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葉漸黃,彎月漸滿,鎮上的小學中學都放了假。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陳槐來送菜的時候,忽然冒了這麼一句。
“嗯。”方夏應着,視線從滿盆的娃娃菜移向他,“怎麼了?”
“我問了趙嬸了,明後天她要陪着小敏在家裡過節,燒烤店不營業。”
“我知道啊,趙嬸跟我說了的。”
“所以……”陳槐打量着方夏的眉眼,緩緩開口,“你明天來我家裡吃飯吧,我奶奶做的菜可好吃了。”
怕被方夏拒絕,他又斟字酌句地補充:“就隻是吃頓飯,沒有别的意思,你要是覺得不自在,吃完午飯我就送你回來。”
陳槐跟她說過,他家裡隻有一個奶奶。
遲疑半晌,方夏點頭同意:“好。”
聞言,陳槐嘴角的弧度漸深,尾音也忍不住上揚:“那就這麼說定了,我明天來趙嬸家接你。”
-
第二天,方夏醒來時,趙嬸已經忙着在廚房裡張羅午飯了。
小敏正坐在桌前為了作業而頭疼。
面前的英語試卷還是空白的,指甲倒是啃了不少,十個手指頭的指甲都啃了個遍。
方夏忍俊不禁,走到小敏旁邊坐下。
剛教小敏做完一篇閱讀理解,陳槐的電話打了過來。
他說他已經到樓下了。
方夏去跟趙嬸招呼了一聲,下了樓。
在樓下坐上陳槐的摩托車,二十多分鐘後就到了陳槐的家。
方夏下車,轉過身就看見了站在屋前的那位老人。
模樣慈祥,笑得溫柔,白發和皺紋妝點着她。
老人的身後,是土牆、黑瓦和木門。
院子裡搭着晾衣服的竹竿,還曬着今年新收獲的玉米。
籬笆圍起來的菜園子裡有綠油油的小蔥、鮮紅的辣椒、剛發芽的蘿蔔苗,房屋後的竹林裡有公雞打鳴的聲音,遠處的山坡上有牛鈴铛在響。
方夏一怔,眼前的一切,陌生中又帶着幾分莫名的熟悉。
她不由得想起了外婆,想起了那個她曾經擁有過,現在卻沒了的小家。
這世上,總有許多愛是相似的,奶奶對陳槐,一如外婆對方夏。
“好孩子,模樣真好看,是個漂亮姑娘。”奶奶樂呵呵地走過來,拉着方夏的手,“走走走,快進屋,飯都做好了,一會兒該涼了。”
方夏跟着進了堂屋,桌上果然已經擺好了飯菜。
白果炖的雞肉,用曬幹了的槐花蒸的排骨,炖得軟爛的土豆茄子,爽口的黃瓜皮蛋湯,還有混了玉米珍的米飯……
奶奶一個勁兒地往方夏碗裡夾排骨和雞肉,讓她别客氣,多吃點。
就着軟糯入味的土豆炖茄子,方夏吃了滿滿的兩碗飯。
一餐結束,方夏剛想和陳槐一起收拾碗筷,卻被奶奶一把攔住。
“讓他一個人洗,你坐這兒,跟我說說話。”
陳槐當然也不想讓方夏幹活,他拿過她手裡的碗,讓她坐下:“我來洗就行,你陪奶奶聊天吧。”
這些年,親戚幾乎不再跟陳槐家來往,也很少有客人到家裡來,今天方夏來了,奶奶很高興,有說不完的話要講。
她跟方夏講了許多陳槐小時候的趣事。
說陳槐拿玉米稈去喂牛,牛已經把玉米稈咬到嘴裡了,但這頭的陳槐卻不肯松手,非要跟牛較勁,結果就被牛給拽到了牛圈裡,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爬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