
李瑾站得比較靠邊,垂下眼睛敷衍地跟着行禮,他當年讀書文不成武不就,但腦子靈光,為人講義氣,身上雖有纨绔的貴氣,卻也能在大漠中獨當一面,與宋繇一起成了李暠的左膀右臂,總算撐起了李氏新一輩的擔當。
祭奠之後,學子立于大殿外的空地,歐陽山長命人取來厚實的卷軸。
在衆學子們的期待之下,九數開榜高懸于公告牆上,歐陽山長高聲宣布:“六藝最後一場九數比試,結果已定,魁首為隴西辛薇,隴西宋繇,臨洮楊宣。”
成績一出,場下學子一片嘩然。
随着山長的比試宣告,靖恭堂第一次出現了并列數術魁首,還是三人。
昨天午後,九數考試結束,引發争議一片。這場試題沒有标準答案,夫子們與玄玉閣特邀而來的大掌事争論得激烈,這是九數考試,不是策論考試,夫子們力挺楊宣嚴謹,玄玉閣掌事認可宋繇權威,衆人之所以沒人提到辛夫人,其實是根本看不懂她的答卷,所以交給了歐陽山長和玄郎君定奪。
歐陽山長閉門了兩個個時辰,晚飯都沒吃,半句話未曾交待。好吧,其實是他也看不懂前半卷辛夫人羅列的東西,那些看起來很高深莫測的樣子,越是神秘他越糾結。另外,後半卷的結論是論述,更是精彩。
辛夫人與宋繇的思路異曲同工,圖表數據的計算方法實在太超前,最後是玄郎君重構了她的前半卷的内容,歐陽山長再仔細一看,被震撼得無以複加,他和玄郎君很有默契地決定将原本的半卷試卷封存!這種東西若被有心人看到,辛夫人怕是會被當作妖言惑衆吧。
至于她的後半卷,由于太過驚豔絕,尤其水渠與梯田的章節标新立異,資源調配的方案能養活一城百姓,功在千秋。歐陽山長曾激動地對玄盛說:“出題之人有大功績,玄盛老弟,請受我一拜。”
李暠攙住他,歐陽畢與他有忘年之交,喊慣了連名帶姓李玄盛,這次居然稱呼玄盛老弟,正是托了辛夫人的福,他卻不能奪人之功。
“山仲兄,拜錯了人,出題之人乃吾婦。”
吾婦?是辛夫人?
歐陽畢大駭,會答題者,不一定會出題,會出題者,不一定兼顧全局。李暠是他所識人中的翹楚,沒想到,又冒出來個辛夫人,沒錯,還是他最瞧不起的女娘。李暠想起阿祇,語氣柔和又無奈,“吾婦流光,蕙質蘭心,見多識廣,不過頑皮了些。”
于是,李暠将這些日子辛夫人作九數的初衷,悉數告知了歐陽山長。魁首之争,不過是激勵學子們重視數術,有了大多數人的支持才能群策群力,務實民生用途,解決一城一州的糧食疾苦。
亂世中,名士難以将抱負賣與帝王家,實因帝王更替頻繁,建功立業風險太高,所以名士大儒大多隐世不出,或寄情山水,或縱情享樂,哪管世事多哀民生凋敝。歐陽山長聽李暠一席話,甚感慚愧,他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八王之亂後,天下易主接二連三,到處起兵割據,他與南朝謝安年少時同窗,自南朝衰敗,謝安隐居東山,陳郡謝氏一族在朝中再無一人,連謝安也不得不“東山再起”,入桓溫幕府為司馬,抵抗北方外敵。去年淝水一戰,謝安大敗苻堅百萬征南大軍,一戰再成名。
相比之下,他歐陽畢卻隐居三危山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