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斂臣 > 第171章 步青雲

第171章 步青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撷芳園像是一籠被朱牆圍起來的桃源,外頭風雨如晦,此間卻碧水蕩漾,樹石參差相依,一任春花深紅淺紅,隻需自在便是。

皇帝和謝臨淵走在白石鋪就的小徑上,身後隻跟着王輔安。那波動的水光也搖晃在他們身上,顯出時明時暗的褶皺。

“方才謝卿可遇見陳卿了?”皇帝像是随意提起。

“臣遇見了。”

“朕方才責罵了他,你可能猜出緣由?”

“陳寺卿是李渡一案的主審官,微臣鬥膽猜測,可是案情出了什麼岔子?”

皇帝道:“不,陳寺卿是刑名聖手,這案子他辦得很好,證據條理呈明,案情彌合得嚴絲合縫,并無不妥之處,即日便可昭告天下。”

“恕微臣愚鈍,實在猜不出這緣由。”

皇帝長眸微斂,顯出一種鋒利來:“案情明晰了,便該思慮如何定刑。剛剛,陳卿為那些罪臣的家眷求情了。可是謝卿,謝總督當年被李渡陷害,無辜枉死,你的仕途也因此直墜青雲,如今朕若讓你來握這支量刑的筆,你會如何定奪?”

謝臨淵忙道:“微臣不敢。”

皇帝伸手攔他:“眼下不在朝堂,你隻當是與朕閑話罷了,無需多慮。”

謝臨淵自然早等着這關口,但他又需得做出為難的模樣。他立直了些,眼珠一轉,轉而問道:“陛下,您久居宮中,臣想鬥膽問一句,可知近日京中近況?”

皇帝難得猶豫了一下:“李渡及其黨羽被除,京中百姓該高興才是。”

謝臨淵點點頭,又搖搖頭:“李家被抄時,臣尚在秦州,确實聽聞京中百姓皆拍手稱快。即便是在秦州的地界,就臣所見,百姓亦都覺大快人心,贊頌陛下乃當世明君。可臣入了京之後,所見諸人,卻都是心事重重,宛如一潭死水一般。”

謝臨淵覺出氣氛冷了些,但他并不畏懼,繼續說了下去:“臣知道這些時日陛下為了李渡及其黨羽的案子夙興夜寐,但此事牽連太廣,若要畢其功于一役,恐怕反而會适得其反。如今奸臣雖繩之以法,但他們侵吞的民田未曾歸還,欺壓的商戶佃農未曾得到撫恤,貪污的銀兩未曾歸還原主,私造的冤假錯案未曾得以昭雪。更莫論這二三十年來,這些奸佞禍亂朝綱,自京城至路府州縣,各個衙門都爛到了骨子裡,不是幾日或幾月的工夫就可以風清弊絕的。”

一時,唯有葉與花摩挲的聲音,蕩漾着微瀾的池水仍舊光影明滅。

皇帝終于開口:“那謝卿的意思是……?”

“陛下,以臣之見,現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又加之民心不安,不宜多興刀劍,是以眼下可嚴懲首惡,而于此事幹涉不深的同黨可先小懲大誡,留待日後再慢慢處置不遲;而這些人的家眷,也可先免去株連之罪,以流放、勞役代之,彰顯陛下之仁德。”

皇帝側過身看他,嘴角帶笑,眼神卻是冷的:“朕聽聞謝卿近日正和崔尚書籌備兒女婚事?朕記得前段時日,崔尚書也來替那些家眷求情……”

謝臨淵聽聞此言,跪倒在地,但脊背卻不卑不亢地挺得筆直,雙手作揖,字字聽來真切:“陛下,臣父因李渡而死,含冤十七年。臣受當年冤案牽連,也帶着家小颠沛流離了十七年。其間種種曲折,實在不足為人道也。對于李渡朋黨,臣恨不能生啖其肉,生飲其血。但臣既為朝臣,便該為陛下,為大局考慮。

“如今獄中已是人滿為患,臣聽聞就連好幾處校場都被暫時用來關押罪人。若一并處死,臣恐殺孽太重,以教人人自危。眼下燃眉之急,是處置李黨的遺禍,安撫百姓。至于和崔家的親事……”

謝臨淵原本铿锵的聲音柔和了些:“小女當初是為了替臣博得李渡的信任,才入了李府,受了不少委屈酸楚。臣因此一直對她有愧。前不久,她和崔家公子正巧遇見,一見鐘情,回來便吞吞吐吐地與臣說起此事。臣這才想着和崔尚書提起,不想崔家并不嫌棄小女二嫁之身,這才說定了此事。”

謝臨淵說完,奇怪地看到面前那繡着暗紋的玄色衣袍晃動了幾下。

“一見鐘情……?”

他聽到皇帝平靜地重複了一遍,于是又确鑿無疑地應道:“正是。”

明明此處無風,謝臨淵卻莫名覺得身上驟然一冷。他未及細想,卻聽得皇帝道:“謝卿快起來吧。朕說了隻是閑話,怎的動不動就跪。”

“臣謝陛下。”

謝臨淵小心提着官袍站了起來,看見皇帝朝後頭始終默不作聲跟随着的王輔安道:“阿翁,你把東西拿出來吧。”

王輔安立時從袍袖中緩緩取出一樣物什——一道明黃的聖旨。

謝臨淵見了,下意識又要跪下。皇帝笑着擡了下手,叫他免禮:“朕已叫謝卿免禮,再跪可就是抗旨了。這份聖旨,其實朕已拟好很久了,你先看看吧。”

饒是謝臨淵自以為八面玲珑,但面對這位年輕的皇帝的時候,他總難免生出看不透的忌憚來。再次謹慎地謝過皇恩後,謝臨淵才恭恭敬敬地從王輔安手中接過聖旨來,緩緩展開——

一時竟恍惚是不是日頭太好,晃花了他的眼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