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他囿于沉疴,對洛宣的修道之路隻有一些大方向上的指導,洛宣在長青山,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他有的時候都會感覺有點慚愧,甚至有點後悔,他本身隻是想敷衍一下自己的師兄,卻沒想到自己可能消磨了一個人應有的可能性。
如果他遇上一個負責而又上心的師尊,或許會有一個更精彩的人生。
……至少,不會最後在無間魔界離瘋魔隻有一步之遙。
但洛宣從來沒有對柳時清表達過任何不滿,他看起來無憂無慮,每次柳時清出關的時候,他都會守在青遙,和他談天談地,說他在山下如何如何,見到了什麼景,又遇到了什麼人。
洛宣有一雙含情的桃花眼,即使是平常,眼尾也會泛着淡淡的紅,像是暈染上去的一層輕輕的水墨,瞳孔是深黑色,卻很亮,尤其是笑起來的時候,會有光在裡面流轉。
柳時清很喜歡他的眼睛,他常想,洛宣用這雙眼睛不管說什麼事,對面都一定會信的。
那時他出關的時間很少,收洛宣之前,他偶爾還會下下山,收了洛宣之後,被他黏着,基本上是完全不下山了。
現在想來,那時他應當在外面闖了不少禍,是故意把他留在青遙的,也不知道他怎麼說服長青山每次他出關都能回來的。
……為什麼不和他說呢?
明明在外面遇到了麻煩,明明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明明……
為什麼不來青遙找他呢?
洛宣在柳時清面前活潑但懂分寸,調皮但有禮貌,萬事萬物的尺度都把握得很好。
他有一套自己的标準,什麼事可以去找柳時清,什麼事不可以。
他遇到難題,他闖了禍,他迷茫,但是他都不去找柳時清。
他會在去偷掌門的酒被發現後躲到柳時清身後說師父救我,卻不會在隻身赴險的時候問柳時清能不能幫他。
柳時清有時會問自己為什麼。
如果前世是他太不上心應得的,那這一世呢?
他明明明裡暗裡表示過很多次,遇到問題可以來找他,為什麼洛宣還是不願意呢?
柳時清看着洛宣睡着的側臉,伸出一隻手若有若無地碰觸他,感受他漸漸回暖的體溫:“你知不知道,拜一個有名的師尊,就是要受了委屈以後回家哭的?”
他從來不覺得洛宣最後入魔是因為他心術不正。
洛宣擁有他見過最坦蕩和透明的心。
柳時清遇到過很多對他好的人,洛宣是這些人裡面最特殊的。
他對你好,僅僅隻是對你好。
他在人世間所有交往必不可少的環節裡,省略權衡,省略交換,省略利益,甚至省略了過去和未來,隻是在漫山風雪裡,拽住他被風吹起的衣角,笑着問他:“師尊怎麼待在外面吹風,是在等我嗎?”
希音曾說那時大家都以為是洛宣殺了他。
其實事實并不盡然。
他們在無間魔界的确打了架,但沒有到生死相搏的地步,洛宣一開始的時候不太清醒,但也絕對沒想殺了他,後面清醒了一點就更不用說了,幾乎可以說是隻防守,不進攻。
架打成這樣也就沒有打的必要了。
他們難得地放下師徒的身份,又不在青遙這樣顯得夢幻的桃源,真實地對話。
洛宣打開了無間魔界的封印,在此之前,世人都不知道,那裡是一片岩漿火海。
洛宣說他注定死在這裡。
柳時清那時想,命運實在是給他們開了太多的玩笑。
他不斷地閉關又閉關,也是想從命定的“隕落”裡搏出一片天光,洛宣十七歲就下山,走了那麼遠的路,如今也來和他說“注定”。
天命當真這麼難違嗎?
柳時清不信。
他執着地要讓洛宣去看,看看未來到底什麼是結局。
洛宣不能停步于此。
所以在最後,他選擇用生命告訴洛宣,這個世界沒有注定,他從來不信命。
千百年前,有人可以一人一劍封印這裡,千百年後,他也可以。
洛宣當時并沒有告訴柳時清他要打開無間魔界然後再封印的隐情,就算是想自戕也沒有用這種死法的,不過從他的話和反應也不難看出,他沒有讓無間魔界裡的魔修出去為非作歹的打算。
他不是純粹地想報複世界,柳時清就覺得有商量的餘地。
前世太多陰差陽錯,他們來不及商量,今生洛宣就算是個啞巴,他也得想辦法撬開他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