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從網劇開始的糊咖飛升記 > 第139章 商品

第139章 商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過去的女團,這裡的所謂的男團、全男團,男粉絲多,但說愛女/男嗎?

偶像就是商品,是被定制的商品,不是制定規則的人。

當粉絲開盒素人成為約定俗成的慣例,屠對家明星的廣場,發鬼圖,但要愛偶像的性别時,脫宅顯然十分有必要。

不同的性别沒有相同的立場,但相同的性别未必是一緻的立場,過去的社交平台中多的是女人貢獻的流量的、女人運營的bot,最終被賣給男人的例子。

太多的商品被賦予太多的意義,就像是用價值鍍金一樣,去誘導女人們支付額外的溢價。

這部分溢價可以是金錢,可以是情緒,可以是身為女人的立場、作為個體的價值。

姜逾不是走入溢價陷阱的人,她隻是認識制造此類陷阱的人。

她的教練去了一家健身房當顧問。

那位利己的教練談論着健身房賣課——“健身本質是商品,但被賦予了|女|權、女性覺醒的意義”。

國内缺乏運動康複領域的人才,更缺乏女性支持的訓練案例。

完完全全是“男本位”的運動領域,使得大部分女人所謂的健身其實是在消耗自己,虧損大于受益,而且少部分女人所探索的健身途徑缺乏案例支持與系統的研究——她們不入流。

為了強調這一段的真實性,這位教練向姜逾透漏了一些訓練細節。

“女人的訓練周期跟男人的所謂高蛋白、高碳日完全不一樣,是跟女人的月經強相關,比男人更需要脂肪、碳水的攝入。”

所謂的蛋白粉沒有存在額外對女人的特供的好處,僅僅智商稅的溢價。

但為了賣課,這位教練偶爾也會推薦一些産品。

顧客想要變瘦,她就賣脫脂牛奶,顧客想要變壯的,她就賣女性|蛋白粉。

“其實,所謂的鮮牛奶也無法滿足人體所需蛋白質,因為國産鮮奶的含量太低了(普遍3.2g),純牛奶以下更是不予考慮,它們對女人的作用就是補鈣,以及……補充脂肪。

當然僅有鮮奶是不夠的,你也知道,作為女性訓練者會比男性在訓練過程中更依賴優質脂肪的攝入。

所以用于變瘦的脫脂牛奶跟變壯的蛋白粉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商品,我都賣,隻不過針對不同的女人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變瘦,變壯。”

“減少脂肪攝入,讓她們瘦,加大蛋白粉增肌,讓她們壯。”姜逾深覺教練是一位商業天才,“有用嗎?”

教練說道:“有用你會不知道嗎?我記得你們必修營養學基礎,也會配置運動營養師——結果當然是沒用,包括瘦與壯的對立概念也是錯誤的。”

裡面的可笑之處就在于女人肌肉的合成跟男人是不同的,卻以男本位的運動學為主。

對于男人來說,體脂越低,肌肉線條越突出,想要突出的肌肉線條,就必須采用高蛋白飲食,因此,瘦與壯,低體重與低體脂,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沒有肌肉與大肌肉的區别。

對于女性來說,瘦跟壯不是界限分明的兩種概念,瘦是肌肉,壯是骨骼,此外,女人還需要足夠的脂肪。

之所以說足夠而不是适量,是因為國内的女人不僅肉食攝入量小,對于脂肪也是避之不及的普遍态度。

無論是脫脂牛奶來減少脂肪,還是用蛋白粉來加大蛋白質攝入,都是一種商品被賦予女性容貌-|女|權|價值,從而帶來的溢價支付陷阱,從來沒有考慮過女人這一真實存在的、自然的個體所需要的營養結構。

在某些項目的備賽期,根據體重評級的方式,對女人很不公平,與男人簡單的需要脫水不一樣,女人需要面對更多。

同樣的、明顯的肌肉線條,女人必須承受更大的風險。

姜逾了然:“我以前一直很疑惑……為什麼肌肉線條明顯、能夠硬拉上百千克的女人參賽要穿高跟鞋。”

為什麼健美小姐需要穿高跟鞋,明明高跟鞋會影響腳踝,影響運動表現,影響發力。

“因為健美跟高跟鞋本質一樣是商品。”

