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山風忽起 > 第4章 第4章 大雨傾盆

第4章 第4章 大雨傾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二次修訂版)

自從上次的襲擊事件過後,基金會對稀金收集區域的管控更加嚴格,我也不能随便接近那個區域了。不過基金會并沒有沒收我的稀金圓盤(現在已經變成稀金團塊了),還送了我一千克稀金,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因為稀金是很輕的。

我出門的次數也變少了,主要就窩在家裡研究手上的兩團金屬。我對稀金表面閃爍的條紋很感興趣。

把稀金對着陽光,打光面上可以看到深淺相間的條紋,但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而且這條紋在非常緩慢地流動,一晚上也就挪動一點。

爸媽看我自從又亂跑闖禍之後就愛上了這奇異的金屬,以為我腦子又出問題了,想再把醫生請回來,被我拖住了。我說,這至少比我整天不讀書沒事幹好。

他們也就不再理我了,但警告我,開學了之後就不準再玩這些奇怪的金子了。

基金會每天通過語義流廣播通知居民一些來自别的空泡的消息,或者重要的事件。

學校終于好了,不過不一樣的一點是,我還是不用打開書包。授課形式非常先進,是通過語義流傳輸授課的,并不需要老師。我們學生隻需要一起在一間教室裡坐一會,聊聊天,慢慢地就會發現我們聊天的内容裡面多了一些我們原先不知道的東西。繼續聊下去,從我們嘴裡冒出來的我們原先“不知道”的東西越來越多。

基金會教師(實際上這個人并不出現在教室裡)下課的時候,我們腦子裡就多了好多東西了。但是這樣的傳輸也是有風險的,過量的語義流傳輸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損傷。不過他們把控好了傳輸力度,我們隻管聊天就行了。所以我們還是需要花挺長時間來學會一門學科,比如中學數學我們就需要學兩個多月。

記得很牢固。以前背不過的文章,現在終于背過了。這些記憶像是無端地出現在我的腦子裡,又好像就一直在那裡一樣合理。

所謂“語義”,就是“現實”的一種存在形式,也就是我們可以認知到的現實側面,它包括物質和信息。“語義流”就是語義的傳輸,它傳輸的内容可以是物質——空泡間通過這種形式傳遞物資;也可以是信息——空泡之間也通過這個傳遞消息、傳播知識。

基金會投入大量資源研究,終于在進入非物質之前明白了語義流的傳輸機制。

語義流并不完美,“非物質”可以增加其語義熵,也就是增加語義流的混亂程度。之前所說的“漫漶”就是這個意思,好像一滴墨汁被一盆水沖散而無法辨識,語義流在非物質中也會漫漶直至無法辨識。

現在最大的問題,正是如何減輕漫漶。稀金不會受到漫漶的影響,所以現在傳送重要物件會用到稀金屏蔽盒——就像電磁屏蔽一樣,用稀金網制作一個容器,裡面的物品在傳輸中漫漶率就會大大降低。但這不是持久的辦法。我們需要的物資都需要以噸為單位運輸,怎麼可能造出這麼大的稀金屏蔽盒?

這都是我從課堂上學到的。

“珊,我想你了。”下課了,我走出教室,一個人坐在基金會學校門口的稀金雕像底座上。雕像的形象是龍纏着三個指向中心的箭頭,好像是Site-CN-43的标志。

受非物質的影響,晝夜交替已經不複存在。現在計時完全靠基金會的原子鐘。他們還打算造一個假的天幕,但被上級拒絕了,所以那個項目從公告闆上消失了。現在正應該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但天上既沒有太陽,也不見天要黑的迹象。

我從口袋裡掏出一根稀金杆,這是我自己燒熔又在模具中凝固成的。稀金握在手裡是暖暖的感覺,我喜歡經常握着它。它身上的條紋還在緩慢地變化,昭示着它的特殊身份。它到底從何而來?又是怎樣的物質存在形式?

起風了。寒風吹在臉上,有些刺痛。我戴上了帽子,并沒有挪動。我不想回家,回家也是一樣的無聊。

電視早就開不了,家裡為數不多的幾本書讓我翻了幾十遍,基金會每天都會教知識,這些知識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用的上。幾個朋友都遠在别的空泡,不知死活,原先熱鬧的村落如今也冷冷清清,隻有在領物資的時候還能吵鬧一會。大家話都越來越少了。

基金會的管控确實有效,再也沒出現過非物質吞人的情況。但它的管控又太強力了,我們現在幾乎處在什麼都做不了的狀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