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斂臣 > 第156章 黃雀後

第156章 黃雀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臣,不解陛下其意。”

在衆多眼睛或明或暗的窺視下,李渡終于張口說了今日的第一句話,隻是仍舊像尊木塑的像一般沒有半分波瀾。

“若連丞相都不明白,朕又豈能比你更明白呢?”皇帝笑吟吟道,“不如,我們先聽聽有人怎麼說的,或許能幫丞相想起一二分來?”

他說完,王輔安便上前半步,高聲道:“宣永安府提刑司知事李長風進殿——!”

他的聲音傳徹殿外,更叫殿中衆人間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在京中有些資曆的人都聽過這個名字,但并非因為此人有多麼才華蓋世,或是多麼處尊居顯,而是因為他的父親,便是當年李渡那個因疑為溺儲案元兇而被私下處死的弟弟李邈。

和他寂寂無名地供職于翰林院中的弟弟不同,李長風很多年前便外派為官,沒有半分消息了。

霏霏不絕的雨落在世上,也落在每個人心裡。多日堆積的不安,便趁機像無形的蔓草在這金碧輝煌的紫宸殿中瘋長。

一身明綠的袍子破開雨幕,走入大殿。來人的模樣頗有些出乎衆人意料——從前李邈也是京中出了名的俊朗之士,但李長風身量不高,瘦得幾乎嶙峋,面頰消瘦,高高的顴骨夾着鷹鈎般的鼻子,瞳色較之常人更淺,瞳仁又窄又長,像某種蛇類。

不知是不是冒雨而來的緣故,此人莫名叫人覺得陰冷。

“臣,參見陛下!”李長風放下右手挾着的一沓文書,一撩衣袍跪在階前,一絲不苟地行完叩禮,這才面不改色道,“臣入京,特為向陛下禀告前時黃河決堤的實情。”

滿堂嘩然。

三司使高肅,吏部尚書裴寒鳴,戶部尚書崔懷璧,度支使夏洲,參知政事劉知恒,樞密副使賀齡之,大理寺卿陳卿如……等等一幹朝中顯貴,平日皆心深似海,在這一刻卻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各異的神情來。

他們後知後覺地意識到,本以為隻是又一個平常的大朝會,似乎已成了年輕的陛下即位以來的一場最兇險最你死我活的角力。

唯有皇帝和李渡二人仍舊面色平平。

李長風并不在意周遭的形勢已如緊繃的弓弦,泰然自若地從袖中掏出一本奏折來,展開照本宣科道:“陛下,臣供職于永安府提刑司多年,而永安府又處于黃河衆支流交彙的樞紐之地,是以水利一事乃重中之重。臣身肩提刑司之職,自然也格外關注都水監履職是否盡責。幾年過去,臣無意中發現了他們竟做了陰陽兩本賬冊。

“去年,也就是崇景初三年,開春三月時,朝廷向永安府撥款白銀八十六萬作修繕黃河堤防之用。但永安府都水監的賬目上記得确實六十六萬兩。臣又去翻找府下各州的賬目,相州六萬八千兩,孟州八萬五千兩,秦州十二萬兩……最後林林總總加起來,是三十九萬五千兩,這中間又差了二十六萬五千兩。再追溯到各縣……”

李長風忽而譏嘲一笑,抱起放在手邊的那沓書,道:“陛下,詳細賬目均記錄在此,隻要和戶部留檔的各地上報的賬目兩相對比,自然能發現端倪。”

王輔安小心接過他手中的賬目。

劉知恒張了張嘴,本想說些什麼,可機敏地打量了四周之後,又啞然閉上了嘴。

反而是高肅追問道:“李知事的意思,是這回水患實為人禍?眼下災民流離,田中顆粒無收,造成如此惡行,确實該嚴查此事,不過——這和李相又有什麼關系呢?”

李長風将手中奏折展開得更長,道:“這幾年中,臣已經追查到了侵吞朝廷公銀的人是誰。自知府到知縣,足有百餘人,名單臣也具列在冊,待之後一并呈交陛下禦覽。既然查到了人,臣自然就繼續追查那些公款的下落。最後發現,掌管水利的陶攸早就知道此事,并暗中幫他們遮掩,他們的貪污所得,大多就到了陶攸的手中。不過,這倒并不是終點。”

李長風轉向李渡,道:“這些錢款最後,自然還是進了李相的口袋。自陶攸接任鹽鐵使的位置到去年離京,共有十三年,幫你侵吞的水利公款便有七百三十六萬八千兩。”

李渡看他終于朝着自己而來,眉尾一挑,道:“李知事空口白牙,将這麼大的罪名安在我頭上,是否有些荒唐了?陶攸如今并不在京中,任你如何花言巧語,都是做不得數的。再者,地方官若要入京需提前呈報朝廷知曉,你私自入京已有違律法。況且如今永安府水患嚴重,正是用人之際。莫不是你為了推卸責任而逃到京中,為免陛下責怪而來胡亂攀咬了吧?”

李長風并沒有被他威吓到,隻是問:“李相真是貴人多忘事。不過想來也是,整整一十三年,而且您的收項也并非隻有這一處來源,記不清具體數額也是情理之中。但是您就不好奇,我是怎麼知道這些詳細情形的嗎?”

李渡的眼皮忽地不受自己控制地狂跳起來,以緻于視線一時都有些模糊,但他仍舊望見李長風從胸襟内摸出一張紙來,朝着自己緩緩展開褶皺——

滿紙熟悉的字迹和鮮紅的掌印,如同晦明交替之時猛地撞響的銅鐘,久久回蕩着渾厚的叫人心神俱蕩的聲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