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晌午,衆人行至清水河之畔。
宋大爺望着前方數十丈寬的大河,一臉愁容,沒有船隻,這該如何渡河呀?
衆人面面相觑,都在低聲讨論着渡河之法。
谷小雨看着面前的清水河約莫有百米寬了,如果這是現代世界的長江的話,他們還算運氣好碰到的是較窄的河段,而且這個河段流水相對而言不那麼湍急。
看樣子隻能在附近伐木造筏了。
這一路以來,宋祁明裡暗裡一直在出謀劃策,宋大爺早将自己的孫子當成了主心骨。
他已習慣遇到問題先找宋祁商量,這次也是第一時間開口詢問:“宋祁,有法子渡河或者我們可以繞開這條大河嗎?”
“沒法繞開,這條河自西向東流淌,要南下去玄州必需過河,數十公裡以外的臨河縣城有碼頭和船隻,但我們無法進城。” 宋祁冷靜地分析着局勢。
“那我們必需得想法子過河了,過去就是玄州,離接受流民的玄城不遠了。” 旁邊的宋澤啟說道。
“是的,就近伐木造筏,要盡快,我擔心會下雨。” 宋祁神色凝重。
“下雨的話,我們就等雨停再過去嘛。” 宋二爺有些猶豫地說着。
“下小雨還好,萬一暴雨呢,河水必然會上漲,到時候無法渡河,我們不得在此多等幾天呀?我們趕緊造筏子,盡快過河,我們就能早日抵達玄城。” 宋澤啟急切地說道。
宋大爺很快将造筏子渡河的決定傳達下去,作為北方的旱鴨子,大家都有各自的擔憂。
“我們不會造筏子呀。” 有人說道。
“我們也不會凫水,萬一掉進河裡咋整?” 另一個人也面露懼色。
“對啊,有沒有其他法子?” 還有人不甘心地問道。
“沒有其他法子了,時間緊迫,大家抓緊時間想辦法造筏。” 宋祁果斷地說道。
宋澤林見自己兒子說話這麼生硬,忙笑着說:“我之前和一位朋友學過造筏子,我教大家。”
“還有我,我也會,大家不用擔心,這個不難。” 谷雲峰也站出來說道。
經過這兩個月的相處,大家對宋澤林那吊兒郎當的形象有所改變,但對他說會做筏子還是将信将疑,直到谷雲峰也如此說,大家這才放下心來。
“各位叔叔伯伯,你們擡頭看看遠處黑雲壓頂,這是要下暴雨的征兆呀,大家還是快點行動起來吧。” 谷小雨适時提醒道。
這下大家都着急了,都跑回自家車邊,拿上砍刀就匆匆朝着附近的樹林走去。
“大家别那麼慌亂,等會兒我和雲峰先造筏子,大家跟着學,這樣能你們做起來快一些,也能确保筏子做得好。”宋澤林大聲喊着。
随後宋澤林和谷雲峰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挑選了幾棵手臂粗壯且筆直的樹木,将樹木砍倒,去掉旁枝,截成長度一緻。
其他人在一旁學着砍樹木,砍倒樹木後,他們又合力将樹木拖到河邊,整齊地排列起來。
接着宋澤林在附近找的有韌勁的藤蔓,開始示範如何将樹木緊緊捆綁在一起。
他一邊捆綁,一邊講解着要點:“一定要綁得結實,不能有松動的地方,否則筏子在水中很容易散開。”
“麻繩不夠可以在附近找有韌勁的藤蔓代替” 谷雲峰也在一旁幫着一起綁,并補充着一些注意事項。
大家聚精會神地看着,有疑惑随時提出來當場解答。随着他們的操作,第一個筏子的雛形漸漸顯現出來。
天空中的烏雲越來越低,感覺風也起來了。
大家感覺時間越來越緊迫,呼籲全家人齊上陣,分工合作,齊心協力造筏子。
男人們砍伐樹木,負責捆綁樹木,女人們則去尋找藤蔓。孩子們也在一旁幫忙傳遞工具,整個場面忙碌而有序。
果然人多力量大,半天的時間,各家所需的木筏紛紛做了出來,都已經在快速進行最後的檢查和加固。大家根據自家人數和行李等情況制作的木筏大小不一,也有家人多的做成了兩個或者三個木筏,都配備了船槳。
在谷雲峰的提醒下做好的木筏都會一一下水進行檢查,以确保筏子在水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大家根據試水的情況調整和改進木筏。
谷小雨家的行李都整齊地放置在木筏上,現在就差騾子還未上筏子,待其他人準備就緒就準備一起下水。
半刻鐘後,所有木筏确認安全無虞,空中也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風也漸漸大了起來。
“快,大家将東西放上木筏,抓緊時間登筏,暴雨随時可能降臨,我們必須盡快渡河。” 宋大爺大聲催促道。
衆人聞聲,紛紛加快了動作,将各自的物品快速放置在木筏上,就等木筏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