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接過圖紙,仔細端詳了一番,皺起了眉頭:“這陶管的尺寸和樣式有些特别,需要找熟練的工匠燒制。”
“那貴店可以定制嗎?”谷雲峰追問。
店鋪老闆面露難色:“客官,不瞞您說,之前縣城封鎖,我這鋪子受影響,差點和其他鋪子一樣關門歇業,流失了不少熟練工匠,這幾日才重新開張,隻有一兩個老師傅,可這特殊尺寸陶管的制作,耗時費力,成本比常規的陶器要高。”
“這價格高些倒也能理解,隻是這時間可耽擱不得,咱們建房急等着用呢。” 谷雲峰立馬回應。
劉玉鳳補充道:“老闆,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可以先付一部分定金,您這邊盡快安排人手燒制,若是能提前完工,我們另有酬謝。”
老闆思索一番後,點了點頭:“行,既然二位如此爽快,那我也盡力而為,争取早日把陶管給您做好。”
說罷,雙方敲定了具體的價格、交貨時間以及定金金額,谷雲峰夫婦付了定金,轉身出門準備去磚窯鋪子與宋澤林夫婦彙合。
宋澤林夫婦這邊,将沿街的幾家磚窯鋪子粗略逛了一圈,最後鎖定一家規模最大,貨品最全的鋪子。
可能是縣城許多房屋需要重新修繕,各家磚窯鋪子不同于其他鋪子,幾乎都開門營業了。
但即便如此,宋澤林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磚瓦等材料的價格居然不升反降了。
他不知道的是,剛開業的前幾日這些鋪子都看好災後重建的巨大需求,以為能大賺一筆,滿心期待着顧客盈門。
奈何沒有多少人前來購買。
因為他們誤判了當下的實際形勢,經曆長期封城、雪災和戰亂,縣城死傷衆多,人口數量銳減,有能力重建房屋的家庭數量大幅減少。
而且還有好多因主人死亡無暇顧及的空置房屋。
鄉村更是無人進城購買磚瓦,他們多數建土坯房,要用到的泥土和木材都能就地取材。
宋澤林走進店内,店鋪掌櫃立馬起身過來招呼。
宋澤林一邊查看各類材料,一邊詢問着價格與規格,心中雖對這價格下降感到疑惑,但也敏銳地意識到這或許是個難得的機會。
快速粗略估算了一下所需的磚瓦總量以及對應的價格,好似要比之前預算便宜近三成。
昨天他也聽說了村子不少人在糾結是否要建磚瓦房,根據現在這個價格優勢,好像多數村民是可以選擇建磚瓦房。
宋澤林直接将未來可能需要的各類材料數量告知掌櫃,并表達了希望看在量大的份上能給予進一步的優惠并能安排送貨上門。
店鋪掌櫃聽到宋澤林給的采購數量,面露喜色,這可是一筆大買賣,他得一舉拿下,好幾日都沒有生意成交了。
他仔細考量着成本與利潤的平衡,一方面擔心價格壓得過低會影響盈利,另一方面又不想錯失這個貴客。
兩人一來一往地讨價還價,最終談定了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價格。
随後,宋澤林支付了他們兩家所有購買的磚瓦材料的銀錢,店鋪掌櫃當即安排人去倉庫清點貨物并籌備運輸事宜。
他們待會兒就可以跟随送貨的牛車一同回去。
宋澤林并未直接幫村子裡其他人下單購買,準備回去将各項材料價格告知村民們,由他們自行決定是否要購買磚瓦房所需材料。
至于需要定制的石闆,店掌櫃也承諾會根據他們提供的圖紙精心打造,選用上乘的石材,嚴格按照工藝要求加工,确保石闆的質量和尺寸精準無誤。
宋澤林很爽快地支付定金并約定好送貨的時間。
谷雲峰夫婦也來到了磚窯鋪子,四人一同在掌櫃的熱情招待下來到鋪子後院,等着夥計們将磚瓦裝貨驗貨,再一同押送貨物回村。
期間,他們又仔細核對了一遍訂單詳情,确保數量、規格都準确無誤。
宋澤林還不忘叮囑夥計們在搬運和裝載過程中要小心謹慎,切勿損壞了磚瓦。
而在東市的傭肆,谷小雨三人望着眼前烏泱泱的人群瞠目結舌。
這恐怕是縣城最熱鬧的地方了吧。
看樣子天災人禍讓縣城多數人都陷入了生計的困境,縣城的秩序還未走向正軌,導緻很多行業都處于停滞或半停滞狀态。
于是大量的勞動力閑置,各鋪子也沒有足夠的生意維持運營,百姓們為了養家糊口,約莫就來到了傭肆尋摸賺錢的夥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