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觀棋不語
秋意漸濃,三年一度的琉璃宴即将到來。往年的琉璃宴,萬國來朝,向當今聖上進獻奇珍異寶,以表歸順之心。
禮尚往來,聖上做東,設宴款待,不僅有珍馐美味,更有絕佳的視聽盛宴。
皇後早年病逝,如今後位空懸,楊沫身為宮中位分最高的寵妃,又精通音律,今年的琉璃宴,便交由她主持籌備,江北塵亦參與其中輔佐一二。
宮中樂師琴藝精湛者不在少數,十二位樂師在楊沫的安排下合奏數日,将霓裳羽衣曲演奏得淋漓盡緻,渾然天成。
然而,其中一名樂師卻突然吃傷了東西,卧床不起,不能參演,原先的計劃被徹底攪亂。
楊沫将此事如實禀告給江北塵,并将補救計策獻出。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本宮平日奉聖上之名在文翰齋教學,認識的學子中,倒有個合适的人可以代替,此人琵琶技藝超群,天賦異禀,不比宮中樂師遜色半分。”
江北塵意味深長地看了楊沫一眼,“娘娘所言,不會是......”
“沒錯,此人太子殿下也認識。”
沉默片刻,江北塵笑了,随即意有所指:“那位不能出場的樂師,當真是吃傷了東西嗎?”
楊沫擡眼,義正言辭:“朝會當即,誰敢在這種事上亂做手腳,望太子殿下明察秋毫,若有誰從中作梗,本宮定不會輕饒。”
翌日傍晚,陸允慈再度入宮。
來到内廷教坊,今日的排演已然結束,她熟練地抱起琵琶,轉軸撥弦,獨自一人練習起來,霓裳羽衣曲于她而言并不難,重溫舊曲,待到明日衆人齊聚,做好配合便輕而易舉。
正當陸允慈沉浸在琵琶聲中時,一陣滿腔憂愁的樂聲忽而亂入其中,她不禁停下聆聽,很快就辨認出亂入的樂聲為箜篌。樂聲并不在身側,似從窗外飄來。
沉吟片刻,陸允慈加入其間,垂眸續彈,輕攏慢撚抹複挑,沒一會,琵琶聲竟與箜篌聲融為一體。嘈嘈切切,二聲交錯,仇恨幽緒暗暗滋生。
箜篌聲卻忽然止住,彈奏之人似是亦發覺另一人亂入。停頓片刻,快速轉變了旋律,短而急促,愈發清脆,與方才的清冷光氣完美相融。二十三根弦絲高彈輕撥,高亢直沖雲霄。
陸允慈愣了愣神,無奈一笑,心下了然。她不慌不忙地以琵琶聲相随,自然銜接,跟了上去。小弦幽細切切不斷,宛若撕裂的布帛。
琵琶聲與箜篌聲便這般暗暗較勁,如疾風驟雨,亦如狡貓逗鼠,不肯相讓分毫,誰都不肯放棄成為主導的那一方。
起落沉浮,一聲剛蓋過另一聲,另一聲卻又卷土重來,無休無止。
聽起來竟依然錯落有緻。
少頃,秋風陣陣,綿綿細雨從天而降。心頭的燥熱仿佛一瞬間得到緩沖,琵琶與箜篌聲不約而同,紛紛慢了下來,哀婉悠揚,獨留凄寒。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這首曲子名為“故園無此聲”,鮮為人知,陸允慈喜歡,卻不常彈,隻因此曲總會讓她想起一些從前的事。
恍神的片刻,教坊門“轟”的一聲被推開,伴随着腳步聲愈來愈近,她這才慌亂回神,卻見一襲高大身影已然立于薄紗帏帳前。
事發突然,她來不及将琵琶放下,便手抱琵琶起身。刹那間,帏帳被闖入者掀起,對視的片刻,兩人都愣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