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國京城的一家酒館内——
“說起京城有名的美人,就不得不提十年前名冠京城的齊嬛,原為藏香閣有名的琴妓,青黛彎眸,看人自帶三分含情脈脈,一曲閉獲無數癡情郎,有民間傳聞,宮中有一貴人偷偷去聞香閣,擲萬金隻為一睹齊嬛美貌……”
台上說書人口若懸河,眉飛色舞。
台下人三三兩兩坐着,有的在認真聽,有的在抱怨齊嬛的故事早就聽爛了,怎得還在講。
“隻可惜齊嬛雖貌美有才情,哪想也會遇負心漢,那負心漢也沒想到齊嬛性子如此剛烈,居然給他下毒,而那齊嬛,也在負心漢死後上吊。自此,再沒人聽過被人稱為天上有的琴音……”講到這裡,說書人搖頭收扇,面露惋惜。
聽過齊嬛故事的人沒什麼反應,沒聽過齊嬛故事的人暗道可惜。
馮溪甯正坐在台下,擡手抿了一口苦茶,認真聽着隔壁桌的兩個男人的喝酒閑談。
“齊嬛此等美人死得可惜啊,也不知道這神乎其神的琴音是否是真的,還是這說書人瞎編的,都招來宮中貴人了,可見美貌是真的,琴技不會是為擡高身價瞎編的吧?”
男人恰好背靠馮溪甯,聲音也聽得十分清楚。
另一道略微粗犷的聲音道:“非也非也,兄台是剛來京都吧,齊嬛美貌是真,琴技也是真。”
又道:“齊嬛雖然死了,但她兒子還在,如今三裡之外最有名的琴閣,便是齊嬛之子齊燈在經營,聽聞得了他母親的真傳。曾和朋友去聽過,恰好那天齊燈撫琴,真真的應了那句‘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①啊。”男人語氣陶醉,真心誇贊。
另一個男人聽此興緻來了:“聽你這麼一說,這齊嬛也算是個苦命人。既來了一趟京都,可要飽一下耳福,若是能結交得她真傳的齊燈,也算是一件幸事。”
證明齊嬛琴技之人卻對男人要結交齊燈的話蹙起了眉頭,靠近他低語道:“還是别了,齊燈這人琴技雖好,但名聲是出了名的不好聽,無父無母教導便罷了,勾引有夫之婦,誘拐年輕少女,養了一堆女子在他閣中消遣,雖得了他母親美貌和琴技的傳承,卻是個品行不端的。”
說完又補充一句:“齊嬛這女人的名聲也是不太好聽的,畢竟是青樓出身的女子,眼皮子淺,有銀子給她什麼都願意做……”
後面兩句話染上些輕浮,馮溪甯聽罷站起身。
男子剛說完,發現餘光中出現女子身影,他擡頭看去,是一位着明黃衣衫,梳兩個髻的明媚少女。
馮溪甯抄起笑意,兩隻酒窩若隐若現,對着講齊燈人品的男人抱拳:“剛剛在身後聽到這位大哥講了齊嬛和齊燈的事情,我也是初到京都,平日就喜歡聽些小曲,正愁沒地方聽呢,不知大哥可否指路?”
她生得靈動,笑起來更是讨人喜歡,男人雖然嘴碎,但伸手不打笑臉人,好聲好氣地為馮溪甯指了路。
“穿過這條街,左拐進巷子走到頭,再右拐,百步之内就能看見琴閣了,曉得齊燈的人很多,姑娘你沿路問,準能找到。”
馮溪甯道謝,但到門口卻頓住了腳步,回頭看向男人,甜甜一笑卻帶着不懷好意。
“大哥,人女子都去世多年了,你口中的事情也不知是真是假,與其杜撰别人不如省些口水叫賣,您今日的菜還沒賣完呢!小心回家挨娘子訓!”說完瞥了一眼男人腳邊筐中都蔫了的菜葉子。
男人聽罷,臉色難看起來,沒想到被一個黃毛丫頭說教,開口罵時馮溪甯已經拔腿跑了,不見人影,惹得身邊人發笑。
*
馮溪甯一直拐到巷子口,這才慢下腳步,拍拍自己的胸口。
街邊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一陣包子香味讓她想起自己還沒吃午飯。
于是她習慣叫出腦海中的系統:“喂,給點錢,你的宿主快餓死了。”
過了一會兒沒回應。
馮溪甯隻好威脅道:“别裝死,我幹記者的,小心我用口水淹死你!”
系統這幾天跟着馮溪甯算是領略到她的緊箍咒了,它說不過她那張巧舌。
馮溪甯摸了摸自己原本空癟卻突然倒出銀子的荷包,滿意一笑,揣着銀子走到路邊的包子鋪。
“老闆,三個肉包,一個菜包!”
系統:……
馮溪甯一邊啃着肉包子,一邊順着那男人說的路線走,腦子裡算了算自己穿到這裡已經第三天了。
原本大三的她在參加實習了,給别人當完牛馬後準備睡一覺,結果一睜眼來到了一個曆史書上都沒有的朝代,還莫名其妙綁定一個新聞系統。
前兩天馮溪甯還在迷茫,因為系統說還沒給他她分配任務,先讓她了解這裡,為以後任務做準備。
馮溪甯用兩天時間很快的适應了這裡的生活,今早才收到系統給她派的任務——幫助京都那臭名遠揚的琴師齊燈正名。
所謂正名,不就是說民間傳他的那些話都是真的嗎,馮溪甯問系統他為什麼名聲不好,系統讓她自己了解。
學過傳播學和新聞學的菜鳥記者馮溪甯,還是知道哪裡最容易獲取信息的,所以她去了京都最大的酒樓,雖人多眼雜,卻是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最容易的地方。
果不其然,聽了一上午的書,終于讓她弄清楚齊燈此人名聲臭在什麼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