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他生平第一次指揮球隊呢,雖然他指揮的對象,隻是年僅6歲的孩子們。
他帶着這份奇特的成就感繼續向對方禁區奔襲,“對照組”的左後衛早在他接球時,就已經開始了攔截。
安柯想也沒想,就選擇了過人。
其實他也可以選擇平趟過去的,畢竟唯快不破嘛,但在和小後衛接觸的瞬間,他改變了主意——
他想練一練過人。
當了這麼多年球迷,他見過太多的球場“快馬”,很清楚這些憑借速度立足球場的球員,或許可以馳騁球場一時,甚至是多個賽季,但一次犯規,一次傷病,就可能葬送他們的職業生涯。
技巧就不同了,它和經驗一樣,當球員形成肌肉記憶,掌控節奏後,就可以通過源源不斷地練習,将它和身體融為一體。
不過考慮到這是在比賽,決定的是自己能否 晉級,安柯在選擇過人的同時,也力求穩健。
畢竟不是單車踩不起,而是變向過人更有性價比。
正是在這電光石火之間,口中含哨,自诩公平的大胡子教練差點把哨子吐出來!
變向過人!如此快的高速變向過人!
大胡子教練覺得這一幕快若閃電,在體試和技巧試驗中已經适應了全新身體的安柯也在再次震撼着——
孩子們的身體,在做高速變向時居然能做到這麼輕盈嗎?
或許這就是世人想要返老還童的原因?
他腦海中盡是雜念,腳下卻在步步生蓮。
因為在輕松過掉了那名左後衛後,安柯發現已經無人防守自己——
“對照組”的小球員終究隻有6歲,在這個年齡段他們或許能組織出一次像模像樣的進攻,卻不一定明白自己被對方打了反擊之後要做什麼,更何況他們還是剛剛組建,尚未進行過任何磨合的球隊呢?
這些孩子幾乎是本能地回防門前,而不是主動去逼搶高速下底的安柯。
畢竟按照他們小腦瓜的思路,無論這家夥是要自己射門,還是要傳球,我們堵在球門前,他也沒辦法了吧?
想法是很好的,不過安柯的速度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想象,他一路高速插上,幾乎是輕輕松松就到了肋部。
在這個時代,哪怕是皇馬這樣的豪門球隊,也很少會在比賽中防守肋部空檔,這并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思路,然而安柯就是在這個位置吸引了兩名孩子的上搶。
這時候他瞄了瞄其他隊友的位置,就發現自己還是跑太快了,已經孤軍深入。
是選擇繼續單刀深入,試試自己能不能在6歲的孩子中砍瓜切菜,還是履行承諾,等一等隊友呢?
這對安柯來說,不難選擇。
所以他在吸引了那兩名防守孩子上搶後,安柯一邊帶球轉了個圈圈,練了一下擺脫能力,同時也在背身的情況下,看到了狂奔而來的小何塞。
這家夥跑得太慢了,安柯想。
但他轉念一想,就意識到或許不是小何塞太慢,而是他這具身體太快了。
總之不管是哪一種,在背身狀态下,安柯從容地送出了一記傳球。
後插上的小何塞,就在這種情況下接到了皮球。
接着呢?
當然是……愣一下,然後帶球向前沖!
然後發愣地就變成了安柯,為什麼不選擇原地射門呢?
直到兩秒後,小何塞也過掉了一個防守球員,将皮球送入球網,他才緩緩想起——
眼前的金毛小崽崽,也才6歲。
對一個6歲孩子來說,在接到他傳球的位置直接打門,好像也是有難度的,這小子也求穩了。
安柯這樣想着,就看到那隻進球後的小金毛,蹦蹦跶跶地跑向了他。
我現在要做什麼呢?
安柯想着,身體卻很誠實地張開了雙手。
都說入鄉随俗,進球後他們也應該抱一抱吧?
零點幾秒後,金狼幼崽已經跑到了他的面前,小臉上帶着驕傲,小嘴兒叨叨:“傳得不錯,不過下次别那麼傳了,也就是我反應快,才能把這個球打進!你下次傳球之前要過過腦子,哪有人在那個位置傳球的?你以為你是舒斯特爾,還是馬拉多納啊?”
安柯:“……”
呵呵,這家夥是狼崽子嗎?
他分明是兔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