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風雪無聲。
樓楓秀正做他的美夢,忽然被人拿麻袋悶了頭“抱緊了,快綁住,綁結實!這小子下手陰毒,别讓他得了勢!”
聽聲音是那倆搶人衣裳的流氓,吃了虧,估計滿城找熟人,竟然真領上一幫人拐了回來。
樓楓秀被下黑手,一時沒能掙紮出來,挨揍間隙,隻能脫口罵人祖宗以抒發憤火。
外面傳來幾聲痛呼,困縛忽然一松,樓楓秀趁空鑽出麻袋,随手一掃,從地上拿住一塊掌心大小石頭。
還沒來得及反擊,卻發現眼前幾人統統捂着腦袋,指縫滲血,面前唯獨滿地窗棂舊木,而罪魁禍首擲完暗器,此刻仍在看雪。
樓楓秀回過神,暗罵一聲蠢蛋,趕在這群流氓準備回擊時,眼疾手快将那不知死活沉浸風雅中的蠢蛋拽起,扛着他跑出破廟。
身後追打聲趕出半裡地,他沒空閑回頭,一路狂奔。
穿過野林時,腳下突然遭難,被不明狀物絆倒,磕破了下巴皮,背上人也跟着摔了一轱辘。
夜色漆黑,樓楓秀半天才得看清,這回絆倒他的不是狗,而是人。
樓楓秀捂着下巴,擡腳就踹“媽的,你死的嗎?全都來觸老子黴頭!”
還真是死的。
因為他擡腳踹回去的時候,發現比踹木樁子還硬點。
這死人本來沒這麼不體面,好歹裹了草席,隻是被他一絆,從草席裡滾了出來。
幸而死的安詳,在這寒冬臘月還沒開始腐化,不怎麼可怖。
“......”
真日了,趕上了什麼鬼日子,今個到底上元還是上墳。
樓楓秀掉轉過頭,朝自背上摔落的家夥喂了一聲,對方沒給回應。
他自讨沒趣,心想,人家要是真不想活,我還多管閑事幹什麼?
幹脆幫忙挖個坑,讓他跟這死人一塊躺坑裡,省的被野狗拉走吃了去。
又一想,沒鏟子沒鐵鍬,怎麼挖?
再一想,開什麼玩笑,還挖坑,老子又不是做慈善的!
想到這裡,樓楓秀站起來就走。
走了二丈地,忽然發覺手裡還握着什麼,垂頭一看,是塊脂白石頭。
“操。”
于是他拐了回來,将石頭塞回那躺在地上半死不活的人懷裡去。
悶不吭聲抽走死人身下那張草席,用草席将他卷巴卷巴,重新扛起來,一直走回城裡。
今個過節,城門不閉,樓楓秀尋了處避風牆根,将人放下,抽開草席,一人一半,蒙上頭,聞着上頭死人味,閉眼睡了。
--
剛過四更,樓楓秀忽被鑼鐘驚醒。
他慣常摟枕頭,睜眼發現懷裡換成個大活人,大活人維持着被他摟抱的姿勢,渾身僵硬,不知生死。
“還活着吧?”他疑惑着伸出胳膊,将手指探往鼻尖。
懷中人徹夜未眠,神色清明冷冽,在那手指觸摸到鼻尖時,眼睫忽而輕顫,抖落了尾尖霜雪。
雪不知何時停了,濃雲漸散,雲層縫隙中圓月亮的出奇。
感到呼吸暖意,手指便一觸即收,他聲音帶着惺忪睡意,自問自答“活着就好。”
樓楓秀起身活動兩下筋骨,打算先去找二撂子跟老杜,趕緊整活清雪,整完拿了銀錢弄點吃的取暖。
樓楓秀走到縣衙門口,門口還未點燈。
他幹在冷風裡等,直等到天亮,也沒見着倆人。
就這檔口,早已經有夥人走進衙門,得了衙役吩咐,拿齊家夥便沿街清雪去了。
他進到衙門口,找了個衙役問“我跟老杜一起的,衙門裡還要不要人掃雪?”
衙役瞧都沒瞧他一眼,擺手道“夠了,不要。”
他不死心,繼續道“你去問問,杜爺昨天就來說好了的。”
衙役挑眉瞪眼,喝道“滾蛋,什麼玩意就稱爺,誰跟你說好了的?”
恐怕他不依不饒煩惹,出手将他轟出衙門口。
樓楓秀再狂,也不敢輕易跟衙役動手,忍着推搡勁,出了衙門口,臉上不惱反笑。
趁那衙役推搡空蕩,他手裡讨巧,順勢自他身上摸走兩文錢。
正好,去買個肉包子,畢竟昨晚上沒吃着。
可等他走到包子攤,掏錢之前改了念頭。
最後拐道,買了倆饅頭。
他準備給那蠢蛋一個。
樓楓秀心想,畢竟那人也算幫了自己,還上一個饅頭,就算兩清了。
何況,那張草席是他撿的,他得拿回來。
這樣想着,樓楓秀啃着饅頭走回牆根,卻意外發現,那蠢蛋跟前堆起了一把銅闆。
昨夜見他,因着夜黑不仔細,隻覺得眼神蒼老,今天才發現,竟然還是個孩子,左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
小少年半裹草席,漆黑長發披身,襯的臉色冷白,盡管單着亵衣,毫不體面,卻怎麼也不像乞丐。
一雙洗了雪般的眼睛,鼻尖如霜,唇瓣微青,端端一副頂好皮囊,路過的大嬸大娘無不側目,紛紛摸索錢袋。
他眼中恢複了點人氣,面對路人憐惜和施舍,目光帶着探究,奇妙觀察着周圍,直到在人群中看見樓楓秀,表情方算得生動,露出若有若無笑意。
樓楓秀非常有自知之明,見過不少乞丐跪地磕頭求一碗飯,結果被人一腳踹頭去了半條命。
他打小就遭人嫌,哪怕當年流浪,也是一路拾荒,從來沒有彎過膝彎子。
餓死和被唾棄死,總的都是死,乞丐能是啥了不得的好差事?
地痞子當了十幾年,頭一回見有人不磕頭,不賣慘哭嚎,不去抱人大腿都能獲得憐憫青睐。
那真是天下奇聞。
樓楓秀啃饅頭啃的食不知味,三兩下吞畢饅頭,走上前來,将銅錢一攏,抓起一把便往懷裡揣。
見這小子沒有生氣質問的意思,反倒心覺有趣,幹脆把錢全數揣上,逞着無賴表情,等他反抗。
結果這小子仍然不聲不響,帶着溫微笑意,好像很高興的樣子。
遇到傻子了。
樓楓秀不好意思占傻子便宜,啧了一聲,将銅闆盡數丢回去。
隻撿起幾枚,道“看好了,這是你買草席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