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禦制小廚娘 > 第3章 第三章

第3章 第三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自昨日姜歡拜了白師傅為師,白嬸嬸就讓她去白家吃飯,說要做一桌好菜慶祝一番。

姜歡應了下來,等到酉時三刻,酒樓人已剩不多。她便準備離開後廚,剛關上後廚的門,轉過身就看到趙二妞在廊下打酒。

但趙二妞一看見姜歡,卻吓得将手裡蓋子掉在地上,發出一聲悶響,然後酒也不打了,突然轉身欲要離開。

姜歡疑惑的看着她,見她忘撿蓋子,忙叫住了她。

“二妞,你這幾日怎麼一見我就躲呢?”姜歡快步朝她走去,“到底怎麼了。”

趙二妞被姜歡叫停了腳,頓了一會,才僵着身子轉過來。

“我沒躲着你,我隻是、隻是,”她吞吞吐吐的說道,“我隻是忘拿盛酒的勺子,對,勺子,我準備回去拿勺子。”

姜歡指着不遠處酒壇,“你蓋子忘記蓋了。”

趙二妞看着不遠處地上躺着的蓋子,馬上跑了回去,将酒壇的蓋子蓋好,便馬不停蹄地跑了,好似後面有洪水猛獸追她似的。

姜歡看着她的背影,滿臉不解。可一想到還等在門外的白嬸嬸,“哎呀。”了一聲,趕緊走了。

酒樓的後門處停着一輛驢車,一個年約三十的婦人坐在車上,見姜歡出來,滿臉笑意地看着她。

“歡兒,你總算出來了。你師父他應該已經到家了,我們也趕緊回去吧。”

“好。”

姜歡走到驢車的另一側,坐了上去。

“嬸嬸,我們走吧。”

白嬸嬸便一鞭子甩到驢屁股上,驢子吃痛,叫了一聲就沖了出去。

清風樓位于城西嘉禾坊,而白爺爺家則位于城東永明坊,沿着往東走的路,穿過三個坊市就到了。

宣州地處沿海,宣州城便依海而建,城中規劃的比較整齊,坊市相接,井井有條。街上的路大都由青石闆鋪造,看起來幹淨整齊。宣州城中還有一條清溪江斜穿而過,流向東海。

在宣州的城西開的不是酒樓就是米鋪、或是縣衙。而城東則是普通百姓的所住的坊街,比起城西更多了些普通人家的煙火氣。

現在雖已日落西山,可街上依舊人潮湧動,孩童嬉戲。當姜歡剛看見一個孩子從她身邊跑過,後面一個婦人忙伸手将她拉過,将她直接抱走,不顧她的哭鬧。姜歡看了,笑着搖了搖頭。

驢車到了永明坊,轉了一個彎,拐進一條胡同,胡同裡有三戶人家。有一家門前種着着一顆榆樹,如今是歲東,光秃秃的枝幹上,隻蓋了層薄薄的白雪,旁邊是一扇緊閉的大門,這就是白家了。

白嬸嬸到了大門便停下了,打開門,看着站在旁邊的姜歡。

“歡兒,天冷,你先進屋暖和暖和,我去把驢趕進去。”

姜歡笑着回道:“我不冷嬸嬸,我跟你一起進去吧。”

白嬸嬸見她這樣說,也不再客氣,“那行,那你就幫我把東西拿下來,放到院中的棚屋下面。”

“好。”姜歡将車上的菜拿下來,先進了大門。

這時,正對着大門的屋裡,剛好走出一個少年。少年臉龐青嫩,穿着一身青色直裰,突然看到站在對面的姜歡,頓時白嫩的臉上,泛着一抹淡淡的紅暈,眼神閃躲,不敢直視姜歡。

他的這幅樣子,讓姜歡想起前世哪些青澀的少男少女們,心中覺得有趣。

白嬸嬸這時看到兩人相對而立,忙走上前,笑着介紹起來。

“歡兒,這是我兒子,也是你師傅唯一的孫子,叫康安,說起來,康安還比你大一歲呢。”

