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槐和方夏約會的時間不多,親密的次數更不多。
兩個人都沒什麼經驗,全靠自己摸索,接起吻來也不得章法,或是牙齒磕到,或是咬痛嘴角。雙手僵直、不知道該放在哪裡更是常有的事。
花了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陳槐拿到了電工證,他開始思考自己還能再幹些什麼。
日子一天天地過着,空氣中的桂花香味慢慢淡下去,先前在房前屋後飛來飛去的燕子慢慢也看不見了,不知道是不是飛去了更溫暖的南方。
寒霜降,草木落,冬雪飄,松鼠囤了滿滿一樹洞的闆栗,為過冬做着準備。
附近村子裡外出務工的人也如同候鳥一樣陸續返鄉,在外讀書的大學生也先後放寒假回了家。
春節臨近,鎮上一天比一天熱鬧,燒烤店的生意也愈加紅火。
趙嬸在外地打工的丈夫也回到了鎮上,他們一家要回老家過年,燒烤店從臘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七暫時歇業。
明香和小李也都準備回家過年了,燒烤店裡的員工,就隻剩下方夏無處可去。
方夏之前都是住在趙嬸家的,燒烤店這一歇業,趙嬸也回了老家,她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趙嬸倒沒有要趕她走的意思,隻是,主人都不在家了,她一個人還賴在别人家裡,總歸是不好的。
所以,在趙嬸問她要不要回家過年的時候,方夏違心地點了頭。
臘月二十八這天一早,趙嬸就開始忙前忙後地收拾回老家要帶的東西。
買來的各種年貨、給家裡老人買的衣服、各種蔬菜和水果……最重要的是小敏的寒假作業。
趙嬸千叮萬囑,讓小敏把作業帶齊。
小敏這次期末考試考得很好,但不知道為什麼,她看起來并不高興,最近也不愛跟人講話,總是一個人悶在屋子裡。
方夏也象征性地收拾了幾件衣服和生活用品,裝進背包裡背着。
她跟着趙嬸他們一起下樓,又在樓下跟坐進小轎車裡的小敏一家揮手告别。
陳槐說他正在過來的路上,方夏就站在路邊等着。
小鎮上的年味還是很濃的,從前幾天起,路邊的路燈上都挂上了紅燈籠,街上的人比往常要多很多,每個人臉上都樂呵呵的。
“夏夏!”陳槐來了。
他的摩托車上有不少東西,都是今天上午趕集買的菜。
他停好車,走過去:“午飯吃了沒?”
“還沒有。”
“那我們先去吃飯。”陳槐牽起方夏的手,“想吃什麼?”
“麻辣香鍋怎麼樣?我看那邊好像新開了一家這個,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
“那就先去吃這個,不好吃了,我們一會兒再去買點其他的東西吃。”
方夏心情不錯,路上一直說話。
“跟你說,我還拿到了獎金了呢!”
方夏難得這樣高興,笑得露出兩顆小虎牙,“有五百塊哦!”
“還挺多的,趙嬸為什麼給你發獎金?”陳槐給趙嬸家的燒烤店送了好幾年的菜,沒聽說過她給店裡的哪個人發過獎金。
趙嬸确實是個熱心腸的人,但一說到錢的事,還是有那麼一點……斤斤計較。
“趙嬸說,這學期小敏的成績進步得很快,考試一次比一次考得好,都是我的功勞。”
“連老師都在班上誇小敏呢!”
陳槐撓了撓她的手心:“行行行,那我也誇誇你。”
吃完飯,陳槐才意識到一個問題:“所以你這幾天準備住哪裡?”
方夏說出自己的計劃:“鎮上的旅館也不貴,住個條件差點的,這五百塊錢的獎金應該就夠了。”
陳槐點頭:“想好住哪家了嗎?”
“還沒。”
“那我帶你去一家。”
“好。”
陳槐帶着方夏串過幾條街,來到旅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