就跟高跟鞋成為時尚女魔頭、職場女強人的标配一樣,由健美衍生出肌肉線條,衍生出的健身成為所謂的強大女人的标配。

健身跟高跟鞋一樣是商品,隻不過被人賦予了不同方向的|女|權的意義,于是有了更多的人買賬。

很難說這種結果是好是壞,但姜逾從此不再相信任何女|性|主義。

高跟鞋或健身是女人的權利,是女性意識的覺醒。

用口号正确取代結果正确,這是一件非常愚蠢且危險的事情。

尤其是在大部分人是如此愚蠢、盲目、狹隘的情況下。

人們談論内容有多麼的必須、多麼的先進的時候,是基于經驗的歸納、社會性的學習、各種依據,而不是高瞻遠矚預知了正确的結果。

為健美/美麗死去的女人有,為健身/美麗月經不調的女人有很多。

前者的數量遠遠小于後者,不是因為前者更正确,而是健身的女人更少,前者更小衆。

教練跟姜逾談論着健身房老闆的八卦——

愛女博主,健身,女|權,但名下健身房難以與老公分割,導緻業務經營過程中被指辱女,連她本人無法與辱女的丈夫離婚。

“真慘啊,還好我們顧客隻是心疼她遇見男人,依舊會乖乖付錢。”教練微微一笑,顯然這件事多多少少影響到業績與口碑,使得她本人也變得刻薄起來。

如果把健身換成高跟鞋,把愛女健身換成愛男嬌妻,其實就跟為健美為束腰而死的模樣一樣。

不是更強大,而是一樣。

在相同的社會結構裡,女人這個字眼裡面,不被承認個體或層次的差異性,而是被一視同仁的引導着,隻是路徑不同。

耳邊的陳希魚還在絮叨,話語中擺明了自己的立場:“我覺得他們好瘋啊。”

姜逾則是想到了更多——将商品賦予女|權|價值的溢價,這件事的對立面是什麼?

她的心思落在了自己參演過、以及即将參演的劇本上。

将女|權|意識形态以商品的形态、以便捷的媒介形式進行輸出。

就像過去的電視劇一樣,正劇、言情劇、耽美劇,所謂的古早片、冷門片。

男人制定規則,女人遵守規則,男人受益,女人獻祭,所有人都不斷完善這種規則。

雖然是女主演,面向女人的劇,但仍然可以看到裡面的男人的分量,觀衆甚至可以看到幕後的男編劇、男導演的分量。

大家還會将男人創造的商品|賦|權|上價值,稱之為大女主、愛女。

為男人意識輸出的商品賦/女/權,這跟嗲妻們吹噓“老公對我好,很尊重我”有什麼區别?

受益不是抽象的群體或形象的個體,而是順着結構流入另一類群體。

姜逾的教練不同情她的老闆,一個自然存在的、自由的、冷漠的女人不同情婚女是如此的理所應當,沒人指責她不愛女。

這位教練甚至沒有冷嘲熱諷“老闆活該”。

她人真好。

然而這位教練卻不能拒絕迎合一個虛拟的形象或抽象的群體。

老闆很喜歡在傳統體育中加入一些宅文化,以此吸引年輕人,比如與公司聯動一些卡通角色,配上強壯的肌肉,比如寬闊的後背,分明的肩部,以及鲨魚肌。

“女人就應該這麼強壯。”

或者細長的身材,裸漏的大腿,漂亮的服飾,美麗的面容。

“女人就應該這麼性感。”

教練有義務支付自己的|性|别|立場——為這句口号帶來的健身商品溢價。

她不能說這倆種身體都是病态的,不能說女人是練不成這樣的,更不能舉出帶有名字的死亡案例。

顧客也不能說這是醜陋的,不能說“我不想變成這樣”的,她們隻能說“我要成為強壯的/性感的女人”。

網絡上的強壯的女人都是如此的形象,網絡上的性感的女人都是如此的形象,她們不能打破它,即便她們本身對此已經祛魅。

“愛女”

這個時候讨論愛女,仿佛忘記了起點是“脫宅愛自己”。

這是一種盲目的行為,這是一種不錯的商業營銷。

“當然,你大可以說喜歡高跟鞋與肌肉的女人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就像喜歡男主的跟喜歡女主的人數從來不是一個量級,但就像我說的高跟鞋與健美的共同點一樣。”

“健美的女人一定是遠遠少于穿高跟鞋的女人,這點毋庸置疑。”

“但少不代表正确。”

“有的時候隻是不同方向的營銷策略——為了讓人支付上千元高跟鞋與上萬元私教課費用的溢價。”

針對不同獵物,被放在不同方向的,具有相同性質的陷阱。

教練有些諷刺地笑了笑:“其實也不對,比賽或者宣傳,還是要穿高跟鞋。”

姜逾看向了陳希魚洗碗的身影:“他追捧的男團大男主形象是陷阱。”

電視播放着新一期的《WWR》綜藝,裡頭的姜逾需要徒步前往山頂,另一頭的越問也有着相同的目标。

男人們無法忍受饑渴,他們在山腳休息。

“前面是不是有陷阱?”電視中的姜逾詢問跟随的助理。

助理回:“不,前面是很好的風景,如果你累了,我們可以停下來歇會,吃點東西。”

綜藝節目中被強制|插|入|了一段食用油廣告。

“優質脂肪,讓運動更健康!”

“隻要388!”

沙發上的姜逾忍不住吐槽:“這麼貴,能賣出去嗎?”

超市裡頭的橄榄油與動物油脂不過幾十信用點而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