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溧不回答反而問起趙老爺子,“趙叔,您是搞化工材料的,電池這方面您了解嗎?”
在場的都是人精,趙老爺子一點就透。
“你還真把姜苧的夢話放在心上了?不過也不是不行,國外就有電動自行車,用的是鉛酸電池,不過那玩意兒賊大,容量也不夠,至今都沒推廣出來,估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你這都是什麼老黃曆了,電子手表都用汞電池了。”紀博濤嗆聲。
“就你懂!”
不提趙老爺子和紀博濤的嗆嘴,青嶺市已經傳出去消息要售賣自行車和小型自行車。
更讓整個青嶺市沸騰起來的是,本地購買自行車打五折!
二百塊能買到的自行車,現在一百塊就能買到了,還不要票!
小孩兒用的自行車更便宜,沒有任何裝飾的八十塊就能買到。
姜苧小同志同款要貴一點,得一百二。
一百塊錢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其實也不是一筆小錢。工廠上班的工人也得攢三四個月,農民得攢上一兩年。
但今時不同往日,岚山鄉有青嶺市機械廠分廠和塑料廠兩大巨獸頂着,買得起的人真不少!
特别是石頭溝村到了年頂,會迎來三波分紅。
一波村裡地裡的糧食、豬肉;一波石頭溝烤雞的分紅;另外就是塑料廠的分紅。
怕擠到一起,姜貴福特地提前半個月就把糧食分了,養的肥豬提前殺了。一整個村子的人挨挨擠擠排成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能痛痛快快過個好年了!
姜苧戴着奶奶做的耳罩、棉手套推着自行車,身後整整齊齊跟着一隊推着自行車的小孩,比排隊的大人還闊氣。
可羨慕壞這些大人了。
小孩比大人還富,這有天理嗎?
聽說姜苧這小家夥研發熱水器的時候給小孩兒發了一波錢;研發孵蛋器的時候又發了一波錢;平常還能拜托姜苧免費孵蛋,孵出的小雞賣給大隊又是一筆錢。
拜托姜苧,不到五十塊錢就能買到小自行車了。
可不是人手一輛!
天天都能看到小家夥們整整齊齊騎着自行車在村裡亂跑,比大人活得暢快多了。就問,為什麼他們小時候沒遇到姜苧這樣的人物?
姜愛民注意到兄弟們幽怨的眼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隻能撓頭。
姜家現在不差錢,王秀蘭女士幹脆讓姜家三兄弟自個兒領自個兒家的。姜愛民瞧着分到的一麻袋都沒填滿的糧食,頭皮發麻。
這點糧食怕不是姜苧兩三天就給吃完了?
姜苧根本不懂老父親的憂愁,小手拍拍自行車的後座,“爸爸,放上來呀!我載回去。”
姜愛民嘶了聲,扯着小家夥給她看分到的糧食。
姜苧根本對糧食多少沒概念,疑惑地歪着小腦袋看他。
“這點糧食,咱們兩個就等着挨餓吧!不夠你三天吃的!”
姜苧也嘶了聲,連忙回頭看自家小弟,見他們的自行車後座都堆得滿滿當當。尤其是錢大勇的小車上堆了三大袋,都看不見他的腦袋了。
她也意識到事情的嚴峻性,可憐巴巴地扣着爸爸的衣服,“爸爸,怎麼辦呀?”
一想到餓肚子的滋味,她小身子哆嗦了下。
太可怕了!
姜愛民久違地開始撓頭,大步流星走到大哥二哥那裡,“大哥二哥,你們……”
話還沒說完,二哥姜愛軍趕緊催促媳婦兒李桂英和兒子姜志軍,“快推回去,算了,我推吧!”
眼見二哥壓着身子推着姜志軍的小自行車跑了,姜愛民隻能眼巴巴地看向大哥姜愛國。
姜愛國腼腆地笑笑,“老三,咋了?”
“大哥,你家糧食挺多的呀,你……”
“多個鬼!”楊紅英狠狠擰了下姜愛國,罵姜愛國:“兩隻眼睛幹啥使的,沒看見閨女推不動車嗎?趕緊去幫忙呀,我去看着兒子,跑得太快别把糧食撒了。”
姜愛國趕緊點頭,“好好好。”
姜愛民:“……”
“大哥……”
楊紅英直接打斷施法:“老三啊,我們忙着呢,有事回家說。”
這也是看在姜愛民是塑料廠廠長的份上,要不然她肯定得撅回去。親兄弟明算賬,别拿糧食開玩笑。
姜愛民痛苦咧嘴,隻能看向親媽王秀蘭女士。
王秀蘭眼一橫:“幹啥,你還惦記上老娘的糧食了?滾犢子!”
“好嘞!”姜愛民麻溜溜了。
回去對上姜苧期望的小眼神,他摸摸鼻子,“閨女,實在不行咱買烤雞吃吧,或者吃塑料廠食堂。”
姜苧想了想,“咱們錢夠嗎?”
一句話直中要害。
他們把錢捐得差不多了……
毀滅吧!他一個塑料廠廠長、烤雞廠廠長要沒糧吃了,誰敢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