最後這句話,讓她腦中那青澀記憶直接破碎,沒想到來到這裡,還要叫一個小屁孩哥哥,姜歡心中無力吐槽。

“康安,這是你爺爺新收的徒弟,叫姜歡,你就叫歡兒妹妹吧。”

白康安臉色紅潤的叫了一聲,“歡兒妹妹好 。”

說完,便轉身回了屋。

白嬸嬸子在旁邊笑着解釋,“康安這孩子,整日在學堂讀書,沒見過幾次姑娘,臉皮薄。讓你見笑了。”

姜歡笑着道:“我明白。”

白師傅這時從屋裡走出來,看着站在門外的二人,“這麼冷的天,你們站在外面不冷嗎?快進來。”

姜歡和白嬸嬸跟着白師傅進了屋。

屋子不大,堂上放着一張條案,案上放着一個牌位,姜歡看了一眼便轉頭了。屋子中央放着一張四方桌,桌旁是炭盆,盆中是燒紅的木炭,冒出的熱氣,給剛進來的兩人,驅掉一身寒氣。

這幾日天冷,白師傅就做主吃古董羹。

姜歡看着架在桌上的青銅器皿,眼中滿是好奇。肚大口小,又有幾個擋片,分成五個格子,雖比不上後世的九宮格,可是在這兒,肯定是不可多得寶物。

白師傅坐在上座,笑呵呵的對姜歡解釋。

“這銅分格鼎啊,還是你師父我跟胡掌櫃打賭,他賭輸了,便答應把這鼎給了我。”說着話時,白師傅眼中是滿滿得意。

姜歡雖來的時日短,可看着師傅和胡掌櫃兩人,隻要一見面就鬥嘴,好像倆個未滿心智的頑童似的。

“那胡掌櫃不得心疼死了。”

“他活該。”白師傅笑呵呵說道。

姜歡無奈一笑,真是老小孩。

她看着這銅分格鼎,如此精緻,五個扇形圍繞一個圓環分布,每個格子裡,可以放不同食材,或一個格子一人,互不幹擾。

用姜歡那僅存的曆史記憶,知道曆史上火鍋的雛形,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到了宋代才逐漸普及,雖然這裡不是她所了解的朝代,但按照人們對吃的追求,創造出火鍋也是不足為奇,畢竟民以食為天。

鍋中的水開始沸騰,旁邊放着各色的肉脍,其中讓姜歡驚訝,肉的種類非常豐富,有兔肉、魚肉、豬牛羊等。

姜歡來到這裡,時日亦是不短。酒樓裡人來人往,她每日觀察,發現這裡的發展與曆史上宋代的發展較為相似,人們的食物豐富,吃的樣式也多,百姓們生活也教為富足。除了幾日前的雪災,讓城中多了些流民,可是城裡的人們照舊生活,說明社會穩定,國家強盛,她心裡慶幸。

白康安這時也進來了,他看了一圈,最後落座在白嬸嬸和姜歡的中間。

滾水開始沸騰,白師傅一聲令下,幾人就開始将肉片和各種素菜放入鍋中,沸騰的水卷着紅彤彤的肉片,混着青色的菜,看着就像天空中湧動的紅霞,海浪中湧動的浪花。

待肉菜一熟,姜歡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白師傅調的蘸料來吃。

古往今來,無論怎麼變化,這蘸料始終是吃古董羹的靈魂。

白嬸嬸指着旁邊的蘸料,看着姜歡。

“這蘸料,是你師父親自調的八和齑,你快嘗嘗。”

姜歡順勢撈出一塊肉,放到齑子上,等肉脍裹滿醬料,一口咬下,酸鹹甜辣四種味道,調和适中,給舌頭帶來一股舒适的慰貼。

姜歡滿眼都是滿足地看着他們,狠狠點頭,“好吃,謝謝師傅。”

白師傅看姜歡吃的滿足,心裡非常舒坦。

“好吃就趕緊多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